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叙述现在、将来的事件或状态的句子中,当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曾经”表示过去的曾然,而“已经”表示现在的已然或将来的已然。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或状态的句子中,“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曾经”主要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意在说明经历本身、且这一经历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现象学是一门意识哲学,而内时间意识是诸意识形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通过细致的分析,完成了对内时间意识之基本结构——由“滞留——原印象——前摄”共同构成的“现在域”——的描述,并且由此回答了奥古斯丁与布轮塔诺留下的“时间难题”。  相似文献   

3.
“二我差”是所有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同的“我”既合一又分裂,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纪实的体裁,始终贯穿着这种分裂造成的张力。叙述者“此我”与人物“昔我”的分裂,既可以是时间上先后造成的,也可以是自我意识分裂形成的。有时候这种差别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时候表现在意识上,是两种主体意识对话语权的争夺。“二我差”甚至可以构成戏剧化的情节结构,此时二我的分裂成为叙述推进的根本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达洛维夫人》中以时间为潜在的叙述线索,通过交替使用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使人物意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来回,以探讨小说中时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窘境。  相似文献   

5.
在叙事学框架内,独立的意识主体是意识流小说和复调叙述共同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多重声音组成的“多声部”叙述声音中除了人物的声音外,往往还有叙述者声音和作者声音;同时,“对话性”不仅仅涉及人物间的对话,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还涉及叙述者与人物,甚至作者与人物的对话.从“复调小说”到“复调叙述”,叙事学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苦难叙述”是余华小说中一种最基本的叙述模式,其目的不只是揭示苦难,使涌动在心底的“生命意识”得以呈现和诠释才是其根本动因。文章旨在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概括出余华“生命意识”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意识流作品中,作者的退出,情节的淡化与叙述的非逻辑性是否真的意味着人物的心路历程无“迹”可寻,提出由于叙事中心的向心作用、当前话语空间的支撑点效果及客观时间的情节框架功能编织了坚韧缜密的叙述框架,人物的意识流动还是有“迹”可寻,并非完全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是一种时间意识,这种以直线矢量为核心的现代时间观,决定了现代时间不断否定“过去”与“现在”,追求“未来”,追求进步的特性。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核心的现代时间构成现代性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分工、计算、市场化、商品化、都市化等社会主流意识。高速的技术革新为现代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的危机。现代人就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逐渐被撕成“碎片”,距离“全面发展”这一人文理想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9.
时间是揭开《断魂枪》中沙子龙不传“这套枪”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沙子龙月夜习枪的审美体验发生在时间中,断魂枪招式系列的相继完成形成一个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时间点系列,而时间客体的生成是“这套枪”对“这条枪”时间立义的意识动能,这种动能也是枪法可传的时间意识基础。过去滞留与未来前摄的当下在场恰是小说《断魂枪》构造时间客体,推动意识流动,进而形成断魂枪文化传统的意识动力,动力的强化在于习武者自我意识的向外扩充,这种扩充形成的当下在场是解决“这套枪”如何传授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认为审美存在的时间性就是它的现在性 ,但是现在性又隶属于效果历史。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存在的时间性主要指“人的历史时间”。他们关于审美存在的时间性观念都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进行的内在时间”,但又对此有所突破。二人的论述相互补充和印证 ,丰富和发展了现象学时间性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文本话语需要具体的叙事策略来表达。叙述人的设置,叙述视角的安排,叙述结构的组织,浯法句式的选择都可以看成是叙事策略的运用,恰当的叙事策略能促进话语意识的正确表达。所谓故事外叙述即叙述者不是虚构世界的参与者,他与虚构人物分属两个不同的本体存在层面,叙述者是“故事外的”。它存在于叙述时间以外。  相似文献   

12.
有没有第二人称叙述 ,这是学术界现在还在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否定第二人称叙述的立论依据“叙述的人称问题实质上是叙述的立足点”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并论述了第二人称叙述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3.
叙述教师在“DNA的复制”一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回溯推理法,贴近学生实际,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琐忆》一课在评述鲁迅先生的形象时,作者在同一小段文字里连用四个“平易近人”,并没给我们“作者词汇贫乏”或“叙述重复骤啰嗦”之感,这是为什么?现在把那段话引述如下,试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以小说叙说历史的传统中,作家常以主体一客体的关系模式为前提,将小说主体意识的叙述身位设定成为超越叙述对象的“通古今之变”的理性主体,而《九月寓言》采用被述世界自在的“感觉器官”的叙述身位,为故事带来了物候时间的叙事视野及其对这一时间形式特殊的叙事处理。一方面,这一叙事视野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淡化了故事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内涵,走向了历史的神话化;另一方面,对物候时间特殊的叙事处理,更在总体时间效果上消除了历史现身的形式,向神话发出了召唤。  相似文献   

16.
在韩东平静的文本叙述之下,隐藏着各种“关系”的暗流,若要对“关系”进行去蔽,在“诗艺”层面就表现为对韩东诗歌中叙述者与人物、叙述者(人物)与被观察对象、叙述时间与事件时间等诸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得到去蔽后的“关系”不仅是作为技术手段而存在,韩东诗歌叙述中对“关系”的构造也渗透着诗性的思想与情感,运用语言的目的最终为了“诗意”。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超意识”,就是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时间要超前”,对自己肩上的担子“责任要超标”,对自己水平的要求“素质要超群”。  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具备“三超意识”呢?说起来并不深奥,但做起来会伴随一些社会压力和自身的思想障碍而“超不起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不能具有“三超意识”并身体力行,是关系到是不是合格教育工作者这个大问题。  大家都知道教育周期长、效果滞后这一规律。我们现在在校的中小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人才,少则得七、八年,多则十一二年。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8.
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青年运动的先驱,党在教育战线上的无畏战士,为了革命事业英勇捐躯.他在给后来人留下无尽怀念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的教育思想(观点),对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恽代英的教育思想首先表现在竭力反对一味追求“洋八股”教育,主张“让学生有一点时间学习做人、做公民的学问”.恽代英的让学生有一点时间学习做人、学习做公民的思想,仍然适合当前的学校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是“小太阳”、“小皇帝”,甚至是“小霸王”.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便一俊遮百丑,对孩子则百依百顺,至于孩子是否懂礼貌、思想是否健康,往往重视不够.学校由于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要求往往也更偏重于学习成绩的好坏,至少学生做人处事、劳动习惯的养成、法制意识的确立、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常常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这实在是教育理念的严重偏差.由于现在学生的时间大都用于学习课本知识,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19.
女性写作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女性自我求证的过程.本文以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婚姻、爱情题材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主体身份建设、认同的视角对此时期以小说为代表的女性叙述类作品展开解读.五四时期,女性情爱叙述类文本透露出来的女性自我认同主要显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试图建构的现代国家范式下的“个人”主体地位的认同,但在丁玲的个别作品中,女性意识在“个人”主体地位的追求下已然催生.  相似文献   

20.
去年的四川省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My uncle has worked in this school. A.for two years B.two years ago C.since two years 析:答案A。现在完成时has worked这一动作虽发生在过去,但对现在造成了影响或结果,强调的是现在的情况,即“他还在工作”,所以不能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two years ago连用。“for…”, “since…”结构是现在完成时常用的时间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