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克孜尔石窟营造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一个多世纪。莫高窟北朝时期的石窟,从窟形到壁画艺术深受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本文以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中画幅内容相同的故事画为例,从表现形式、构图艺术上对比分析,说明克孜尔石窟与莫高窟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此证明莫高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克孜尔石窟中的故事画,并使佛教故事形式更完美,构图更巧妙,内容更丰富,篇幅更宏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莫高窟崖体砾石层的成因分析,分别阐述了大泉河河流阶地的分布与河床演变、大泉河洪水对莫高窟崖体的破坏以及莫高窟崖顶坡地雨水汇流对崖壁上层和中层的侵蚀.结论认为正是大泉河洪水与大气降水对莫高窟崖壁上下夹击,造成了莫高窟崖壁上所开凿洞窟的坍塌.根据这些遭到破坏的洞窟残迹推测,莫高窟南区部分崖壁下层、中层、上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侵蚀,而莫高窟北区崖壁的水侵蚀更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前、窟顶气象资料与敦煌的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地形地貌对莫高窟区域微环 境的风向、风速、温度等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为莫高窟河谷内南风大幅度增加,北风和东风增多,西风明显减少,2004年 窟前平均风速为0.61m/s,窟顶为4.43m/s,莫高窟日较差小于敦煌绿洲4.73℃.2000-2004年莫高窟窟前平均气温高 于敦煌市区0.84℃,考虑海拔的降温作用2.07℃,窟前小区域的实际综合增温效应年平均可达2.91℃,地形地貌的增温作用是主要原因.窟前、窟顶温度差异较小,处于同一变温层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实际调查所获资料,结合作者多年讲解工作经验,从莫高窟开放洞窟的选择,参观路线的确定,游客调查、讲解员培训、游客管理对策等方面,探讨了莫高窟的游客管理问题,揭示了如何从游客管理的角度,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重而道远的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克忠 《家教指南》2006,(6):200-202
本文从莫高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各方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莫高窟在今后的保护中应思考、注重和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论述了敦煌莫高保存的现状 ,总结了敦煌研究院成立 5 0多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提出莫高窟文物在保护与管理方面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新发现摩崖石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高窟第332窟的圣历碑及第61窟元代的六字真言碑是建宏历史上的重要碑铭,碑的石质是灰黄刘波色的沙岩。莫高窟附近五个墩新近发现的摩崖石刻,有上元及垂拱年号,该处摩崖的石质与上述石碑的石质相同,上元几字的书法与刻工都很有水平,应是镌刻高手所为。推测此处摩岩是莫高窟部分碑石的产地,而且沿用的时间很长。是与石窟建窟历史有关的遗址之一,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游客流量对莫高窟洞窟内小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的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洞窟进行了游客流量对洞窟小环境的影响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开放洞窟第320窟,洞窟内的小环境比较稳定,温度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20%-25%之间.而在开放洞窟328窟内,在旅游旺季随着游客分批进入洞窟,在窟内停留5~6分钟,洞窟温度相应上升3℃~10℃,相对湿度变化差值会有RH10%~RH20%的波动,这样的洞窟环境需要6~12小时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天王堂"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顶沙山上现今被习惯称为"天王堂"的土塔内造像的历史勾沉,主要是对塔内彩塑主尊的历史还原,结合敦煌文书对莫高窟天王堂的记载作一讨论,认为该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王堂,而是由曹延禄与于阗姬天公主发心营建的一所表现特殊内容与思想的塔寺建筑,准确命名应以发愿文所记"囗囗寺"为准,"天王堂"只是人们的一种误称或俗称而已.  相似文献   

10.
本对照表在以前所公布的各家编号的基础上,新增补了奥登堡编号,增加了莫高窟北区洞窟编号,对各家对照表中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讹误、脱漏、空缺等,进行了更正、补充和说明,补编了未曾编入敦煌研究所编号之列而现存的30余窟龛.另外,增加了莫高窟附近现存有壁画、塑像、墓志等土塔8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莫高窟北朝时期的 5幅白衣佛说法图 ,从图像和窟内位置的意义等方面作了考证。笔者认为白衣佛图就是《观佛三昧海经》卷 4《观四威仪品》等佛教典籍中所述的“那乾诃罗的佛影”。还论述了白衣佛与北朝时期盛行的“观佛”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儒僴 《家教指南》2004,(1):99-104
本文详细回顾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和生活基地初创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握敦煌壁画线描的技法、神韵,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临摹品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造像比例、塑像制作、形象特征、衣冠服饰等方面,探讨莫高窟早期三窟的佛教造像,推测早期三窟佛教造像是根据一定样本进行制作的,样本来自中原,或从西域传入.进一步论证三窟为同期开凿,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一组洞窟.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旅游开放热给遗产地带来的挑战,敦煌研究院的探索和实践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莫高窟的管理体制始终未变:有一个依法设立的保管机构;能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能够制订并实施长远的发展规划不动摇;能够聚集协调国内外多学科专家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提升、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敦煌莫高窟存中有大量经变画,在藏经洞发现后的百年中,学界虽然对这些经变画做了一定研究,得出一定成果,但经变画研究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金光明经变的有关研究比较少,可近年来却鲜有进展,且未来前景广阔。本文试图对莫高窟金光明经变的研究历史做一总结论述,以方便同好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多数敦煌壁画已经确定内容,但由于数量庞大、内容不一、画面残破等原因,少数壁画没有定名或者定名欠妥,通过仔细辨认,本文确定莫高窟第158、150、143窟10余铺经变画名称。本文首次公布第321窟十轮经变的榜题,榜题文字显示该经变是依据北凉译《十轮经》绘制的。  相似文献   

18.
莫高窟因其文化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窟区栈道作为游客游览通道其安全性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窟区栈道混凝土的现状进行调查,归纳了窟区混凝土的四个主要劣化形式,有开裂、钢筋暴露、表面磨蚀及构件脱落。并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窟区栈道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损失程度为10.7%~43.3%。最后,从窟区环境角度出发,分析了窟区气候条件对混凝土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