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眉 《新闻与写作》2001,(11):21-21,20
9·11美国遭袭事件发生后,世界媒体采取了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可以说是各显神通。但不同形态的媒体在报道中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外,还非常善于学习和运用其它形态媒体的长处,以至于报纸、电视和网络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体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报纸:推出号外 图片主打 报纸,有着固定的出版时间和出版流程,每天定时的出版,一般不会随意更改。但美国遭袭这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少报纸打破了固定的出版时间,推出号外上街售卖。“号外”,虽然早已有之,但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多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精品购物指南》创新性地采用全彩印刷及豪华铜版纸外封设计,并率先将单期报纸版数提高到100版以上.为中国报业市场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主流时尚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3.
媒体设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 《新闻记者》2005,(9):68-70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很少谈媒体设计,这是因为:1.过去媒体的形式单一和专一化所决定,而现在的传媒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导致媒体形态不拘一格;2.过去的媒体内容比较统一,大多起着党的喉舌的作用,现在的媒体有了鲜明的分类,就报纸媒体而言,就有专业性的报纸(体育、文艺、汽车等)、都市类的报纸、商业类的报纸等等之分,定位不同、受众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谈论“新闻情趣”之前,应该先弄明白一个问题:读会不会为自己不关心或打动不了自己的章花钱买报纸?无疑.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5.
一些对报纸失去信心的人认为,报纸就是现时代即将灭亡的恐龙,它曾经繁荣过,基本上统治了整个传媒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体”;但由于环境的改变与新的竞争性产品——新媒体的出现,它不可避免地将走向灭亡的道路. 但根据观察,笔者认为,报纸这种媒介形态不会灭亡,它正在快速地进化,并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型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4,(6):42-42
“三同”的表现与后果:1.报纸性质与定位趋同。市场定位基本一致.都是面向都市居民。据了解,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这种情况。南京、成都等地尤为严重。2.在报道内容上趋同。在一些时政、社会新闻的选择上,各报的编辑和领导“英雄所见略同”。重大新闻谁也不能漏,本地的党政活动谁也不会漏,跳楼寻死、杀人放火、交通事故等等社会新闻谁也舍不得漏,各家报纸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特色是一种由多种成份混合组成的倾向。报纸特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既含有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也有次要的因素,还有辅助或从属的因素。一种报纸,每天都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内容,即使是专版和专栏,也是有变化的。只有单一内容的报纸是不存在的。此外,各种内容在数量上的比例、篇幅上的增减、位置上的分配和质量上的波动,都使报纸的个性(或说特色)概念变得扑朔迷离。这种状态如果加以直观地表示,就不会是点的形态,而是线的形态。因此,报纸特色实际上就是报纸的个性倾向,它既是稳定的,也是有变化的,对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报道中以“硬”新闻居多,寓庄于谐、情趣盎然的“软”写法会不会影响到“硬”新闻的价值.“软”内容会不会难以充分体现严肃的工作报道的指导性和报纸的权威性呢?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范朝权 《新闻窗》2006,(3):40-41
报纸经历寒冬,但“不会完蛋” 国内较早的一批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大都走过了1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9·11美国遭袭事件发生后,世界媒体采取了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可以说是各显神通。但不同形态的媒体在报道中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外,还非常善于学习和运用其它形态媒体的长处,以至于报纸、电视和网络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体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报纸:推出号外 图片主打 报纸,有着固定的出版时间和出版流程,每天定时出版,一般不会随意更改。但美国遭袭这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少报纸打破了固定的出版时间,推出号外上街售卖。“号外”,虽然早已  相似文献   

11.
明天如何办报纸?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值得探讨.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当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从报纸投向网络,当人们手里的报纸换成手机或某种阅读器的时候,报纸将以何种形态生存?目前大多数网络版是免费的,读者如果抛弃印刷版跑到网上,电子版会不会影响印刷版的销量?纸质报纸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这劈头而来的几个问题,引起了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光明 《新闻知识》2002,(2):14-1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市场和报纸产业经历了高速成长的阶段,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报纸从办报理念、编采方针、报纸形态到报社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报纸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可以预见报纸产业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尽管这一过程充满各种变数,但思考和把握未来几年报纸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主动应对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自觉调整办报思路,跟上报业发展主流,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侧重于从报纸形态和报纸编辑方面,思考目前正在发生或已在酝酿的一些…  相似文献   

13.
党报曾经长期在农村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是在当前的农村传播市场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学者赖浩峰等人2004年对江西省致富后的农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致富农民占有的各种媒介中,电视机百户拥有率居首位,其中拥有彩电的约占被调查者的89.5%;而在致富农民中。自费订阅一份报纸的只有14%,订有两份的为7%,三份以上的为2%.而不订阅的占总数的77%。有60.19;的人称从不看报纸。这是致富农民的幅况,一般农村居民的情况当然不会更理想。  相似文献   

14.
饶敏  向东宁 《新闻前哨》2009,(11):86-87
一家成熟的报纸.每时每刻都存生产着两种不同形态的产品,一为报纸自身,即有形产品:一为报纸组织的各种有影响的活动,即无形产品。文本与活动并举,是现代报纸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力不可或缺的两大载体。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崛起,各家报纸的内容大同小异,而报纸的定位及办报方针是不能随时改变的,因此,为了争夺读,占领市场,重视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好坏已成为报人的共识。从报纸发展的角度来看,报纸版面设计的意义是有助于调整报纸结构,优化报纸的形态,提高传播的质量,实现报纸传播的目标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凌坚 《新闻导刊》2006,(4):30-32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对传统传媒——报纸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内容”的机遇。实际上报纸发展到今天.需要创新的最大工程应当是内容的开拓和创新.因为现代报纸本质上是一种内容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有报无纸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在国外.已经发明了一种阅读器.只比手机大一点.有了阅读器.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来阅读报纸编辑部编辑、“生产”的“报纸”。即使在这种无须印刷的报纸诞生以后.任何种类、任何形态的报纸总要面临“内容”的创新与开掘。目前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各种网站的建立.为报纸内容的创新与开拓创造了极为有利和极为可为我所用的空间.而且.这种利用与开拓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1.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报业协会透露,“九五”期间我国报纸的出版是稳中有升,不会有大起大落。预计报纸品种每年递增4%左右,到2000年为2680种,报纸的总印量到2000年为400亿对开张,年递增5%左右。预计各报的发行,除某些晚报、社会生活报外,发行量都不会有大的上升,但扩版仍是一个发展趋势。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和广告版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符合报业发展利益的。现多数报纸是每天8版,有15%-20%的报纸出12版,预计有刀%-40%的为16版,有少数将达24版。地市的小报改大报,非日报的专业报增期,都将是发展的必然。另外,彩报印刷的…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新媒体形态,但新媒体又不会终止在某一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到今天的网络,媒体的时代变迁展示了媒体和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性。没有个性的事物,就没有灵魂、韵致。对报纸的周刊而言,同样如此。甚至,报纸周刊没有个性,就成不了精品、名牌,因而也就不会好看、耐看.就不会有庞大的读者群和良好的市场效应。因此.重视、研究报纸周刊的个性,很有必要。笔者通过阅读《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深为该周刊的个性所吸引,故不揣浅陋,试图把它加以勾勒,以就教于大家。一、“文化广场”个性的体现”文化广场”的个性.是经过三年多来、一百多期的运作,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它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其一,不离文化观G近文化,传播文化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