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深对高等教育概念和本质的理解,需要从逻辑上展开,即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它的运作自始至终离不开人和社会。笔者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即高等教育与人和社会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出发,探讨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步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也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模式的转换,此时此刻,研究探讨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有助于高等教育调整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多做贡献;有助于各高等学校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一、高等教育是社会分工的高级创新的社会活动  1.高等教育是社会活动分工的结果人类社会有了劳动以后,社会集体所进行的周而复始的劳动使人们产生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于是便有了传授这些经验和技能等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  相似文献   

3.
任何教育活动都受到教育规律的制约,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指教育同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关系,即‘撤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另一条是教育内部的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必然性关系,即: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表现为,“内部规律的运用要受外部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①教育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与社会和教育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之中,“是教…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应该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找。由于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已是生产知识和人才。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内涵是:生产力包括教育生产资料、教育生产对象和教育工作者,教师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属于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教育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关系、人们在教育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其中教师对作为教育生产资料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占有制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它决定了高等教育领域中人们的其他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遵循教育生产力决定教育生产关系、教育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教育生产力的规律,其特征是:一、教育生产者与教育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二、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办学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三、教师治教与学生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明确地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在党的十二大所确立的“教育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又一新的发展。它标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包括对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依靠改革。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内涵、重点、路径、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是尊重高校办学主体地位,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高校之间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把课程改革作为课程更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实践,探讨其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携手并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塑造的和谐统一;总结其课程改革的特征:基础化、综合化、实践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基本规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30多年来在其资源配置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的选择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累进过程,采取边际增量改革举措、尊重教育收益滞后性规律与强调改革的稳定性原则是保持转型期持续制度创新节奏的原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趋势取决于符合高等教育成长规律约束力量的均衡。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如下趋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提供方式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资金分配选择中更加强调采取绩效配置方式,大学高层合作模式的需求多元化,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成为必然,等等。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和时代意蕴,我们今天所提的“人文精神”,是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幸福、自由的权利,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进而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和时代意蕴,我们今天所提的“人文精神”,是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幸福、自由的权利,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进而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积淀的优秀文化成果所体现的价值和精神内化为受教育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渗透、贯穿在人的成长历程中。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创造人的自身的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意义。人通过…  相似文献   

12.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深入阐述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和教育内部诸因素规律的同时,指出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和如何处理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关系。剖析教育基本规律在高教改革运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的关系,私立高教的重现与发展的理论,高教地方化问题的探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预测;以及对教育规律与教育实践相矛盾的原因。要遵循、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前提是搞清基本概念,要看到高等教育理论与普通教育理论的不同,及其对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创新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就是说成人高教不同于普通高教的通才教育,培养重点只有“德育”和智育”两个方面,培养规格是专门人才。这一切是与其特定的教育目的、方针相联系的,也是根据特殊的教学对象所决定的。成人高教的培养对象是在职职工,入学年龄在25—35岁者居多,35岁以上者次之。这样学员,与教学联系最多的中枢神经和大脑皮质的发育早已完全成熟,有从事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立法与高等教育改革国家教委高等研究中心王昆高等教育立法,是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目标,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调整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各行为主体的关系,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法可依,保持高等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制订《...  相似文献   

15.
把握教育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除包括四个全面协调即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防止质量滑坡;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结构,防止学位贬值;全面协调学科专业、校园布局,防止资源浪费;全面协调校、院、系的职权,防止滋生“小作坊”以外,还必须包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把握教育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我们就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质量、数量、结构、效益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防止质量滑坡;第二,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防止学位贬值;第三。全面协调学科(专业)、校园布局,防止资源浪费;第四,全面协调校、院、系的职权,防止滋生“小作坊”;第五,以人为本是科学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对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高等教育改革思想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全局性和重点性的统一,创新性和继承、借鉴的统一。邓小平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所蕴涵的辩证思维和战略视野,对我们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需要尊重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在不断探索与求变中艰难前行的30年。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我不仅亲历了这一时期,还有着深刻的感受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应统筹公、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而是要否定其不合理的因素。目前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许多看法,有人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制,也有人提倡高等教育应是政府的责任,因而主张只能由政府来主办高等教育。笔者以为此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既应该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一种态度,平等的应当予以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予以不平等对待,即所谓“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也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而目前中国的公办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进行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迅速增加。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影响下的历史必然。但是,并不是每一所民办高校都能顺利成长,关键是能不能按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办学。只有遵循以适应人才供求关系为核心、在竞争中成长发展的规律,遵循以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质量、规模、效益三者关系以实现良好经营效益的规律,才能确保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