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夜莺之歌》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在教学《夜莺之歌》时,要渗  相似文献   

2.
《夜莺之歌》(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0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人物形象鲜明,条理清楚,情节紧凑。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掌握如何谋篇布局,弄清为什么要以“夜莺之歌”为题,体会文章的中心,在教学中,我建议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学课文,抓住线索。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进行初读。在初读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①男小孩坐在河边上干什么?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他的?  相似文献   

3.
《夜莺之歌》是“文革”前十七年小语课本的课文,这次安排在六年制课本第十册作为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消灭一队德国兵的事,赞扬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按二类课文的教学要求来进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运用以往掌握的基本功把课文读懂,提高自学能力。下面谈谈个人对教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夜莺之歌》歌声响亮江苏刘尊立一、通读课文,理清线索《夜写之歌》的课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暗含着文童的线索。教师在教学时先向学生提问:“课题为什么叫夜莺之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文中写夜莺歌声的词句。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就能基本...  相似文献   

5.
《夜莺之歌》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料。课文描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夜莺”的小英雄机智勇敢地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使敌人遭到全歼的故事。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宜于表演。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引进了表演这一手法,使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完成对课文的初读任务之后,我们分两步进行表演教学。一、抓住顺序,分清场次课文是按事物发展顺序记叙的,可分为四段。为  相似文献   

6.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歌声为线索,始于“歌声”,终于“歌声”,以“歌声”贯穿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以空行为标志分为五大段。《夜莺的歌声》一...  相似文献   

7.
《夜莺之歌》(六年制第十册)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鬼子的故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往往认为课题意思是:一个男孩学夜莺的鸣叫声。显然,这样的认识是很肤浅的。 教学时,我针对课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题中为什么用‘歌’,而不用‘鸣声’或‘叫声’呢?”  相似文献   

8.
《夜莺之歌》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描写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经过,突出了孩子热爱祖国,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本文根据文章中心确定详略的写作特点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在表现人物思想时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现谈几点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农村教师在检查《夜莺之歌》(六年制小语第十册)自学效果时问:“你们觉得本文的结尾写得怎样?”这时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说:“本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教师说:“很好。”于是,对本文结尾的处理就以这样草率的问答而告结束。课后,笔者好奇地问了这三个同学:“《夜莺之歌》的结尾  相似文献   

10.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11.
夜莺     
一当年轻的夜莺们学会了“爱之歌”,他们就四散地在杨柳枝间飞来飞去,大家都对着自己的爱人——在认识之前就恋爱了的爱人——唱着。大家都唱给自己的爱人听,除了一只夜莺,他抬起了头,凝望着天空,并不歌唱地过了一整夜。“他还不曾懂得那‘爱之歌’哩!”——其余的夜莺们互相说着——他们就用了轻快的声音欢乐地杂乱地唱着讥刺的歌。  相似文献   

12.
《夜莺之歌》是五年制第十册第18课的一篇阅读课文,该课以“歌声”为线索,“歌声”为主旨,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夜莺”机智勇敢地反法西斯的爱憎分明的品质。课文长,内容丰富。抓住“歌声“五妙”,便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妙“诱敌”文章简述了战斗刚结束村庄凄凉的景象后,接着“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清脆、嘹亮,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以《夜莺之歌》一课为例,谈谈我们在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方面的探索。《夜莺之歌》一文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男孩,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队的伏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国侵略军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生动,语言、神态描写丰富,表现了苏联儿童爱祖国仇恨敌人的思想感情和机智、勇敢的品质。课文负载的信息点极为丰富,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自读中获得感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  相似文献   

14.
《夜营的歌声》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作如下设计:一、自学课文,理清线索教学伊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用幻灯显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门)小男孩坐在河边干什么?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他的?门)德国军官让小男孩带路,小男孩愿意吗?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一路上,小男孩为什么有时学夜骛叫,有时学杜鹃叫?(4)游击队潜伏在哪里Q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又是怎…  相似文献   

15.
张纯 《神州学人》2007,(8):31-31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则关于中国的故事,那就是中国的夜莺。这则故事让生活在北欧的丹麦儿童第一次听说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家,以及那只会唱动人歌谣的美丽夜莺。然而,在安徒生诞生200年后的今天,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中国夜莺"的歌声又一次响起,那就是一批批学习中文,会唱中国歌的丹麦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材:"九义"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語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讲一些文章的材料安排,段落组织以及过渡、承接,交代、照应,开头、結尾等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好处。现試以《夜莺之歌》(高小語文第二册第28課)一課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篇課文的段落,已有空行表示,教学中无須研究段落如何划分,所以我的第一步工作是:在学生初步理解課文内容以后,启发学生弄清三个段落里出现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这里为何用逗号学了《夜莺之歌》一文以后,有学生问:游击队员数夜莺叫声的那一段里,“一二三”后面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我首先表扬了他肯动脑筋,然后从标点符号的作用结合课文作了解释。顿号和逗号,都表示停顿,但停顿的时间有别:顿号很短暂,逗号则略微长一点。联系课文看,由于是“慢慢地数”,每数完一声,停顿的时间自然不会十分短暂,因此在“一二三”后面标上逗号,就准确地表示了“慢慢地数”的意思。从中可见作者斟字酌句运用标点的功夫之  相似文献   

19.
夜莺     
《小学语文教学》2006,(9):57-57
从前有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夜莺。每天傍晚,主人都把笼子挂在敞开的窗口,天黑了,夜莺就唱起动听的歌来。一天夜里,一只蝙蝠落在窗子上头的壁架上。“你干吗在夜里才唱歌呢?”蝙蝠问道“,我从来没在白天听你唱过歌。”“我从前在白天唱歌,”鸟儿伤心地说“,其实,我是在一天早上愉快  相似文献   

20.
绿色的夜莺     
本剧根据人教版第十册《夜莺的歌声》改编。时间:1941年夏,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地点:苏联一个长满白桦与松树的森林。人物:小夜莺——小男孩儿,9岁。德国军官游击队员甲游击队员乙[画外音]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一天,一队德国兵进入村庄,这时传来夜莺欢快的歌声,德国士兵和军官注意地听着。他们发现近处有个孩子,正坐在河沿上,穿着跟树叶颜色差不多的绿上衣,正在削着什么。第一场[幕启]德国军官(阴险地):喂,你过来!小夜莺(赶紧走到军官面前):你在叫我?德国军官(努着嘴):让我看看!小夜莺(从嘴里掏出口哨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