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杨译本主要使用的是异化策略,霍译本以归化为主.根据目的论从译者、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原文地位等方面分析两种译本的翻译目的,论证两位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文章对《大学》的四个英译版本,即理雅各、马礼逊、马歇曼、林语堂的译本进行比较,探讨四个译本在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句子结构,句意传达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由于四位译者由于各自的翻译目标,译文读者不尽相同,他们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文章认为理雅各和马歇曼的译文采用文献型翻译策略,而林语堂和马礼逊的译本采用的是工具型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双重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根据读者的期待,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来表达交际意图。本文以杨译本《红楼梦》为例,试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翻译历来以译文忠实于原文为第一要务。文学作品,却因其语言的独特性和文本的巨大解读空间,使得译者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叛逆,作为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和谐统一体,正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最佳体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方面可以拓展源语文化,丰富译语文化,促进二者之间的传播与沟通,从而引起译本文化升值。另一方面,创造性叛逆又可能引起文化信息的失落和文化意象的歪曲。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需要综合考虑源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别、译语读者接受性和翻译活动的时空背景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翻译理论根源于后殖民理论。其关注强弱文化和权力差异在翻译上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西方文化代表强势文化,而东方文化则是弱势文化。来自强势文化的译者往往会对原著进行重新"解读"。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骆驼祥子》就不幸"遭此劫难"。在美国人伊文·金的译本中,文化霸权现象多处可见,过度使用归化策略造成文化大量流失。本文以《骆驼祥子》伊文·金译本为例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阐释了《名利场》杨必译本中幽默言语的翻译策略,指出幽默言语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原语文化,"忠实"传达原语文本中幽默诙谐风格,又要根据目的语文化中读者群的可接受度适时调整翻译策略,尽量把"文化缺省"所导致的翻译障碍灵活处理,达到作者、原语读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的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者们多选取同一作品的不同成人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译者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以《夏洛的网》的台湾儿童译者黄可凡的译本和大陆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性和契合度,发现改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种有效策略。译者通过增补、整合、使用多种艺术手法三种途径对原文进行改造,既可以克服语言差异造成的障碍,又能弥补成人与儿童在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等方面的差异。两个译本的契合说明译者的翻译改写是适度的,成人译者向儿童读者做的儿童化回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跨文化视域,重点探究了英美文学翻译问题。首先总结了英美文学翻译的主要难点,并论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尊重两国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人员应注重文化内容划分、重视人文宗教特色、积累有益经验等有效翻译策略,以期确保译本充分体现出原著的文学价值和魅力,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同时也希望可以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英译策略. 对于描述类的建筑文本的英译,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能够保留源语建筑文化的信息;对于两种建筑文化之间出现的文化空缺信息,可以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使译语读者了解源语特有建筑文化名称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的艺术精神及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面对源语和译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外宣翻译中应当遵循以实现交际为目标的翻译原则,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克服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谷歌在线翻译的具体实例总结分析出机器翻译的得与失,虽然机器翻译目前无法满足人们准确翻译的要求,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在为人工翻译做准备,提供参考方面,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应对机器翻译的未来发展抱有极大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也是一种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两者相互兼容.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语用学分析和应用方法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担着传播我国文化的重任.借鉴关联理论对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简单的探析,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带出最大语境效果,但同时结合相应的技巧突破文化障碍,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13.
语言具有文化功能.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分析文化语境涵义的传译,旨在指出译者应建立文化语境意识,正确分析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由于忽视对文化语境的考察而造成的误译.同时,还应重视文化语境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5年我国笔译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翻译教学的研究不均衡,二是翻译教学研究的方法仍停留在原地。从对研究现状分析的结论看,实证研究是未来翻译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一些动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不同。即使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被赋予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联想,动物"狗"就属于此类。通过对动物形象文化内涵的研究,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正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汉语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是成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在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也要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表达阶段,译者要做到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新的图式,以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戏剧翻译应该侧重于其文学性还是可表演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功能翻译派主张翻译策略和方法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这给戏剧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该论文将从目的论角度对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目的对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翻译目的论突破了"纯语言方面转换"的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和交流,为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开拓了一片崭新的领域。本文试图揭示《围城》译本中译者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而采取何种翻译方法来处理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和概念的。  相似文献   

19.
诠释学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中叶,对当代翻译学界影响甚大,其核心观点在于"如何理解和诠释",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环节中的运用能有效促进实践者对原语和译语沟通过程的理解。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的英语翻译为例,探讨诠释学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实践环节运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