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楠 《教育评论》2022,(5):42-4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是高校思政课教材传播力、教学吸引力和教师主导力的集中体现。伴随着以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微媒介、微传播、微互动为主要交互途径的“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受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力也面临着主流思想受冲击、主导价值遭弱化、主要渠道被挤占等挑战。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应势之需、顺势而为,通过升级教学相长、优化议题设置、转化话语体系、推动智识一体实现高校思政课引领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用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意识哲学反思,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出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必须要把握问题逻辑的主线,从而有效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问题逻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教材的话语体系有效地衔接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更加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学科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要素,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涉青年学子的价值认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温”、失“效”、失“时”、失“衡”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设置“情理相融”的教学话语内容,构建“刚柔并济”的教学话语方式,拓展“结合联动”的教学话语载体,打造“师生共享”的教学话语共同体,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时代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不断解放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张力,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解释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思政课应着力于跨越主体间话语“裂谷”、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创设丰富蕴含的话语语境、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努力提升课程话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面临话语语境发生深刻变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机制存在表达差异,思政课话语场域出现时空割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存在冲突等诸多挑战。通过尝试构建“大思政”的话语体系,以实现思政课话语的“可亲”;采用有效的话语传播策略,以实现思政课话语的“可和”;使用本土化的话语叙事范式,以产生思政课话语的“合力”,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亲和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和基本要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亲和力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增效剂,它能够有效地治愈"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期待不匹配、教学话语与大学生话语偏好不匹配、教师角色与大学生期望不匹配、教学方法与大学生学习习惯不匹配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不足的突出表现。鉴于此,"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要着力"四个优化"和"四个突出",即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整体性和实践性;优化教学话语,突出时代性和通俗性;优化教师队伍,突出专业性和合理性;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多样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现行的高校“两课”教学方案进行了重新整合,并将“两课”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的浪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找准新的视角,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育教学资源发挥作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多种类型,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原材料”、“驱动力”和“运载体”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关键在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别于一般知识教育课程,其信念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决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工作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科研考核、教学培训、师德考评等现实举措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面临着学校“重智轻德”、教师“重农轻文”、大学生“即时满足”的现实困境。高等农业院校亟须构建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章立足于大学生视域,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围绕“讲”“育”“结合”三方面探究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创新路径。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育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应当承担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存在许多内在契合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中,探讨并论证了以课堂为核心,以实践为关键点,以评价机制为保障,推进高校“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教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开设覆盖面很广的一门课程,并以其基础性、现代性和中国化的课程特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政教学中显示出独特性。为实现思政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习协同发展,提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精准思政与智慧思政相结合。首先,对思政目标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目标进行契合度分析,实现精准思政;其次,运用智慧教育助力建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实现智慧思政;最后,从政治文化自觉与道德话语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话语表达范式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4.
自高校实施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以来,在教学领域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实际运用中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取得当前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运用各种途径与方法来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院校中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深挖各个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全方位综合育人的目标.以"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为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从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重心、协调课程内容互通、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高校其它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地方红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探赜思政课实践性教学难题之解的逻辑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发实施以来,实践性教学业已被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在总体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各高校践行的具体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本研究以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四大特性要素为切入点,对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思路进行了正本清源的分析工作,着眼于探赜破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难题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从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考核、评价和管理模式,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故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增强教学话语时代性、提升课程教学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程影响力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偏重宏大叙事、强调教师主体、倚重课堂教学、缺乏叙事能力等现实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转化叙事角度、丰富讲授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叙事能力等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构建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及全面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自觉,既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的反思,也有对“基础课”教学过程的回应,它是对“基础课”解决何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回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重新审视“成人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并进一步围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展开前提批判和哲学沉思,肩负起“基础课”走向教学自觉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