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具备浓郁学科交叉特色的学科,其中引用了生态学的观点和办法,体现出学者对传统翻译的创新性研究。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具有跨学性特点的学科,是运用生态理性及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理论。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译者主体性进行证明的过程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翻译工作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愈加得到重视。其中学者胡庚申提倡的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学为确立译者的中心地位提供了巨大支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上探究"译者中心"的具体含义和主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理念为切入点来探讨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为中心”和译者主体性言说是一致的,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思想在文学特别是诗词翻译实践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4.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传统译论注重静态文本研究,而未能重分重视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分析了译有所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力求再现翻译过程,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口译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与口译特殊环境的相互适应与相互选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处于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焦点之上,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正确处理好口译生态环境下的双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功完成源语发言人和译语听者之间的动态交际工作,才能确保口译过程的顺畅进行,即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构建和谐健康的口译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和姜戎的《狼图腾》这两部著作虽然在语言、文化方面有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部著作也共同探讨了"荒野回归"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葛璋怡 《英语广场》2022,(23):40-42
随着全球各国产业的逐渐升级,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工业化进程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成为每一个国家、各个学科领域无法避开的研究课题。随着生态问题研究范围的扩大,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生态话语分析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语篇分析和文学评论,成为一个热门的语言学研究范畴。本文介绍了评价理论和生态话语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从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方面对小说《野性的呼唤》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索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以及蕴含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野性的呼唤》被称之为是有关狗题材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狼孩》由于其蕴涵的生态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部小说都涉及人类和自然及动物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主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意象,旨在表明东西方作家虽然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着相似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0.
卓淑敏 《英语广场》2020,(10):56-58
杰克·伦敦在小说《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虐待动物的场景,体现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该小说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杰克·伦敦对建设和谐生态的企盼。  相似文献   

11.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在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关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同时,以当今的"生态批评观"理论来分析透视作者在该小说中对人性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哲学思考与探索,从中感受到他所提倡的重返自然的生活,恢复和重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稳定融洽之关系的种种设想,仍能起到现实的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揭示了作者对人类返朴归真,重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野性的呼唤》作为杰克·伦敦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表达的生态主义及自然主义具有划时代的社会价值。以环境伦理学及自然主义观作为切入点,探究《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伦理意义及自然主义价值。《野性的呼唤》以狗为主角,通过对淘金者们在荒野工作中的描写,鞭挞了工业革命时代美国社会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作者通过对自然伦理、动物伦理及社会伦理的相互关系描述,大力批判人们奴役动物、颠覆伦理、妄想征服自然等欠缺生态危机意识的愚蠢行径。作品的自然主义不仅具有呼吁生态保护、预警生态危机等价值,还通过结局巴克的"狼性回归",升华到了人性回归、解决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与姜戎的《狼图腾》两部小说虽然在时间、空间、文化、语言上面有着较大跨度,但是从母题、意义、形象塑造等方面来看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文本细读,对这两部小说进行共性对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来认识、理解其中蕴含的深远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路昱 《英语广场》2022,(33):63-66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方法,系统地论述《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意识。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危机意识,第二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第三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拯救意识。通过小说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和谐平等社会的期许,进一步升华本文的主题,呼吁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主要关注原文或译文,而对在"原文-译者-译文"这个三元关系构成的生态环境中译者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少有涉猎.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视角探讨译者在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中的作用,以傣族家喻户晓的长篇叙事诗《朗鲸布》为个案,主要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适应后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换例、补建、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胡允桓和姚乃强的《红字》的中译本进行比较:从翻译过程入手,以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为焦点,对两个中译本中的含有丰富的源语宗教文化因素的译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发现:翻译的生态环境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适应转换维度多的译文,选择的适应性高,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高;生态翻译学理论适用于此类文学名著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胡允桓和姚乃强的《红字》的中译本进行比较:从翻译过程入手,以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为焦点,对两个中译本中的含有丰富的源语宗教文化因素的译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发现:翻译的生态环境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适应转换维度多的译文,选择的适应性高,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高;生态翻译学理论适用于此类文学名著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阐释学重在对意义进行解释,译者主体性主要指翻译过程中翻译对象本质的外化,对翻译主体加以影响、控制,实现艺术的再造。在翻译中,翻译人员既需要利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译文与原著相媲美,又要忠于原著。《生死疲劳》是我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其英译本由翻译家葛浩文翻译,针对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进行研究,探究信念投入、主观投入、补偿思想以及归化、异化、平衡翻译等策略,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作品以美国十九世纪淘金热为背景,以一只生活在南方并且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狗布克为主人公,讲述了布克被狗贩子贩卖到北方拉雪橇,最终在荒原之上野性复苏,回归狼群的故事。不同于以往研究者从生态学和形象学来分析作品,本文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叙述视角,并探讨它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