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保护和开发工作。山东省是一个文化大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非遗外宣翻译方面的研究工作却还有很大的差距。鉴于目前山东省在非遗外宣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山东非遗外宣翻译的发展途径,以让山东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就变得非常有战略意义。这样做不但能够增强山东省的文化软实力,而且也为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江西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元包容、异彩纷呈,其英译是江西非遗对外推广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其翻译现状,发现诸多问题,如表达偏差,质量不高等,而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范式,可根据译者建立的术语库和记忆库显著提升翻译的效率和精确性。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建设江西非遗民俗平行语料库来提升江西民俗汉英翻译的水平,促进江西民俗的外宣事务发展,加速赣鄱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推动赣鄱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3.
新兴的语料库技术在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国内学者对于语料库技术与民俗翻译的结合研究却数量不多。本文将平行语料库技术引入民俗翻译,从英文语料收集、中文语料库收集、语料库建设、语料库应用等四个不同的方面,阐述民俗翻译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非遗翻译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使命,翻译文本的质量影响非遗传播的效果.基于语料库的非遗翻译研究可以为提高非遗的翻译提供参考的依据.通过构建非遗源语和目的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及篇章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总结出非遗翻译原则和策略,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坚定的文化启蒙者和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开创者,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呐喊》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其译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鲁迅文学"走出去"及其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力。本文对鲁迅小说集《呐喊》的英译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文化负载词翻译、隐喻翻译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等方面对其英译研究进行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近十年发表的古汉诗英译论文进行了量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汉诗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大家、翻译策略和对唐诗、《诗经》和屈原诗歌翻译上,其不足之处在于文化语境建构不足和缺乏体系化研究。本文认为,在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要提高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语境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翻译体系,使西方读者真正了解、欣赏和喜爱中国诗歌。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注重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因此各地需找到一种适合推介自己地域文化的最佳策略。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历史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相应的译介工作相对薄弱,更缺少相关的翻译。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地区一些民风民俗的收集调查,以及现如今陕西民风民俗翻译的问题,对民风民俗翻译找出恰当的策略,以便助于陕西民风民俗"走出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刘妍萌 《英语广场》2024,(10):40-43
近年来机器翻译愈加普遍,而机器翻译的翻译共性问题仍有待探索。本文从翻译共性中的简化现象入手,以中医药文化宣传文本为例,探索机器翻译的翻译共性问题。基于自建中医药文化翻译语料库,本文对比了机器翻译文本与非翻译文本的句法特征,挖掘出机器翻译句法特征的构型特点。研究发现,在机器翻译中仅部分句法特征显示出简化趋势。本文是翻译共性在机器翻译领域的实践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善机器翻译工具,加强机器翻译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带来新机遇.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广西壮族民俗手工艺品渡河公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理论框架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探究渡河公民俗手工艺品的英译,分析其现有译文的适应性转换及存在的不足,以期提高译文质量,为传统民俗手工艺品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为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探索一条可行之路。在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方面,要解决好"译什么"、"怎么译"和"怎么输出"的问题,首先要研究和确定陕西文学、历史文化、文物、民间艺术等领域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可以翻译输出的内容和项目;其次要加强翻译研究,要关注翻译方式方法,要建立专业的翻译团队,更好地翻译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要理顺翻译输出的体制机制,切实采取措施拓展翻译输出传播的渠道,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唐璐 《华章》2010,(26)
将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结合对翻译课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语料库拓展了应用领域.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引出语料库这个科技手段,着重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如何将语料库与教学紧密结合,克服传统教学的缺陷,有效地进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2.
邓黎 《文教资料》2009,(27):47-48
汉语民俗词语凝聚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的一大难题.如何传递民俗词语中的文化信息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汉语民俗词语,其次在讨论俗语"童养媳"的翻译同时,介绍了汉语民俗词语翻译的六种方法.最后提出了翻译的原则应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尽可能形神兼备地译出俗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语料库翻译研究作为一种最近刚刚兴起的翻译研究模式,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以及研究目的上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模式有所不同,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在语料库与翻译教学和语料库与翻译实践两方面阐述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从而阐述了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清 《海外英语》2022,(2):19-20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相比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诗词的翻译难上加难,关于诗词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甚至可译性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语料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语料库选取真实的语料素材,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说服力,把语料库方法用于研究翻译和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选取一首有代表性的诗词,并基于毛泽东诗词译本语料库,以诗词翻译赏析为目的,从语言、文化和韵律等方面来进行对比赏析,在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点,而对民俗的翻译研究将会对当地的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和交流作用。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翻译的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和生态翻译方法 -"三维"转化(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入手,在分析广州饮食民俗中"饮茶"的翻译基础上,探索生态翻译学对广州民俗翻译的启示。旨在对广州民俗文化的传播起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西传”的时代要求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典籍的译介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话语体系有着较为突出的战略意义。通过梳理中医典籍译介传播史可以发现,中医典籍译介历史悠久,但是译介篇目较为局限;中医典籍翻译研究视角较为丰富,但是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体现跨学科属性;中医典籍翻译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相关语料库建设和人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翻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角,特别是宏观的翻译方法指导层面,中医典籍翻译可以进一步在翻译过程的“名”中体现中医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实”。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之一,被赋予了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其作用不可小觑。同时,这也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及"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将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下河北省外宣翻译的平行语料库构建研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广府文化专有项语料库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者们在不断完善该语料库六类子库(人名和地名、朝代名、建筑名、小吃名、民俗、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的过程中,指出目前广府文化专有项英译的现状主要是:由于文化专有项在目标语中缺失文化模因,会给翻译带来难度,因此目前广府文化专有项的英译数量不多且不统一、不规范。研究者们在基于保持"粤味"的基础上提出了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综合法四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及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许渊冲译本(简称许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简称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商洛学院学报》2017,(3):38-42
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从饮食文化、陕西方言、称谓、打油诗和陕北民歌五方面梳理葛浩文英译贾平凹《浮躁》和《废都》中民俗元素的翻译方法,结果表明葛浩文通过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再现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对汉学家葛浩文译文中民俗的翻译策略的总结,不仅可以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把握作家的创作,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减少文学传播的盲目性,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