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教书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独创性的运用精巧的心思叫做“匠心独运”。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教书匠也该具有教书的“匠心”,具有教书的巧妙的心思。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我们能不能认真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尽管有课程专家反对“渗透”的说法),来解决德育的漂浮、空洞、肤浅等问…  相似文献   

2.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  相似文献   

3.
刘永和 《山东教育》2005,(26):63-63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  相似文献   

4.
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人们通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家”,而对于“教书匠”则嗤之以鼻。选择“教育家”,想成为“教育家”,虽然,这样的近乎完美、近乎终极性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没有多少可能,但是,其愿望是美好的,其勇气也是可嘉的,其志向也是高远的;然而,轻视甚至贬斥“教书匠”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手艺精湛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  相似文献   

5.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36):54-55,58
薛法根对某些“时尚”的教育口号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对“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话,他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匠”者有“绝活”,有“匠心”。他说:“没有一点‘匠’的技艺、‘匠’的心思,却是难以做一个好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第3节,这一节表现了铜马制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首先,请同学们说说哪几个词能说明这一点? 生:“构思奇妙”和“匠心独运”。 师:对!“构思奇妙”好理解,“匠心独运”是何意思呢?如何理解这个词呢? 生:只要弄清楚“匠心”这个词的意思。 师:对,这是正确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有些词语如果理解了关键的字,整个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个“匠心”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查字典。 (学生查字典) 生:“匠心”的意思是“巧妙的心思或心思巧妙”。 师:“匠心独运”呢? 生:巧妙的心思与众不同。 生…  相似文献   

7.
构思,就是写作之前用心思酝酿的过程。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2010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广西百色卷要求一类文做到“构思新颖、巧妙”,二类文做到“构思新颖”;江西卷将“构思精巧”作为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具体内容;吉林卷将“感情真挚”、“构思巧妙”等方面中有一项突出的文章即可评为一类文。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所学校,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是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履行社会责任。学校如果不履行社会责任,那就不是学校而是“学店”;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备社会责任感,那就只能是“教书匠”,而绝不会成为教育家。我们要办学校,而不能办“学店”;我们要当教育家,而不能当“教书匠”。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林篪 《师道》2023,(12):52-53
<正>说到职业,人们常常会用一个“匠”字表示行业的专业性,比如木匠、铁匠、皮匠、钟表匠等。但是当“匠”与“教师”结合却成了缺乏创新、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唐代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写道:“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用以形容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创造性的构思。可见,匠是一门技艺,心却是一种修为。俗话说:“匠人易得,匠心难练,以匠修心,以心练技。”自毕业走上讲台至今我已从教十年,再回首,原本只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悄然间已踏上了通往匠心教师的大道。走上这条路,离不开教学研训的引领与推动。教书十年也是我不断提升技能,修炼匠心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人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教师的美称;实际上教师常被视为“教书匠”,那是一种贬称,间或是教师的谦辞。这些都是比喻。前者是对教师在课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比喻,后者是对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实际上扮演的角色的比喻。自然,比喻毕竟是比喻,难以确切地表述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书匠”者也,不单纯是个人行为,重要的是具体分析导致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的教师职业特点和课程要素及其结构。一匠,原指工匠,即手艺人。其引申义,有匠心、匠意等。如“匠心独运”,为匠人美誉。把教书比喻为“教书匠”,是由于“教”也是一种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匠心”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一切巧妙心思。这些巧妙心思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它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斟酌推敲,对教学方法的权衡取舍等。而语文课堂的“匠气”则指一堂课的听感、观感效果,我们可以找出一堆的词语来形容它,呆板、凝滞、雕凿、堆砌、俗套、僵化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圣诞树不一定非要是砍伐下来的一棵真实大树哦!也不一定非要占用很多空间。它可以是精巧的盆栽,是墙上镶嵌的彩灯,或者是布艺上几针精美的刺绣。想让家里“种”上有浓郁圣诞气氛的圣诞树,一点点巧妙的心思就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就是教育家力图使教书成为一种艺术”。一个老师如果能以艺术的眼光和个性的思维来看待和构建教学流程.那么他将使他的教学外显成为一种艺术,并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活跃的双边互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而要做到这样,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第一就是真正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老师成为次要角色:第二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称各类有手艺的工人为"匠人",含有对他们的技艺、特长的肯定和赞赏的意味;而"匠心"——巧妙的心思,更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为人们所孜孜以求。但教书若成了"匠"则委实不妙。"教书匠",虽然其内涵尚无确切界定,但却谁都不愿领受这一雅号,何也?笔者认为",匠"者,僵也。它代表着一种僵化的教学习气,是不良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学思想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因袭,教学水平的停滞,都是"匠"的表现。造成"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乐教书,就是喜欢乃至热爱教书这一行,一心一意甘当“教书匠”。此话说起来轻巧,真正做起来虽然不会难于上青天,起码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一方面,现在的教师很大一部分不是自己选择了职业,而是职业选择了自己。本不想吃教书饭,无奈外界所逼,身不由已,不得已走上讲台,执起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不少教师称之为“教本”.教师也将自己称为“教书匠”,同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社会尊重为知识的传授者。教书的过程美其名日“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是”照本宣科”。“教科书”在教师心目中是完美无瑕的,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教材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18.
读了美国教师弗兰克&#183;麦考特的自转体小说《教书匠》,对教书匠一词倍感亲切。一直以来,太多的人告诉我们不要甘于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很多教师因此感到无法承受之重。这本《教书匠》重新诠释了教书匠的含义(词典上对“匠”的解读为“有造诣”),让我们领略到,做好教书匠也是如此自豪和伟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教学观主要以书答、杂述、专论等方式来阐发,颇有“摅其胸中之独  相似文献   

20.
教书与育人     
“教书育人”的口号提出很多年了,在十几年的学习实践与体验中,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加上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的观察,我感到“教书育人”的口号应重点放在“育人”上面。过去多少年乃至今天,在我们中国人的头脑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概念:教师即教书先生,教书匠也,是要把自己比别人先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出过育人的思想……以至发展到今天教书育人的口号,即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不过,仅此在我们的教师当中恐怕也是只教书的多,而育人的少。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教师的职业观念,更要把重点转变到育人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