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三大里程碑著作,在著录方面既有传承关系又各具特色。本文从三部书著录的诗类书着手,分别从它们著录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书目数量、编排体例、编排次序及具体书目在三部著作里的不同存在状况等进行简单比较。通过比较,对三部书的整体状况有简单把握。  相似文献   

2.
《隋书·经籍志》作为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它的产生标志我国古代书目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其对前代目录学既有继承与沿袭,又有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本文旨在从体例结构、分类体系,图书著述,条目记载等方面探讨《隋志》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的两本重要著作,其"辨章学术,考证源流"的意义重大。比较两者在兵类文献的著录上的差别和变化,可以看出,兵类在数量和种类等方面有较大增长,但总体来说其发展的力度和受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目录学是历史研究需要掌握的四把钥匙之一,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的著述、收藏、流传等情况,是学术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学也成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活动的线索和桥梁。本文将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线索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流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经籍志》(以下简称《旧志》)、《新唐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新志》)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后出现的另两部重要的史志目录,是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典籍流传情况的重要工具书,特别是对我们掌握唐代典籍图书流传著录情况有重大帮助。并试着从两志的著录体例着手去研究,进而发现二者之间在这其中存在的异同之处和两志在著录体例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目录对其记载也极少,保存至今且为人熟知的仅《韩诗外传》《毛诗》和《毛诗训故传》而已。本文旨在详细考察《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在历代史志目录中的存亡情况,并分析这些书目的散佚原因,以此明确《诗》之学术源流。  相似文献   

7.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祝昊冉 《文教资料》2012,(31):1-2,7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两志在学术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著录体例的角度对《汉志》和《隋志》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专著,但其成书背景较复杂,分类法介于七分和四分之间,存在各种不当之处。本文拟从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四部分类这几个角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息·望·忆》是一部移民题材的女性小说,在男性角色的建构方面凸显两大特点:男性角色的缺失;男性角色的社会表征意义。小说主要塑造三个男性角色:强奸犯,马克,约瑟夫,他们在小说中鲜有提及,但被赋予明确的社会表征意义,主宰女性角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高芸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0):77-81
《汉志》里,小说作品被视为浅薄琐碎的言语,受人轻视;而在《隋志》里,"小说"则成为子部必不可少的一类,其作品内容与儒、道并举,得到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两部著作对小说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小说正凭借自身特点在文坛上形成崛起之势。  相似文献   

12.
王小路 《林区教学》2011,(5):156-157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在目录学史上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它适应时代需要创造出自成特色的编撰方法,并以其体例的完备,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宗旨。此外,《隋书.经籍志》在文学目录学史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备受后世目录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公民道德意识为切入点,比较欧·亨利故事主题相似的两部短篇小说《紫裙》和《绿门》,通过探究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善良仁慈、自我牺牲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来挖掘这两部作品的道德教育价值,使读者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呼吁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4.
杨鸿飞 《文教资料》2013,(31):29-31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史志目录学著作的开山之作,作为目录学的经典代表,《汉书·艺文志》可称得上是进入传统学术殿堂的正门。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张舜徽在其书《(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汉书·艺文志》为书短简,尤治学之纲领,群书之要删。”由此可见掌握目录学的重要性。本文是笔者近来读《汉书·艺文志》时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在会通与实学思想指引下,郑樵在《通志·艺文略》的小说分类实践中通观小说源流,准确把握小说"丛残"与"小道"两大特征,清理了充满虚构的志怪作品,使小说分类回归原初的子部传统。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可以解释郑樵小说观念与小说分类实践自相矛盾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与《汉书·艺文志》齐名的《隋书·经籍志》,在编撰体例、序言、学术探究等方面对《汉书·艺文志》都有所继承,甚至在内容方面也有沿袭。但为了适应当时文献编目的具体情况和时代要求,《隋书·经籍志》在分类、著录方面等都有所创新。这种创新在我国图书分类史上和目录学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洁 《安顺学院学报》2011,13(1):62-64,86
与《汉书·艺文志》齐名的《隋书·经籍志》,在编撰体例、序言、学术探究等方面对《汉书·艺文志》都有所继承,甚至在内容方面也有沿袭。但为了适应当时文献编目的具体情况和时代要求,《隋书·经籍志》在分类、著录方面等都有所创新。这种创新在我国图书分类史上和目录学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又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其学术价值在于确立了我国古代书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和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高度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文学批评家从多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文章旨在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夏洛蒂·勃朗特所处时代背景,从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比对、女主人公情感经历、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巧妙设计三方面探究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传达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