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马援精神     
马援将军对于子侄们来说,是一个美其道,慎其行的严父良师.马援的"择君"思想是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任的政治态度.它不仅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效仿,就是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马援一生中表现出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和公忠为国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马援与关羽     
马援与关羽俱为名将,身后都被尊为神圣受人膜拜。马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然名声则远逊于关羽。为更好地了解马援,弘扬马援精神与伏波文化,有必要在二者之间作比较研究。概括地说:二者在历史上的影响确有大小之分、其社会形象有真伪之分、个人的品质则有高下之分。马援在当今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主要基于历史事实,关羽的形象主要基于小说虚构;马援忠勇为国,廉洁爱民、乐善好施、刚介耿直的高风亮节,较之关羽的愚忠和义气,具有更高的价值,其历史地位远在关羽之上。  相似文献   

3.
公元之初,汉朝正在南中国所辖之交址郡大力推行封建郡县制时,交址郡发生了“二征起事”。马提奉命出征平息了“起事”。对于“二征起事”的原因,马提平息“起事”经过,某国学者的说法与古史记载不符。马援对我国东汉王朝政权建立和巩固起了重大作用。马援平息“二征起事”加快了越南原始民族社会的瓦解,对越南较早地进入封建社会功不可没,为后来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肯定。  相似文献   

4.
马援择主     
马援是西汉末、东汉初人,在西汉末农民起义和天下大乱中,刘秀和公孙述同时称帝。马援先见公孙述,公孙述与马援本是同乡,但搞了一套很繁杂的礼仪。马援看公孙述天下未定就大讲排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于是说:“子阳(公孙述的字)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妄自尊大,难以长久!”于是又到雒阳去见刘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马援在东汉初年归附刘秀以后 ,协助刘秀征隗嚣 ,治陇西、平征侧等史实 ,结合马援亲自组织指挥的具体战例 ,分析马援的战略战术 ,实质上是深得孙子兵法思想而演绎成自己风格的军事艺术。马援不愧为古代名将之花  相似文献   

6.
马援是极有报负和担当的一代名将,因谋略出众、品格高尚、功勋卓而受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宠信,因之要引起朝中关陇集团及南阳集团的妒忌与排挤。加之马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故其悲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朱勃诣阙上讼冤书,可谓是对马援一生功业的最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马援南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南征过程形成了相应的政治文化,通过审视马援将军在南征过程中的政治主张,可以全面地了解东汉时期国家在边疆地区实行行政改革和民族团结政策,有助于推进东汉时期我国南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援是极有报负和担当的一代名将 ,因谋略出众、品格高尚、功勋卓著而受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宠信 ,因之要引起朝中关陇集团及南阳集团的妒忌与排挤。加之马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故其悲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朱勃诣阙上讼冤书 ,可谓是对马援一生功业的最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9.
马援南征是南方民族史上之大事,枳地虽非马援南征的主战场,但却是其极为重要的用兵之途,故在枳地存在着极为众多的有关马援南征的遗迹、逸闻等史迹,对枳地文化的生成和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武十六年(40年),交肚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可确定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相似文献   

11.
两千年前,发生了东汉初年的交趾二征叛乱.受命南征的伏波将军马援,历经艰苦奋战,取得了征讨全胜,巩固了疆土,安抚了民生,交流了文化,发展了生产.南征军所到之处,亲民爱民,筑城导水,深受百姓爱戴.马援本人又一身正气,文韬武略齐备,为史书所推崇.他南征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自桂林至龙州一线约占广西三分之一的热土,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历史与风俗文化财富,人文价值极高,是桂学研究的重大板块.本文作者经多年社会考察,理出了一条广西伏波文化脉络,由于原始资料甚多,在此仅能从略.  相似文献   

12.
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将女子徵側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可确定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相似文献   

13.
马援崇拜的地理分布:以伏波庙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初期,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汉,马援奉命率军南征,平定岭南六十余城,开辟道路,兴办水利,福泽深远,受到南征沿途各地民众的崇祀,形成特有的马援崇拜民俗事象。作为马援崇拜的主要载体,伏波庙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其北界可达湖南沅水、澧水流域,东至广东武水流域,南至广西南部沿海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其中尤以湖南沅水流域和广西的桂江流域、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最为广泛,并呈现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儒家“大一统”观念和“外王”思想对古代士人的政治心理、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士人文艺作品的儒学化色彩也颇为浓厚,这在历代咏湟诗文中亦有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原文人以河湟为地域指涉所创作的古典诗文,以及曾游历、任职或生活在河湟地区文人们的诗作,来分析历代咏湟诗文的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沿海乃至广东的一些地区,广泛分布着数以万计的"马留人",据信他们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留驻屯垦军人的后裔。东汉之后,在马援南征途经的湖南、两广、海南一带,开始有人兴建庙宇崇祀马援,并衍发出丰富多彩的伏波文化。"马留人"是伏波文化鲜活的载体。两千多年以来伏波文化是维系、凝聚边疆地区居民文化与心理的纽带,于今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湘西五溪蛮,病卒于壶头山,死后被当地百姓敬为神,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伏波神具备了忠义神、水神的主神职,最终成为无所不能的神。湘西地区一些族群还将马援奉为祖先神灵,借助伏波信仰的文化影响力来树立自己的文化权力地位。这与广西沿海地区伏波信仰的地方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充足的史实 ,客观地论述了东汉名将马援在镇抚西北诸羌和交趾骆越的过程中 ,表现其突出的政治才能以及他为东汉政权的巩固和统一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及其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东汉时期,名将马援有两个侄子,一个名叫马严,一个名叫马敦。他们都是马援哥哥家的孩子,但是从小就在马援的管教下成长。后来,马援军务繁忙,经常领兵南征北战,很少回家。有一次,马援带兵征战的时候,接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书信,信中说他的两个侄子渐渐长大,却越来越不学好,仗着自己出生在官宦家庭,游手好闲,还结交了一群不良的朋友,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封信的意思是让马援管管两个侄子。马援得知两个侄子不学无术,心里很着急,却又不能从前线  相似文献   

19.
马援敦厚周慎、居安思危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身教言教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马援立体地图模型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军事领域里使用沙盘作业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军事沙盘作业的国家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从书本上的理论进入到军事三维空间的实践,使中国古代军事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军事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不仅在冷兵器时代有着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就是在今天高科技时代军事领域里依然有着重要的军事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