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批评方法分析了《紫色》中的四个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的新生、独立的女性莎格、具有抗争意识的内蒂和敢做敢为的索菲亚。黑人妇女不仅受着男性的压迫,同时作为黑人,她们同她们的种族还一起受着白人的压迫。所以,黑人妇女的解放是以黑人种族解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吴迪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3):74-75
在《紫色》这部小说中 ,艾丽丝·沃克描写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夫权专制双重压迫下的种种不幸 ,反映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完善过程。艾丽丝·沃克摆脱了善良宽厚、思想简单、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 ,将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倾注到文学作品中 ,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3.
胡敏娜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6):25-26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103-105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爱丽丝·沃克作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此行业领域当中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紫色》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所表述的内容就是黑人女性的成长之路。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该作品生动地刻画出了黑人女性身处于极其恶劣环境下所进行的顽强抗争的形象。而爱丽丝·沃克本身又是一名女权意识的代表作家,因此该作品当中所反映的主体依然具有着浓烈的女权意识以及黑人女性面对恶劣生活的人生态度,所要凸显的就是一种生命观内涵,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该小说当中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刻画亦可成为进一步深入探寻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驱动。以此为出发点,浅谈《紫色》当中的黑人女性形象,以期为更多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些许有价值的理论灵感。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通过描述受苦受难的黑人妇女茜莉在遭受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后,争取独立自主,女性主义意识从麻木走向觉醒,自我回归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周海林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17-19
阐述了两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女性意识。《紫色》和《最蓝的眼睛》分别是她们的代表作。分析了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经过细致的刻画,描写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实。在“有爱世界”和“无爱世界”中存在着能够觉醒和始终迷失的黑人女性意识,“妇女联盟”也对黑人女性意识觉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毛艳红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7):16-17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讲述了几位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历程。其中,梅、希德和克里斯蒂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和对种族压迫以及性别歧视充分的认识,把幸福寄托在黑人男性身上,酿成自身的悲剧。而朱尼尔则不顾社会对黑人女性的种种规定和束缚,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和其他女性的联系,没有试图和其他女性建立友谊。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托尼·莫里森强调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对于自身的解放的重要性以及黑人妇女联合起来共同为她们的权力斗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它既是上层建筑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又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前提。社会中的生存个体所占据的空间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权利关系。以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为例,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及人物对空间的拓展来揭示这些人物在性别对立、种族对抗的社会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解放历程。人物外在生存空间和内在精神空间的拓展是走向自我解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在《紫色》中探讨了黑人女性这一主题。本文在其“妇女主义”的启发下,针对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回归,女性意识的蔓延和女性意识的超越这几部分解读了黑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10.
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热点文本,本文试图从女性同性之恋的角度切入,分三个方面浅析《紫色》:首先,女性同性之恋——女性意识的觉醒;其次,女性同性之恋——对男权制的彻底粉碎;最后,女性同性之恋——同性和两性关系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在《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叙事技巧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从十四岁到四十多岁的曲折的生活经历。小说文本中。沃克采用了书信体方式及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大胆地表现了西丽与莎格的同性恋行为。小说文本中还充满了浓郁的象征色彩,形象地将西丽从一名逆来顺受的女孩变为经济上独立并拥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的自由人的变化过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堪称是一部纯粹的女性主义文本及妇女解放宣言。 相似文献
12.
早在《紫色》发表当年,就有评论家把书中所插入的聂蒂自非洲的来信看成是小说结构上的一个弱点。实际上,聂蒂的非洲之旅展现出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法国哲学家德鲁兹与心理学家瓜塔里提出的"解域"思想为客观阐述聂蒂的非洲之旅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概括起来,聂蒂的非洲之旅对白人文化代码的解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域了"白人优越论"的种族代码;二是解域了(白人)基督教的宗教代码。因此,聂蒂自非洲的来信不仅在小说结构上与茜莉的信件构成了对称美,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15.
李倩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68-70
《紫色》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它超越了以往那些注重揭露和控诉的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作品,成为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作品给她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沃克招致了巨大的非难与指责。有些评论家指责沃克丑化了黑人男性,瓦解了黑人内部的团结。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恰当的。在这部小说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塑造是丰富而多元的。沃克并没有排斥黑人男性,更没有丑化黑人男性。相反,作者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共同成长、转变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宋少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6)
The Color Purple for the first time not only reveals the racial and sexual discrimination but also tells those oppressed black women the way to solve it. The paper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work from the heroines (their main experiences and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the linguistic arts and the motifs, etc. 相似文献
17.
Chi Li and Alice Walker are both feminist writers.In their Good Morning,Miss and The Color Purple,male-central ism and the benighted state of women are thoroughly exposed.Sisterho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wakening of women in both books,but the prospect of man-woman relationship is sharply different.By making comparison and analyzing the underly ing reasons,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s still a distance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feminis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