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及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完善,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品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品德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文章分析了小学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渗透,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2.
雪静 《亚太教育》2019,(9):123-12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未来成长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与学生德育的密切关系,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修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及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完善,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品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品德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文章分析了小学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渗透,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4.
赵小妹 《成才之路》2013,(23):34-34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怎样才能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良好的德育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它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富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现代公民。但纵观学生的成长足迹,学生的学科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质的飞跃,可道德水平却往往没有太大的提高,有的反而退化了,出现了高中生、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及小学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对自身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情怀与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团结精神,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首要地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表现,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可见,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怎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强化德育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着手:  相似文献   

8.
张高伟 《天津教育》2023,(21):37-39
<正>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优化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误区,积极探索与运用知识,体验知识积累的成长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总揽全局,并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应具有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与方向,运用知识的力量推动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通过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能力及喜好相契合的有效学习方法,凭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职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
负面道德经验在学校德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发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面的道德经验;有利于学生进行道德反省。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主旋律,它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富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现代公民。但是纵观学生的成长轨迹,随着学习的深入,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学生的学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质的飞跃,可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寇茜 《中国德育》2010,(7):26-28
校园文化是学生知识与精神和谐发展的“软食粮”,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需要。典型人物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本质,对学生精神及德性成长施加着隐性作用。典型人物的伦理思考,是对典型人物隐性影响的道德性追问,通过剖析典型人物的非典型化现象,合理地认识典型人物的价值并使其发挥促使学生德性自由成长的作用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发展、进步均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的成长,为国家、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知识素养时,也不能忘记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师需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精神的形成。简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公民精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刘强 《家长》2023,(30):71-73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面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日益增多的德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教育主体要明确各自的德育责任,加强对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顺利推进家校社协同德育,采用科学的德育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育深厚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帮助初中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孙泰祖 《甘肃教育》2009,(13):42-42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分几点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工作中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应及时挖掘化学德育素材,渗透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课程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能体现出现代化的教学特色。语文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了解语文学的知识内容,还要成为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精神品质的载体。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合德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语文学科以其自身的内容具有强烈的人文因素,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文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9.
徐艳丽 《考试》2009,(6):14-14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即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主要就如何把德育寓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培养学生守纪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