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年前采访台湾高宝书版集团的发行人朱凯蕾小姐,对她的人生真是羡慕嫉妒啊。和一般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比,她更是衔着金书签出生的书二代。他的父亲朱宝龙在她出生那年创立出版公司,取名"希代出版",寓意凯蕾成为"有希望的一代"和"能带来希望的一代"。从此"希代出版"横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大型出版社当中,主要依赖传统出版物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还能得以繁荣的家族出版企业寥若晨星。瑞典的波尼尔出版社就是一家。该出版社成立于200  相似文献   

3.
在私人资产管理这个小众行业,有这样一句格言常被提及:没有任何一个富豪家族是完全一样的。但那些成功地将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族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其继承人在某个时刻甘冒风险,建立、收购或扩大了一家公  相似文献   

4.
香港顺利回归,使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又近了一步。从1945年东方出版社的成立,到今天近5千家出版社的局面,台湾50年的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出版状况,对于大陆出版界、文化界已是一件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刊特辟“台湾出版史话”专栏,邀请熟悉台湾出版的辛广伟先生撰写系列文章,介绍台湾出版史上的人与事,评说台湾文化的今与昔。  相似文献   

5.
九、台湾的书展台湾较大型的书展开始于60年代后期。主要分为展示与销售两种形式。80年代中期以前的书展主要有每年春秋两季的书展、一些个展及在海外举办的书展;1987年底开始举办的台北“国际”书展,将书展的规模与影响全面扩大。此外,台湾出版业者还参加了许多国际书展。1.春秋季书展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有“文化沙漠”之称。随着文化发展特别是出版业的逐步强大,这一状况到60年代中期已发生变化。而台湾当局更是急于昭示“沙漠”已变“绿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大型书展出现了。1968年10月25日,台湾“内政部”(出版处)在台北市舟山路侨光堂举办了台湾的第一届“全国”图书杂志展览。书展共设摊位80个,展出图书5000余种,杂志200余种。“副总统”严家淦亲自到会致辞。由于场地太小,还有许多出版社未  相似文献   

6.
五、台湾的有声出版台湾的有声出版事业起步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规模已由最初的几家有声出版公司发展到今天的1600余家,有声出版品进出口也已由过去的入超终于变为出超。台湾市场有声出版品年度销售金额已达3.364亿美金,居世界(各国家与地区排名)第17位。台湾的有声出版进程按时间顺序可大致分为起步发展、快速增长与竞争繁荣三个时期。 1、起步发展时期(50-60年代末) 1952年台湾自己生产的唱片问世,这是其有声出版开始的标志。此时的唱片质量较差,主要是用虫胶制的硬片,易碎  相似文献   

7.
台湾出版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全面竞争时期:解严至今1.概说随着台湾解严、开放报禁,加之进入90年代,台湾民众的人均年收入接近一万美元,台湾的杂志出版又开始了一个全新阶段。报纸数量的增加对杂志出版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在市场相对稳定后,杂志出版业又开始面临着外国杂志的冲击。进入90年代,在平均每天都有一种杂志被注销的同时,每天又都有近两种新杂志创刊。1997年,台湾的杂志种数已达5676种,平均每4千人就拥有一种杂志,资本额在500万新台币以上的杂志社有848家,占总数的14.94%。对于人口仅2160万的台湾岛,杂志出版业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十、漫画出版据日本清水勋所著《日本漫画事典》介绍,台湾在1905年前后,受《日本泼克》的影响,曾出版过一本《台湾泼克》(洪德麟语)。这大概是台湾最早的漫画出版记录。日据时期,日本漫画对台湾影响极大。台湾中国人出版的漫画书刊可谓凤毛麟角。当时的漫画主要刊登在一些日文报刊上,如《台湾新民报》、《同光》、《新竹州时报》等。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是少数漫画单行本之一。  相似文献   

9.
两岸出版交流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公报中明确提出了统一祖国的方针(不再用“解放”一词)。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此后,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两岸交流(包括出版交流)的具体政策。1987年11月16日。国家版权局发出了《关于清理港、澳、台作者稿酬的通知》。《通知》规定:各有关出版社、期刊社对1980年7月1日以后重印(包括字体繁改简)、发表、转载或改编港澳台同胞作品的情况,立即进  相似文献   

10.
十一、台湾的通讯业、印刷业与出版社团一、通讯业概述台湾光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通讯社开始在岛上诞生。1946年3月,台湾诞生了一党一民两家通讯社。民营通讯社名民权通讯社,于3月1日成立于台北,由谢汉儒独资创办,是光复后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党营通讯社叫台湾通讯社。是光复后第一家党公营通讯社,由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组建。该社社址最初在台北,1959年其总社随省党部迁至台中。由于有省党部的支持,所以台湾通讯社实力较雄厚,能每日发稿。此时成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著作权一、著作权法沿革台湾现行著作权法始于1928年的民国著作权法,该法曾于1944、1949年修改过。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台湾的著作权法又经历了1964、1985、1990、1992、1993及1998年的多次修改。其中以1985、1992及1998年三次修改幅度最大。1949年以后台湾著作权法的沿革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1964年、1964—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1998年至今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六、少儿出版业少儿出版不仅是台湾出版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也是光复后,台湾中文图书出版业的开端。自游弥坚创办东方出版社,接收日本人的新高堂书店,在重庆南路开张营业起,到今天拥有近百家以出版少儿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台湾的少儿出版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台湾的少儿出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与竞争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七、台湾期刊出版业(上) 台湾的杂志出版可上溯到本世纪初。当时的台湾还被日本占据。 1902年9月,当时的台湾医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台湾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月刊。5年后,台湾的教会又创办了一份宗教杂志——《时兆》月刊。这两种杂志都是非卖品,主要是赠送给会员与教友。这两份杂志可称得上是台湾最早的期刊。  相似文献   

14.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下)三、两大报系从60年代中期起,《联合报》与《中国时报》两张民营报纸的发行量均已超过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报纸。而1967年与1978年两报分别创办《经济日报》与《工商时报》,则标志着两大报系的诞生。从70年代起,两大报的地  相似文献   

15.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中)二、60——80年代末1.60年代概述进入6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业也有了较快的成长。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最明显的特征。1959年,台湾报纸的发行量在60万份左右,到60年代末,已达到120万份左右。多数报纸都设立了人数众多的发行部门,发行手段更是不断强化。具规模的报纸发行量多超过了3万份,两份英文报纸的发行量也均超过了1万份,而《联合报》、《中国时报》与《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则分别达到26万、24万与14万份。1960年,报纸的广告收入为1亿多元,到1970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近年台湾书业面临经济萧条的考验,但台湾出版界多姿多彩的面貌,依旧鲜明,其中更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一、国际化发展:培生、格林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系的便捷,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地小小地球村。在一些大的出版社里,地域越来越不是界限,资源与市场的考虑都是全球视野,国际化运作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手段。较为突出的是培生教育集团东亚分部,以及以出版童书绘本为主的格林出版公司。培生教育集团东亚分部,除了肩负着版权交流与合作的任务,还负责台湾本土化教材的开发。据负责人洪钦镇介绍,他们所研发的台湾地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儿童读物的出版,呈现着活跃与增长的势态。目前经常为孩子们出书的出版社有百十余家,其中影响较大、出版数量和质量都为佼佼者的有:光复书局、大众书局、明山书局、东方出版社、信谊出版社、汉声  相似文献   

18.
虽然近年台湾书业面临经济萧条的考验,但台湾出版界多姿多彩的面貌,依旧鲜明,其中更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家族档案是档案的一部分,是社会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名门世家都有家族档案。西方名门家族的兴盛及其在世界范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皆源于他们世代相传的家族文化传承。其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拼搏、团结、勤奋的家族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这对世人起到了与家族人同样的惊醒作用和启示作用。研究和整合碎片化的西方家族档案,实现它们的文化价值,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0.
2004产值推估 推估2004年图书出版业(不含营销通路业)产值为306.68亿元新台币(下同),比2003年337.7亿元衰退9.2%;图书出版产业(计算至末端通路)2004年产值推估为582.2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