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玲琴 《考试周刊》2009,(17):69-70
如何正确认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是个棘手的课题。本文从尊重学生体验,也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体验,也要兼顾文本的价值取向;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等方面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是明显的,表现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就是有多种观点的呈现,教学必须以生为本,因此文本解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多元观点.从"一元"到"多元"是一种进步,如果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过于强调多元而忽视主旨的把握,则同样是一种偏离.文章认为应当坚持"一元为魂,多元为形",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实现文本解读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学生对文本作多元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要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刘飞 《四川教育》2013,(7):55-56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材的文本具有确定性的解读取向:教科书的提示预示着编者的价值判断;教参的教材分析就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教学就是教教材……这样。文本丰富的意义被单一的解读所代替。师生的个性化解读被标准的分析所扼杀。因此。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多元的文本解读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视野,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渐渐成为“新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如语文新课标所强调,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与处理。要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尊重自我;要基于文本的内在超越:要由踏实的执行走向自主创生。  相似文献   

5.
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是读者个体的再创作过程。文本本身具有的潜在性与多元性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但片面强调“多元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致使语文教学走向盲目化、浅薄化,既不能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尊重作者,精研文本,读懂本意,是多元解读的前提与基础。同时教师应对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赏读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关注终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是读者个体的再创作过程.文本本身具有的潜在性与多元性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但片面强调"多元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致使语文教学走向盲目化、浅薄化,既不能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尊重作者,精研文本,读懂本意,是多元解读的前提与基础.同时教师应对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赏读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关注终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这是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成长中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总是恰如其分,免不了会出现解读错误、浅薄、相互冲突之处。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适时引领、活跃思维、激发情思。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实现文本资源的个性化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读懂文本,构建阅读认知雏形;校准坐标,适度开发文本资源;强调个性,体现多元解读特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解读一直是语文界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探讨韩军的《背影》新解码解读的合理性,试图挖掘教师个性化解读的意义。总结出教师个性化解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也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最终生成创新性文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更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以教师个性引领学生个性,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诠释学、接受美学等视角来看,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读者中心主义现象,表现在:师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步入极端、创造性解读失去根基、多元解读丧失界限。其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值得警惕。阅读教学要走出读者中心主义,需要师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尊重文本历史性的前提下实现创造性解读,在把握文本主导价值取向下实现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在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同时,也要防止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也要注意"拨乱反正",保证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王元安 《山东教育》2010,(12):22-24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读者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人们对文本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要尊重学生“文本解读个性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式,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了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过程。面对同一文本,每一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意义建构,所以,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提倡学生多元解读文本,这样的阅读理念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文教材文本采用的教条、僵化、单一的解释体系,把学生与文本隔离开来,甚至于教参一统天下,以解释取代文本,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常失于盲从和牵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大纲、新课标的颁发,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民主多元意识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倡导个性化、多元化阅读的教育理念渐入人心。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不仅体现了对作者、文本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对阅读主体和学生个性的尊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却偏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自身的认知体验,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分析取代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要想真正实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就应该将文本中的矛盾性因素凸显出来,并合理地拓展各种形式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辅助学生感知文本,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多元、正确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这不仅涉及到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问题,涉及到怎样做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由于文本的丰富多彩及多义性与学生认知的差异,致使阅读教学中必然存在多元解读。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包括文本的多义性、多解性及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多元解读呢?首先,要建构多元解读平台;其次,要走进文本;再从不同角度切入,并引导学生填补留白。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多元解读,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彰显其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紧扣文本主旨,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和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有效地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多元化.有效的多元解读首先要与文本主旨相扣,挖掘出文本背后潜在的思想、力量和情感,找准多元解读的切入点:其次要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要关注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表达与交流,要给学生以运用语言表达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流畅、准确、生动地再现本色思维,借助文本读出学生生命的个性风采.具体方法有:运用逆向思维解读,想象人物内心解读,进入角色体验解读,补白描述情境解读.等等.  相似文献   

20.
陈淑员 《广西教育》2012,(17):20-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文本内容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教师的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不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