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入:昨天,我们用自学、质疑、释疑和检测的四步学习法疏通了文意,解决了“言”的问题;今天,我们再以表现手法为抓手。来解决“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披文入境,初识老汉 师:同学们,《桥》是谈歌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只有500多字,读了却震撼人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播放精彩进球的镜头)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射门集锦,这些情境使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说出以下词语:振奋人心、轻而易举、扣人心弦、激动人心、行云流水、欢声雷动、心花怒放、迫在眉睫、欣喜若狂、激昂雄浑、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乡愁》为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评点。  相似文献   

5.
师:请让我们一起观看同学们自编的哑剧《一颗钉子》。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鸟语》是一篇童趣盎然、童心昭然、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从一个孩子的视野,情真意切地写出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情趣走进课堂,带着好奇走进作者,带着深情走进文本,真心体验,真实表达,真情酿造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情景说明]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抓住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一、以“誓”字巧导入 师:(板书“誓”)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对,这是发誓的“誓”,也是誓言的“誓”。让我们看“誓”这个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相似文献   

10.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美丽"一词,通过交流讨论、朗读感悟等途径,让学生走入文本,和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文本的表达艺术,受到美的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1.
师: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有缘相识在信江河畔,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乡下人家图”)同学们。这份特殊的礼物美吗?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乡下人家)来上饶之前,我反复读了《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也许是读的遍数多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变成了六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知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作者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2.学习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海波 《小学语文》2007,(3):16-18
一、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与电视机里的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黄刚 《小学语文》2011,(7):62-65
【教学内容】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 【设计理念】 1.课文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全过程,叙述重点是她的“孝”。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本设计围绕花木兰爱亲人胜过爱自己的优秀品质,紧扣相关文句,展开全文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确切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2.了解第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并背诵这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17.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积累好词好句。2.理解课内容,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感悟课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关键词入手,感受环境可怖紧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6课——《桥》。通过学习.有些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下面,我们来复习几组词语,看看眼前会浮现出什么画面。第一组: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实录 上节课我们利用光盘跟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大家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和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师:同学们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好!生:大家好!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生:(齐)灰雀。师:先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