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展示计算过程,建立清晰的表象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是一位数乘多位数,因此先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法则,然后出示例1:12×34,分三步讲解计算过程: 第一步先求4个12是多少。先用乘数个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位数乘多位数》第一教时的教学重点是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问题。为了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准备题。根据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底子与接受能力。只凭这两道准备题的学习是还不够的,可在学生自学这两道准备题的基础上,补充几道如15与2个“ ”相乘得30个“ ”即300的练习题,先用横式口算答数后,再用竖式表示书写位置,如;为解决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打下基础。(?)教学例1“12×34”时,不要急于出现坚式的计算方法,可启发和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3.
<正>一、理解算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一样的,都是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相似文献   

4.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的重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难点是被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复习时,应将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联系沟通,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对比等方法,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算理、法则,达到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打下基础。一、系统整理,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1.乘法的意义。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意义与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求积的算理。一位数乘一位数,乘得的积是表示几个一;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得的积分别表示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相似文献   

5.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76~78)一课的不同处理:我采了14个我也采了14个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14×2=(个)[案例一]师“: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生:14×2。师:14×2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计算呢?生1:14 14=28。生2:1×2=2,4×2=8,合起来是28。师:这儿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应该说10×2=20,4×2=8,20 8=28。师: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14×282028师:观察竖式,8是怎么得到的?20呢?生:4乘2得8,10乘2得20。师:这个竖式还可以写得简单些(如下)。14×228……[案例二]师:他们一…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位数乘两位数是一位数乘法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材第66页例1)是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打好基础。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难点,教材安排了一道准备题"12×1=12,12×10=120;12×3=36,12×30=360",着重讲清用整十数(或者说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个数时,乘得的积是多少个"十".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意义.12×1=12表示1个12是12,12×10表示10个12是120;12×3=表示3个12是36,12×30表示30个12是360.2.引导学生把12×1=12与12×10=120和12  相似文献   

11.
在“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中,两位数乘多位数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对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掌握得好,学习三位数乘多位数就容易得多,因此,本文着重就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教好准备课孕伏法则在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之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到的是多少个“十”这个关键问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32页在讲例1之前,特意安排了以下四道准备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第69-71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5页例1。教材简析: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的揭示及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作铺垫的。本课是这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一位数乘两位散的意义、读法、算理、算法及书写格式。数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算理和算法;(2)能熟练地按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算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例如,教一位数乘两位数,要结合图形(或幻灯演示)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先乘个位数,积写在个位上,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再乘十位数,积写在十位上,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教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技能的形成过程第一步:明确算理 67×2=?的算理有三句话:①一个因数67,十位上的数“6”表示六个十,用另一个因数2去乘67十位上的数“6”,二六十二,得12个十,即60 x2=120;②67个位上的数“7”表示七个一,用2去乘67个位上的数“7”,二七十四,得14个一,即7×2=14;③将①与②的得数120与14合在一起得134,即120 14=134。运用以上思考过程,进行口算,协助的算式需要“写出”四个: 60×2=120 7×2=14 120 14=134 …………………(1) 67×2=134 用 (1)这样的技术进行口算,比较麻烦,要提高口算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因此,  相似文献   

16.
一、口算乘法 1.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1个例题,其中第(1)小题(16×3)教学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第(2)小题(160×3)教学口算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容,是在学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1,(23):38-39
小学数学第五册“总复习”把全册所学的知识归纳为五个部分,复习应抓以下几点。一、理解算理,掌握法则,突破难点。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是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在数位上的第一次拓展,为今后的笔算乘、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复习时必须:(1)切实理解算理:用一位数去乘十位数,所得的积是表示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去乘百位数,所得的积表示几个“百”,写在百位上……用一位数去除百位数,如果够除,商就表示几个“百”,去除十位数,如果够除,商就表示几个“十”……理解了这一点,乘的积,除的商才不会出现错位。(2)掌握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乘多位数”是“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教学重点。首先要教好准备题,分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这一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可巧妙地对乘数进行分与合,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乘法的意义和数的位值原则,深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运用类推法,教好准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