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在实践类型上,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分布必修型”或类似类型,也有少数高校采用的是“核心课程型”。本文分析了美国高校、港台地区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并与我国一些内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提出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就财经类高校来说,其艺术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优化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我国近几年的艺术热的现象可以看出,艺术课程在高校越来越受欢迎,而艺术通识选修课程在整个选修课程的开设范围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学习艺术对于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财经类高校艺术通识选修课程开设的现状,从中发现财经类高校开设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程与艺术类高校开设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开设财经类艺术通识选修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进一步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在台湾地区进行的两次“先导计划”和“大学校务评鉴”报告,汇整并讨论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况与相关问题。介绍台湾各大学现行通识教育的现况,并举例说明三种通行的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通识均衡选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根据评鉴报告,汇整“校务评鉴”与“先导计划”评鉴等关于26所学校的评鉴结果,分类说明从评鉴报告中所看到的不同类组学校的通识教育之优点与缺失,对于缺失,建议实行“核心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现代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通识教育的实现更是关心的焦点所在。通识教育到目前为止,主要采用了自由选修课程型、分布必修课程型、经典名著型以及核心课程型这四种类型,它们相应地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该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社会转型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步认可,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选择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方式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然而,这种以法学专业为基础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却并不能消除现阶段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双轨制过程中的隔阂。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在传统的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理论与实践,以专业课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实现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渗透,把学生培养为适应时代需求、"通""专"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慕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高校通识课程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将MOOCs和翻转课堂相辅相成地融合到通识课程教学中,给高校通识课程教学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将促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师生新型的“授”与“学”的沟通关系,将“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构建合理的考核方案,促进整个通识课程教学环节的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由于国内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时间短,经验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强、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旨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识选修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实验教学作为打造精品通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民族院校通识平台选修课程存在着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通识平台选修课程更多地趋向于功利色彩,课程设计简单化,课程内容媚俗化。鉴于此,必须考虑通识平台选修课程的“用”“进”“废”“退”问题。课程设计把好入口关,建设特色课程和优势校本课程,上课必须把握学生的选课心理、学习心理,采用新型学习方式,才能够使通识教育达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指出提高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质量,关键是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管理中,应引入过程管理的促进机制,如组织运行机制、动力机制、过程控制机制以及课堂内外联动机制等,使学生、教师、学校三者有机联动起来,优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保障课程实施取得良好成效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基于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发现,通识课程名称设置因校而异;校际必修课程共性较强,具有学科化、专业化倾向;选修课程学分受限程度较高,模块设置梯度性不足。从课程设置深入考察课程实施效果,利用学生自传文本资料和本科成绩单分析发现,“功利化心态与宽松式考评的契合”“非需求性知识对学习动机的抑制”和“单向式教学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反映了学生主观学习感受;而在客观学习成绩表现方面,通识选修课成绩呈现虚高现象。针对上述问题,从通识教育理念构建、课程制度设计和通识课程师资培育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中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地位无足轻重、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慕课”给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促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建设、教与学的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校(如哈佛大学)已实施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中国却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重视、本世纪初方开始实施的新理念。因此,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需借鉴国外大学(尤其是哈佛大学)的经验。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重点大学,在吸收哈佛等国际重点大学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核心课程,实行“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模式。但在现行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是否应进入核心课程,而且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1台湾"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概况近年来,台湾高校开设一些关于数学与文化的通识课程.以2010学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一百六十多所高校有60所共开设相关通识课程一百二十门左右.这说明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已经成了台湾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要成分.台湾的通识教育除了极少数高校规定必修核心课程之外,多数通识课程都是分类自由选修,各校自行规划分类选修的类别(多数是三、四类,也有多达8类),数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叶妮 《天中学刊》2013,28(1):138-140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实施通识课程过程中,受教育资源稀缺及单一课程的限制,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树立适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生成性”课程意识的教师,设置“纵”“横”结合的课程模式,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提出高校通识教育要实施以通识课程改革为“一体”,以“师资力量、管理体制”改革为“双翼”的“一体双翼”改革模式。这种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学习框架,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如何选择教育经验”和“如何组织教育经验”这三个问题出发,从课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困境。我们认为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价值被忽视、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组织不合理是造成中国通识教育势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玲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156-157,159
文章首先阐述了广西外国语学院通识选修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线上学习课+线下讨论课"教学运行模式,其次分析了广西外国语学院2018年春夏学期网络通识选修课教学运行情况,再次论述了MOOC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MOOC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