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时,都力争表达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让人看了、听了印象深刻。有时,同一个意思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小音乐家扬科》)和“田野里,小虫在啾啾地叫;果园里,麻雀在叽叽喳喳地闹”。这两句虽然都是一个意思,但是表达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前者将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以人的言行,读来给人印象深刻。这种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的方法,就是“拟人”修辞格。  相似文献   

2.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自然观。在孔子的观念中自然界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论语》中的自然观有许多理性因素和人格化的特点,通过孔子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和他对自然事物的感悟,人们可以从自然观的角度解读"仁""礼""德""理"这些概念的内涵。《论语》中体现的自然观是多元的,这是早期儒家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很多同学感到作文难写,不知道写什么好,或没有材料可写,对身边一些熟悉的东西却往往熟视无睹。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仔细感受事物,与它交朋友,把它人格化,就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因为事物一旦人格化,你就可以与它交流感情,与它玩耍、谈天,  相似文献   

4.
河水会笑吗?虫子会唱吗?文学家说会的。例如:“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从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湖南民歌《高山顶上修条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种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使之人格化的写法,从修辞学的角度说,叫作“拟人”。  相似文献   

5.
西方杰出科学家大多信仰上帝,他们的宗教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信仰非人格化的上帝,体现了神的存在与人的自由的和谐;二是坚信事物受法则支配,上帝只是法则制定者或第一推动力,体现了科学理论与超验力量的和谐;三是认为上帝有两部作品,体现了《圣经》与"自然之书"的和谐;四是肯定宗教在科学探索中的精神动力作用,体现了情感驱动与理性探索的和谐;五是认为科学的理性思考与宗教的价值追求应该并重,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螳螂捕蛇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现淄博)人。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他耗尽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情节幻异曲折,文笔简练,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相似文献   

7.
螳螂捕蛇     
背景链接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现淄博)人。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他耗尽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情节幻异曲折,文笔简练,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相似文献   

8.
备课参考     
《小猴子下山》等课文对动物的称代《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燕子飞回来了》都是童话故事,都用了拟人手法,但拟人化的程度和动物人格化的程度并不相同,作品对人格化了的动物的感情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对人格化的动物称代时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小猴...  相似文献   

9.
李以恒的《淮城夜话》汲取了云南民间文学的丰富养料,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历史进行了推陈出新的再创作。可以说,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肩而立。二者都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又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矛盾;二者还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虽然都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幽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但因为受不同土壤的滋养,《淮城夜话》与《聊斋志异》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取材、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明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就是云南版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0.
由于象征和比喻都是通过别的事物来表现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把事物形象化,所以有些同学往往把它们混淆。其实它们是有很大差别的。1.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采取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说法,读者可以通过象征物去理解抽象的意义,即托意于物。实际上它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描绘的事物人格化,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深刻。如高尔基的《海燕》具体描绘海燕这一形象,从而象征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比喻是指在描绘事物或…  相似文献   

11.
对于移就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王德春的《修辞学词典》的解释是:“将原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用来描写相关的乙事物的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简单地说,移就(又叫“移用”)就是把本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体会这一修辞方法——移就。  相似文献   

12.
拟人修辞(personifcation)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是把除人类以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各种事物或抽象概念,在人的神奇想象中,都加以人格化,赋予人类独有的言谈举止和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入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和体会。同时,它使语言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现在笔者就英语拟人修辞在句中的体现及其翻译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3.
《听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大海写活了。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大海人格化,赋予了大海以人的各种感情;比喻的运用使大海涨潮时的壮观景象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春》是朱自清著名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紧紧抓住它们在春天独有的特征,以写意传情的笔触,把美好的春天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一开始,先总写一笔:"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殷切盼望,更写出了春善解人意姗姗而来。这就将春天人格化,情意化了。接着分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与作文     
大凡博览群书的人,总会晓得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家、思想家、诗人的著作之所以成功、感人,对人类有贡献,这跟他们深入社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对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是分不开的。例如:托尔斯泰如果没有认识沙皇制度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就没法创作出世界文学名著《复活》;诸葛亮如果没有对蜀汉皇朝内内外外的人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就没法写成“千载谁罕伯仲间”的《出师表》;毛泽  相似文献   

16.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是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的基本教科书。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中庸”可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中庸”,就像以它为名的那本经书一样,差不多涵盖儒家的所有价值和德行;狭义“中庸”,则专指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模态,  相似文献   

17.
认识类似事物一般采取两种不同方法:一是分别学习,多次重复,逐步区别和认识事物;一是用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达到区别和认识事物的目的。讲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我自然会想到学生已经学过高尔基的《海燕》,就有意识地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比较...  相似文献   

18.
《庄子·秋水》旨在阐述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其中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通过河伯与北海若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对事物的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的相对性的讨论 ,阐明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只有从道的角度看 ,万物才是齐一的 ;人的认识受时空的局限 ,唯认识大道的人 ,才能突破一切局限 ;所以无论是事物本身 ,还是人的认识 ,都要因任自然之道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课文节选《秋水》开篇第一段 ,阐述了人的认识的局限性 ,本意在宣扬道家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为其“绝圣弃智”张本。依今人认识水平论 ,庄子的“…  相似文献   

19.
摹状是直接描绘事物形象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随体赋形”、“形容摹写”。对于事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情态等各种感觉印象,通过语言文字把它依样模写出来,这就是摹状修辞格。摹状包括摹形、摹色.摹声和摹情等几个方面。摹状可以给人以如同直观的真切感受,在文学创作中运用这种修辞方式,能够取得较强烈的艺术效果。《诗经》中的一些诗句,由于巧妙地运用了摹状修辞法,所以富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历来被人传诵、赞美。例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曾受到孔子的赞赏(见《论语·八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曾得到谢玄的推崇(《见世说新语》);“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小雅·车攻》),颜之推特别喜爱(《见颜氏家训》)。为什么这些诗句能够受人称赞和喜爱呢?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对事物的摹绘维妙维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清代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话》中说:“夫诗以运意为先,  相似文献   

20.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发端的一九一四年就未来派诗歌发表的评论《词语之复兴》中,对作为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陌生化问题,作了纲要性的阐述:“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更新感觉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人感到石头是石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技巧就是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