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小朋友,你喜欢童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今天,我们自己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好吗?二、看图听故事说话。1.〔出示图〕先来看看这4幅图,每幅图上都画了谁和谁?狐狸你认识吗?你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公鸡和狐狸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2.
臧旭辉 《早期教育》2006,(6):30-32,F0003
连续好多幅, 讲一个故事, 有图有文字或只有图画的书, 就是图画书。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4,(8):108-110
你听过小狐猴讲的故事吗?它不停地行走,将所经历的每件事情编成一个又一个有趣而动听的故事。后来,它想让更多人听到它的故事,就把故事画成一幅又一幅色彩缤纷、简单有趣又充满幽默感的图画,最后图画又变成了一本神奇的书,那就是无字书——《小狐猴的一千零一夜》,只要你和爸爸妈妈打开书,看着精美的图画,故事就“脱口而出”了,而且还可以根据你的想象力讲不同版本的故事哦!好,安静点,小狐猴开始讲故事了……  相似文献   

4.
<正>小小的鸡蛋壳,却能带给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一段美好的时光。你能借助图画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周老师送你四个锦囊,助你一臂之力。锦囊一细致观察,抓住情节波折点1.抓住情节要点。观察这四幅图,你发现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蛋壳做了哪些事情?2.抓住波折点。要想故事有趣,我们不妨制造几个矛盾点,前后自然衔接,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更加吸引人。  相似文献   

5.
交给我吧!     
第六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请你仔细观察1、3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画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这天下午,妈妈拎着废品向收购站走去。望着妈妈手中的废品,小民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学校不是要开展“小制作”比赛吗?这废品……对,废物利用!说…  相似文献   

6.
火眼金睛     
情境 这是“小马虎”画的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真可惜,画上出了不少错误,请你仔细找一找吧。 导学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想一想哪些事物与这个季节不相符合。找一找画面上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绘本,也称图画书,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儿童读物。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显然,诺德曼所说的“第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图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外部世界的缩影与反射,而图画书则是撷其一角,将之呈现在孩童面前。优秀童书是适合所有年龄人阅读的,图画书更是如此。年长者可读出年轮的风雨,年轻者可以窥视少年的心路……对于图画书教学,我们思索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图画书儿童文学家彭懿指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  相似文献   

9.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称“绘本”,我们称“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即图文合奏。如同戴维&#183;刘易斯在《阅读当代图画书:图绘文本》一书的导论中所归纳的一样长久以来,对于绘本这种形式的基本特征取得了一个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但是,你有没有给别人讲过故事呢?这次晓辉姐姐来告诉你如何把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一、认真听,记一记先认真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老师讲的时候,你一定要边听边看图,看看老师所讲的内容跟哪一幅图画是对应的,听听老师是如何把图上的内导容表述出来的。老师用了怎样的语气,说了哪些话?你可以在心里记下,也可以用笔简单做个记录,等自己讲故事时试着模仿!晓辉姐姐还要提醒你,这个故事中的图很多,我们要按顺序看哟!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每幅图右下方的小点点,就可以明白啦!  相似文献   

11.
快乐提示:绘本,又称图画书,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整本书里只有图画,没有一个字的书,叫做无字绘本,也叫无字书。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段精彩的话,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请仔细读这些会讲故事的图画,开始我们奇妙的想象之旅吧!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给学生“树”这样一个主题,让他们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作画,要求尽快完成。两个学生最后画出的图如上所示。 看了这两幅图,你对这两个学生会形成怎样的看法呢? 第一幅图是一幅生动的图画。有茂密的树叶,有许多果实,有许多姿态各异的松鼠:采果待吃的松鼠、倒挂嬉戏的松鼠、树洞中的松鼠。画面总体上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表达了画者现时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事例妈妈教4岁的宝宝看一则图画故事,一共有四幅图画,大意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正巧下大雨了,跑到家门口的时候,回头看见邻居爷爷的食品车还在门外露天放着,小朋友连忙跑进家里,拿了一块塑料布把食品车盖上,就回家了。邻居爷爷出来看见不知谁做了好事,高兴地夸奖好心人。妈妈一边让宝宝看第一幅图画,一边和他说着话。“宝宝,看看这幅画上有谁啊?”“有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在回家。”“他是怎样回家的呢?”妈妈指着图画上小朋友跑的样子问。“跑着回家的。”“他是怎样跑的呢?”妈妈做出喘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图画书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的特点。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呈现的故事、图文结合后产生的故事。在班级读书会开  相似文献   

15.
《小猴子下山》是“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多幅图学文。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可以通过“看、读、说、演”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一、辽——了解回意“看”就是观察图画。可先让学生整体看图。教师可按顺序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摘桃子”、“搞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五幅图。待学生认真观察后问:①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②这五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再进一步看图,边观察,边思考:①小猴子下了山都到过哪些地方?②小猴子都做了些什么事?③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利用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绘本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图画书”。图画是绘本讲述故事的重要方式,大部分的绘本,会以大量图画和少量文字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表达的语言。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比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整本书只有短短44个字,仅从母鸡萝丝的视角描述了她在散步时所做的事情,没有曲折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办呢?”“我也会选择走大路,也会背起母亲。”“你说得真好,看来,你也是个孝顺的儿子。同学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尊老爱幼的故事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8.
化静为动     
对于看图作文来说,首先就是要看清图意。仔细观察图画,看清每幅图的意思,这是最基本的一步。做好这一步并不难。看看每幅图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初步观察图画了解大体意思之后,再仔细想想每一幅图之间的联系,想想这一组图连起来讲了一件什么事。如积累·运用(5)的这四幅图,1)和(2)两幅反映的是第一次“让座”,(3)和(4)反映的是第二次“让座”,分组看图,图意就格外清晰了。图看好了,关键是合理想象,化静为动。图画是静止无声的,你要让画面动起来,让人活起来,这就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图中人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  相似文献   

19.
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20.
图画书,是近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备受关注而又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起源于西方,英文叫Picutre Books,日文常译为"绘本".一般而言,"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更为广义."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图文合奏.""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彭懿)图画书与插图书不同,在图画书中,"图""文"一体、互识互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