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1,(2):40-40
杨少涵在《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中庸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无适、无莫的“执中”境界和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能够做到以礼周流、无过不及就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做到义之与比、无适无莫就达到了第二重境界。能够做到从心所欲、无可不可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2.
吴招弟 《文化学刊》2024,(3):116-119
荀子社会治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治理同样存在着密切联系,为此,基于对荀子社会治理思想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正视欲望、利用欲望、规制欲望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荀子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容逻辑,并阐述了荀子社会治理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性,包括坚守“贵民以位”立场、践行“裕民以政”路线、强调“养民以德”观念、彰显“安民以道”底色四点,给出了荀子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代社会治理的有效启示,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实行德法结合战略、开辟共同富裕道路等,进而充分发挥荀子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代社会治理的正向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宋代诗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主要探讨了姜夔的诗学思想及其成因,首先从《白石道人诗说》出发阐释了姜夔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浑厚”与“飘逸”的审美理想、讲究“法度”与“活法”的统一、兼具儒家的诗教观和道家崇尚自然的风格,以及追求“意格”与“韵度”。其次从南宋雅化的环境出发探究诗学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雅”的内涵。最后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与个性才情着手,探讨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研究姜夔诗学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原因,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姜夔的作品风貌,也能为同时期的诗学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中的偏激倾向袁征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还有“过犹不及”的讲法,后来儒家学者又在这方面大力宣扬,因而人们普遍认为孔子是个稳重平和的思想家①。但如果超越这些显而易见的的主张,全面地研究孔子的思想,就会看到它有相当严重的偏激倾向。孔子是思想家和...  相似文献   

5.
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文章支持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互补的前提,而且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同时将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赵东方  吴海燕 《职业圈》2007,(9X):186-186,164
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文章支持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互补的前提,而且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同时将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与儒家“中庸”的差别首先就体现在两者是在东西方哲学不同思维方式下建立起来的。在两者的逻辑立足点上,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理性出发,从人的道德理智出发,推导出了“中道”才是最好的行为,是符合德性的,并且只有做符合“中道”的行为,才能获得德性;而先秦儒家则从人的道德情感出发,认为人有向善的本性,进一步为完善人的“善性”才走向“中庸”。两者德性观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德性的起始途径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的是人的实现活动,而儒家则重视家国天下一体的道德原则;在德性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德性的后天生成性,而儒家更加强调德性的先天赋予性;在具体德性生成路径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儒家则偏重于学习体悟。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及要求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等几个相互融通、相互依存的重要关系。同时也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思路和要求,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念是众望所归;是大势所趋;是势在必行;也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诚信"在<大学>、<中庸>中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对"诚信"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实践中的落实,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0.
陶骥 《职业圈》2013,(3):47-4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悄然而来,它是21世纪的主流。也是对21世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即肩负着面广量大繁重的工作任务,又需要处理与协调内部关系;既要体现社会效益又包含局部经济效益等矛盾关系。所以,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不断培养“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1.
论儒学的科学思想蔡报文一、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与庄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体完成自己内在的真性,成为“真人”一样,儒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亦是如何使个体完成自己内在的人性,成为圣人;与庄学将“道”作为天地万物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本体一样,儒学亦将“道”作为人以...  相似文献   

12.
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杜道明“中庸”之道在孔子学说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它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质与特点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孔子学说的认识问题,而且涉及到对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基本估价,甚至还影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认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儒...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思维是现代逻辑的东西的基础,而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思维在现代理性中的再现。"思无邪"理念作为中华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思想主旨符号,既是文之道统,又与政治治理相佐契,其于青海精神的意义是从多维度意识而发。传承其正能量,突显其民族文化厚重性与时代方向,在相互关联上造就青海精神及其内涵中的正当性理由,并成功构造其正当性之民族权威,重塑其理论思维的内在连续性是其哲学化人生之必须。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该文通过剖析“新文创”在青年思想品格塑造、文化艺术传承、劳动创新实践中的内在教育逻辑,提出高校应当充分审视新业态文化生产环境下的育人模式,展现更多开放思维与创新实践智慧。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环节,探索“新文创”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思政—专业—美育—劳动”融通教学教育模式,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技谋业”转向“以人为本”,以期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逻辑分析法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冯友兰在其哲学巨著中,不仅运用逻辑分析法,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艰涩的概念和命题,创立了有别于宋明理学的“新理学”体系,而且提出了独到的逻辑分析法的思想。笔者试图相对地撇开其哲学方面的崇论闳...  相似文献   

16.
“五四”是中国文化由传统而现代的转捩点 ,国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也在这时开始。作为新文化运动有机部分的“整理国故”带有新时代的色彩 ,“历史的眼光”、“进化的观念”成为学术研究的思想和原则 ,“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成为研究者自觉的追求。所有这些构成了“五四”前后国学研究学术思想的新变。  相似文献   

17.
王蕊 《职业圈》2014,(15):39-3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抓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对基层单位而言,这“三个创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为我们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创造与享受幸福既是人的正当权利,也是人的生活原则。马克思幸福思想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阐释了人类幸福的内在动力、客观基础、现实路径和应然状态,具有生态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辩证统一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对创造美好生活、打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激励人民在奋斗中创造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以雍也》)这里,孔子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也作为观察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的总的方法或原则。孔子在《中庸》中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讲执政要去掉两种极端,而采用“中”的原则进行统治。他认为有道德的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目录~~  相似文献   

20.
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欧阳哲生三胡、陈思想的殊途同归胡、陈思想的分流导致了新文化阵营的分化,也可以说是这场思想革命夭折的内在原因。二、三十年代,胡适与陈独秀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很不愉快的时期。他们首先因如何处理“五四”以后《新青年》的办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