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典故     
涸辙之鲋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庄周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米粮。监河侯见庄周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了。他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邑之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我昨天来时,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  相似文献   

2.
涸辙之鲋     
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庄周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可啊,但要等年终租税收上来后,那时我可以借三百斤。”庄周听完很生气地说:“昨天在路上看见了一条在车辙中的鲫鱼,求我给它一瓢水命,我答应它说我可以到南方去把西江的水引救它。鲫鱼便生气的说:‘现在只要一瓢水就以救活我,而你却要去千里之外引西江的水,你回来之后,干脆到鱼铺上去找我好了。’”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  相似文献   

3.
古文哲理选析(四)○刘国胜1.涸辙之鱼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巨也。君岂有斗升...  相似文献   

4.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  相似文献   

5.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1)粟于监 河侯。监河侯曰:“诺(2)!我将得 邑金(3),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虚周忿然(4)作色曰:“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是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 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 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 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  相似文献   

6.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相似文献   

7.
1.猜谜语。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观动作,猜成语”的游戏。这两幅图中人物的动作表示的是同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吗?  相似文献   

8.
肖科见 《语文学习》2011,(11):73-74
“匪夷所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义为“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常理所能想象的(夷:平常)”。据此,有人认为,既然“匪夷所思”中已有了“人”.那么再说“令人匪夷所思”就不能成立,这是成语“使用不恰当”。(见《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有些老师还经常十分熟练地运用成语中那头“愚笨”的牛来比喻那些“笨孩子”、“傻孩子”、“呆孩子”,好像这个成语是专为他们而造的。果真如此吗?这个比喻确实恰当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汉代牟融《理惑论》,大体内容是:古时有个非常有名的琴师叫公明仪。有一天,天气很好,公明仪带着琴到野外去演奏。弹了一会,就有一些蝴蝶小鸟被琴声引来,围着公明仪翩翩起舞。突然公明仪发现在山脚下柳阴里有一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十分悠闲自在,他马上弹了一支十分高雅的曲子。可那…  相似文献   

10.
[能力训练] 五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  相似文献   

11.
日前,解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周在文中传达了自己的养生之道:处在充满错综复杂矛盾的人世间,人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人有间”,方能“游刃有余”。由此,我想到高考成语辨析题的复习。汉语成语浩如烟海,考生时间弥足珍贵,怎样才能用宝贵而有限的时间投入来获取更理想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惠匿 《考试周刊》2011,(74):41-42
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闻过则喜”是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意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这个成语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了,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空前的改革,改革中必定会出现失误。当我们还处于“当局者迷”时,“旁观者”知无不言地向我们提出来时,正是判断我们态度的时候。我们是“闻过则喜、闻者足戒”呢,还是“闻过则怒、讳疾忌医”呢?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第3期《语文月刊》93页有一篇张志先老师写的文章《“首当其冲”就是“冲在最前面”吗?》,我读后获益匪浅。“首当其冲”这个成语确实经常被人误用,连大报大刊上也数见不鲜。为了强化对“首当其冲”的理解,张志先老师在文章中列举了几个使用正确的例句,其中的例2和例3分别是: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落水的人来说,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实际的?是给他一根能救他的绳子。《庄子》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庄子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知道庄子是个有学问却没有什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当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象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中,一些我们常见的成语常常被误用。下面几个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正确意思吗?一起来看看吧!惨绿少年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又惨又绿,脑海里还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头戴绿帽、满脸悲惨的少年形象。但事实上,“惨绿少年”是褒义成语,本指穿淡绿衣衫的少年,后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惨”,通“黪”,指色彩暗淡。  相似文献   

18.
成语“曾经沧海”,《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那么。这个解释是否准确呢?让我们从这个成语的来源说起。  相似文献   

19.
刘征在《庄周买水》这篇寓言体杂文中,以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庄周为主人公,并化用庄子“庄周梦蝶”、“濠梁观鱼”、“涸辙之鲋”等典故,让庄周改头换面走入当代社会,即让他弃文从商,为养鱼而四处买水,倍受刁难盘剥,借以揭露和抨击官倒爷们在商品流通领域里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大发横财的非法经营活动。在介绍完庄周买水的一系列遭遇之后作者意犹未尽,又加上下面一段文字结尾:“猛听得一声雷响,油然云起,长养万物的甘霖就要下来了。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加上这一段,使情节…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08,(6):49-49
问: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版块中的“读读记记”中有成语“惟妙惟肖”,有的成语词典写的是“维妙维肖”。我们这里的老师们说“惟妙惟肖”和“维妙维肖”都是正确的。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