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研背景自2009年5月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在乐清市立项后,我们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研究,在众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学校自创了滚雪球式的语文教研活动。滚雪球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业务学习、同行切磋交流等教学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俊华 《辅导员》2013,(6):53-54
<正>不可估量:估量:估计,推算、计算。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然而就是这个不可估量,却让我好好的估量了一番。前不久,我上了一节高效课堂示范课,课题为《圆明园的毁灭》,其中导学案上设计的一道题为:  相似文献   

3.
胡俊华 《辅导员》2013,(9):53-54
不可估量:估量:估计,推算、计算。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然而就是这个不可估量,却让我好好的估量了一番。前不久,我上了一节高效课堂示范课,课题为《圆明园的毁灭》,其中导学案上设计的一道题为: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开放性、生活性和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实际生活中,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正是在长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是实施品德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这一点.注重引领学生融人生活,拓展课堂教学时空,做到课内与课外巧妙结合.关注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点”,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和丰富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在一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远离毒品》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确毒品的危害性,我从毒品种植源头——罂粟讲起。不料班上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学生小朱说他认识这种植物,还说自己的奶奶为了止疼种植了罂粟,最后被强制铲除,还被判了刑,这顿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学生们众说纷纭。于是,我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做到自觉抵制诱惑,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6.
刘莹 《山东教育》2009,(3):51-51
新课程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探究学习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课前自主探究学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课内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颇受欢迎的教研方式,通过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侧重点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共同提高,有助于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实现共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且这种转变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因而,也需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策略的多元化,这使得同课异构成为必要。同时,当前的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秦咏中 《江苏教育》2007,(20):58-58
案例: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培训活动,观摩了几节公开课。其中,《我送老师一朵花》是三年级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讨论题:小强是个调皮的孩子,老师刚宣布完春游的消息,他就忍不住高声地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9.
陆毅天老师准备上一节“品德与社会”的区级教研课,她选择的内容是《怎样到达目的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课可算是各种公开课的首选,我自己就在不同场合听过四、五次。既然陆老师还想上,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帮助她上出新意来,老调重弹,对人对己都是不够尊重的。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根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课堂上应"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立足课标,通过对执教《衣食的来源》一课,探索在课改中结合教学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激活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理念,通过场景展示、角色体验等方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情感和技能,使学生将文明礼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李征 《福建教育》2023,(17):56-58
高中的法律课不应成为一般普法课,需借助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在落实法律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并认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将法治知识与法律意识真正内化为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转变成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年级新生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一、备课思考与名段赏析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选择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为教例。本单元主题是“认识西部”。在备课中,大家分析了教材特点,研究了学情,对教学目标也达成了共识,但是下列问题看法不统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组教材内容,以中国近代史实为依据,讲述中国曾经的百年噩梦,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沧桑历史和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争取民族独立、祖国解放、人民自由的可歌可泣事迹。教学本组课文,应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帝国主义者侵略我们祖国的罪恶本质,用心去感受祖国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不屈抗争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颁布,学校对该课程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让品社课老师感到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教学中教师怎样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是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课任教老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课程的开发在世界上是一个难题。跨入新世纪,我们希望能编出一本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在此,我们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组教材内容,以中国近代史实为依据,讲述中国曾经的百年噩梦,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9.
何延云 《山东教育》2007,(1):104-104
《品德与生活》课倡导品德培养必须回归生活,因为首先的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道德救育。《品德与生活》课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生活为基础,把握来自社会诸多方面的教育因素。使教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静 《辅导员》2014,(18):55-57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与中图版五年级下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主题单元中的一课。其教学目标大致可以确定为:1.深入反思与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2.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3.学习、运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