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选用了白居易的《观刈麦》和王维的《使至塞上》两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下面就和中学生朋友们谈谈在学习这两首诗歌时应该把握的一些要点。《观刈麦》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讽喻诗为最有名,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相似文献   

2.
狐假虎威     
<正>虎求2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3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4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5,故遂6与之行。兽见之皆走7。虎不知兽畏8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相似文献   

3.
<正>【原文】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释】(1)南山:指庐山。(2)兴:起身,起床。(3)荒秽:指野草之类。形容词作名词。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4)带:一作“戴”,披。  相似文献   

4.
1.化为同底数后比较例1比较84与47的大小.分析由于两个幂的底数8和4都可以化为2,所以先把这两个幂化为同底数,得84=(234=212,47=(227=214.所以84<47.2.化为同指数后比较例2比较233与322的大小.分析由于两个幂的指数中,33是11的3  相似文献   

5.
称象     
<正>曹操得1巨象。欲2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3操曰:“置4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5。去6象,将他物7积载船中,使水及原8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选自《三国志》,编者有改写)【注释】(1)得:得到。  相似文献   

6.
1.问题与争论.某次初三调研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知识回顾:在学习"二次根式"时,我们知道:21/2+31/2≠51/2;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由于21/2、31/2、51/2满足等式(21/2)2+(31/2)2=(51/2)2,因此以21/2、31/2、51/2为边长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正>参横斗转1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2乘桴3意,粗识轩辕4奏乐声。九死南荒5吾不恨,兹6游奇绝冠平生。[注释](1)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夜已深。参,参星。斗,北斗星。(2)鲁叟:指孔子。叟,老人。(3)桴(fú):小筏子。(4)轩辕:指黄帝。《庄子》里记载,黄帝曾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这首乐曲,  相似文献   

8.
写在社日     
<正>唐代诗人众多,如李白、杜甫一般的大诗人也多,他们的传世作品数量都相当可观。但也有仅靠一两首诗便留名千古的,晚唐诗人王驾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来读一首他的诗。社日1[唐]王驾鹅湖山2下稻粱3肥,豚栅4鸡埘5半掩扉6。桑柘7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相似文献   

9.
先证明对于任意正实数a,b都有a+b≥2(ab)1/2.证明:a,b都大于0,所以(a1/2-b1/2)2≥0,所以a-2(ab)1/2+b≥0,所以a+b≥2(ab)1/2.当a=b时,a+b=2(ab)1/2.  相似文献   

10.
例1计算:(31/2+1)2005-2(31/2+1)2004- 2(31/2+1)2003+2005.分析式子前三项有公因式(31/2+1)2003,将其提出来,此题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正>【原文阅读】减字木兰花1·竞渡2[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3。鼓击春雷4,直破烟波远远回5。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6。金碧楼西,衔得7锦标8第一归。【字词注释】(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2)竞渡:划船比赛。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3)渚:水中间的小洲。  相似文献   

12.
心清意自闲     
<正>【原文阅读】夏意[宋]苏舜钦别院1深深夏簟23,石榴开遍透帘4明。树阴满地日当5午,梦觉6流莺时一声。【字词注释】(1)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2)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3)清:清凉。(4)透帘:穿透帘子。(5)当:正当、正值。(6)觉(jué):睡醒。  相似文献   

13.
张开瑰 《甘肃教育》2004,(12):21-21
唐宪宗元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06年,在羁旅漂泊、颠沛流离中过了半辈子贫困生活的白居易,通过几次科举考试,终于谋得了一个县尉的官职。从此,白居易步入政治舞台,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白居易在任期内,亲眼看到了唐代官僚政治的腐败,也亲身体会到了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疾苦,这就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源泉。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著名诗篇《长恨歌》和叙事诗《观刈麦》,就是白居易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优秀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赤峰市曾有一道中考题如下:观察一组式子:32+42+42=52=52,52,52+122+122=132=132,72,72+242+242=252=252,92,92+402+402=412=412,…猜想一下第n个式子是.一、解法探究观察所给的四个式子___,它们都满足a2,…猜想一下第n个式子是.一、解法探究观察所给的四个式子___,它们都满足a2+b2+b2=c2=c2,我们知道满足a2,我们知道满足a2+b2+b2=c2=c2的正整数a、b、c叫勾股数.其中,第一个数为奇数,最大的数与较大的数差为1.  相似文献   

15.
<正>郁孤台[宋]苏轼八境1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2流。日丽崆峒3晓,风酣章贡4秋。丹青5未变叶,鳞甲6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7。故国千峰外,高台8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相似文献   

16.
<正>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唐代诗人王贞白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用诗记录下了那段美好的经历。白鹿洞1二首(其一)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2,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3,周情孔思4正追寻5。注释(1)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2)春深:春末,暮春。  相似文献   

17.
风吹麦浪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白居易《观刈麦》)北方乡野的春风刚刚送走冬日里的最后一片枯黄,随即迎来"乡村处处晴收麦,邻人家家备钩镰"的麦收时节。五月的阳光涨潮似的泼满大地,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殷实的麦穗闪烁着光芒。风吹麦田,如  相似文献   

18.
陈军  陈玉琴 《新读写》2023,(6):47-48
<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徐文长传(节选)袁宏道((1))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2))。薛公蕙校越((3))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4))。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5)),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6))。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由因式的分解引发逆向思维例1(1/25-1/25-1/23)2(8+21/23)2(8+21/215).分析大多数学生是从先算平方,再按多项式法则展开、合并这一常规解法.注意到8+21/215).分析大多数学生是从先算平方,再按多项式法则展开、合并这一常规解法.注意到8+21/215这个式子的结构特征,这个式子能"分解因式"成(1/215这个式子的结构特征,这个式子能"分解因式"成(1/25+1/25+1/23)2,故原式等于(1/23)2,故原式等于(1/25-1/25-1/23)2(1/23)2(1/25+1/25+1/23)2,此时再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即可.解∵8+21/23)2,此时再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即可.解∵8+21/215=5+3+21/215=5+3+21/215=(21/215=(21/25)2+(1/25)2+(1/23)+21/23)+21/215=(1/215=(1/25+1/25+1/23)2,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与整式的乘法有关的创新题型,这些试题设计新颖,重在考查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现举例说明.一、规律性问题例1 (2022·安徽)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2×1+1)2=(2×2+1)2-(2×2)2,第2个等式:(2×2+1)2=(3×4+1)2-(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