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写话要求】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把标题和画面结合起来,就能知道图画讲述的是一件事。因此要先简单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再详细地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学们要思考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拜年     
<正>【写话要求】看图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与指导】一看这幅图,再加上标题“拜年”,同学们很快就知道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拜年的场景同学们不仅熟悉,而且都亲身经历过。因此,同学们写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比如拜年的具体时间,拜年时晚辈要做什么动作,要说些什么;长辈会有什么反应,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等。  相似文献   

3.
<正>【写话要求】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白兔要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先说一说,再把这件事写下来。【提示与指导】“写话要求”中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小白兔的表情及行为,再结合它所处的环境去思考。这样就很容易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了。写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4.
海滩上     
<正>【写话要求】看图,想一想:这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同学们大概都有过在海滩上玩沙子的经历吧,因此写的时候不仅要展开想象,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把重点放在一个小朋友身上,把他(她)堆沙子城堡的过程写得详细一些。要按照堆的顺序一步一步写下来,并抓住人物的动作及语言进行描写。另一个小朋友堆沙子城堡的过程只要简单地写一下就行了。也可以对环境进行适当的描写。此外,要点出时间、地点、人物,  相似文献   

5.
《替军属张大爷扫雪》看图写话教学构想江苏周爱萍《替军属张大爷扫雪》是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9第6题。这道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从盾图说话入手,把“扫雪”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写完整,写清楚,...  相似文献   

6.
花儿不能采     
<正>【写话要求】仔细观察两幅图,想一想,图上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这是两幅图的看图写话,因此,在仔细观察时必须把两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还原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要想把事情写清楚,除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之外,还要把重点放在事情的经过上,也就是要写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小男孩儿为什么要采花?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7.
<正>【写话要求】仔细看图,想一想:这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同学们可以根据写话要求,再联系画面内容,然后逐一思考三个问题:1.在什么地方——从教学楼、国旗、操场很容易判断出这是在校园里;2.有什么人——从人物的形象可知,他们是低年级的小学生;3.在干什么——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在滑滑梯。写一段话,仅说清楚这三个问题是不够的。同学们可以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滑滑梯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教师节     
<正>【写话要求】观察图画,再想一想:这天是什么日子?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很容易弄清楚图画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是仅仅用一两句话把画面的内容概括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要把重点放在三个学生给老师送礼物这件事上,写清楚他们分别送了什么礼物,礼物是怎么来的,送给老师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有什么动作和表情等。这几个问题写清楚了,内容也就丰满了。  相似文献   

9.
给爸爸捶背     
<正>【写话要求】观察图画,想一想:这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画面比较简单,从茶几、沙发、挂画、挂历等可以看出事情发生在客厅里。从后面墙上的挂历显示的时间可知,这天是父亲节。联系题目,可以知道,画面正中的两个人物是父女俩,女儿正在给爸爸捶背。  相似文献   

10.
挂灯笼     
<正>【写话要求】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节日?图中有什么人?在干什么?之后他们还做了什么?【提示与指导】图中的画面同学们应该都非常熟悉,要过年了,“我”和爸爸正在挂大红灯笼。要简单地描写一下灯笼,挂灯笼的原因可以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来  相似文献   

11.
大扫除     
<正>【写话要求】仔细观察上图,想想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画面上的场景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要写好这个场景,一定要展开想象。比如,这天是五一劳动节,但劳动节是法定假日,几名同学怎么会在教室大扫除呢?这就要联系实际再通过想象来写清楚。  相似文献   

12.
中秋赏月     
<正>【写话要求】观察图画,然后先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六口在中秋节当晚吃月饼、赏月的情景。写的时候,要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重点写清楚人物在吃月饼赏月的过程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怎样的表情。还可以对场面进行适当描写,表现出一家人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3.
踢球     
<正>【写话要求】认真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上画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与指导】1.为了方便叙述,可以先给图画上的两个小朋友取个名字,比如男孩叫王峰,女孩叫赵慧。2.画面的内容比较简单,一眼就可以看出讲了一件什么事。但如果仅仅用一句话把图画的内容概括出来,  相似文献   

14.
我猜中啦     
<正>【写话要求】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男孩儿猜中了什么?又是怎么猜中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图上画的是元宵节猜灯谜的场景。同学们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当时猜灯谜的场面,并简单地描写一下。然后,要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小男孩儿身上,他大声地喊着“我猜中啦”。那么,他猜中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猜过的谜语中选择一个,  相似文献   

15.
【案例呈现】《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眼神?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动作?……师:用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母亲,你们会写吗?你要写些什么?【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这类指向写作方法的提问比比皆是。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指向性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母亲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  相似文献   

16.
<正>【写话要求】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图中的哪个人物叫刘涛?他做了哪两件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提示与指导】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幅图中都有穿红色上衣的小男孩儿,可见他就是标题中所说的做了两件事的“刘涛”。那么,刘涛做了哪两件事呢?  相似文献   

17.
春雨     
<正>【写话要求】认真观察图画,看一看图上有哪些景物,然后以“春雨”为题用文字把画面写下来。【提示与指导】春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画面中有许多景物,同学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因为题目是“春雨”,所以写话时要以春雨为主,  相似文献   

18.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最近”指已经过去不久的一段时间;“有意义”,指这件事对自己、对他人或集体、国家都具有积极作用。题目限制了事情的数量——一件,还要求这件事是你自己做的,也就是说,你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不能写。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重点指导:首先,要选好典型的事例。好好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奉献爱心等等,然后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其次,要把事情写完整。写事的文章一定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了,这件事才算完整。  相似文献   

19.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身边,就是指你周围。这次训练在以下方面作了限制:类型——写人,人物数量——一个,写作目的——表现人物特点。此外,题目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2.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3.题目自拟。重点指导:同学们周围的人很多,要想一想,什么人你最了解,什么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然后选择一个你既了解,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作为写作对象。接着,要再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哪几件事使他给你留下了深刻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基础型目标1.根据写话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2.把句子写清楚、写完整。发展性目标能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借助故事框架,用上合适的动词,把小动物们分别用蛋壳做了什么写清楚,发展言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