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力量之基。学校是培根铸魂的场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将其与学生日常读写融合,真正践行“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让生命灵动”“让社会进入”的教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烙印在学生的精神品格中。  相似文献   

2.
邓青 《家长》2022,(8):126-128
<正>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印证了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和肯定。“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彰显劳动人民创造力的优秀民族文化。教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挖掘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让学生从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了解和感知节气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强精神。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基于节气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节气文化、感知节气民俗过程中开阔视野,掌握更多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展实践素养。为此,笔者将“二十四节气”知识课程化,从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首要的目标, 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词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 的教学内容就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实现初 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采 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理解诗词文化的深厚思想,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 精髓,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式”教育。让诗词文化 真正走进课堂,深入人心,根据各阶段学生特点,设计启蒙认 知、系统掌握、创新探究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由表 及里地理解诗词文化内涵,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校园是传 承诗词文化的现实土壤,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浸润式”教育实 践,把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中,以实现校园 文化、学校课程、学生素养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最终促进传统 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相似文献   

5.
张宇 《福建教育》2023,(26):54-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之所在。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主要讲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从不同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精粹,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后,渐渐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和气度,成为培育我们民族的品德和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在教学中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途径的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养料,提高学生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如礼、天下为公、以义制利等方面的道德人文素养。以下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承与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展古诗词吟唱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感知诗词艺术的思想情感,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9.
李涛 《湖北教育》2023,(2):45-46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中小学陶艺教学与马口陶资源的整合研究”整合了民间美术资源,传承了“马口陶”文化,丰富了陶艺校本课程,促进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整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其热爱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要避免传统文化传承的断链,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注意贯穿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文,错画也”;“化,教行也”。可见,古人把“文化”提到治理国家和教化人民的高度来认识。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所以乡土文化能体现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乡土教育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养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教师要讲好《文化生活》知识,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林小燕 《教师》2023,(8):120-1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高校的众多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更要承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文章论述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之处,针对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进行了论述,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其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经典的文言作品,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之外,语文课堂应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8.
朱燕霞 《小学生》2023,(4):97-99
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依托古诗词阅读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其重要的一环。古诗词博大精深,其传承价值应该被重估,其激励作用应该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如以亲子共读促文化传承,以多法并举促阅读积淀,以高新技术促家校对接,做精做细小学古诗词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践行文化自信,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步入古诗词的深处而令其发出“郁郁乎文哉”的感叹、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于振兴 《中国培训》2023,(9):100-101
<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文化,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之一。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开设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既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又能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和形式,拓展学生的体育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琼 《现代教学》2015,(Z1):43-4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巧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促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上海市光明中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学、京剧、书法三项国粹为切入点,通过课程推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活动辐射,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通过社团创建,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