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美娜 《文教资料》2013,(28):72-74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中开展美育,首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关;其次要引导学生欣赏美。因为没有审美能力,再美的事物也没有意义;最后要激发学生创造美。因为只有创造出新的美,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环境、美的行为、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教育中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在教育中运用一定的技能使学生认识美和欣赏美,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佳材料。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美呢?以《马》一诗为例谈点体会。一、讲清词句,感受语言美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闪耀着美的光彩,蕴含着美的情趣,但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与学生熟悉的现代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感受其语言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领悟语言美;感悟自然美;感受联想美;激发创造美等方式进行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 发挥数学美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谢宗飞 《贵州教育》2009,(21):29-29
一、羹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一种人的基本素养教育。通过美育,最终是要美化人自身,形成完美的人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而且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激情与灵感。  相似文献   

6.
杨志贤  吴莉 《广西教育》2004,(7A):51-52
在体育活动中实施美育,能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与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美育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体育教学一如继往的追求。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感受体育美、理解体育美,从而追求体育美、创造体育美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美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育,借助直观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去再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与美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育,借助直观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去再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一、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试通过感受语言美、品悟意境美、激发情感美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之外,最重要也即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本文从理解主题,感受社会美;借助形象,感受自然美;展开想象,感受意蕴美;欣赏语言,鉴赏艺术关;激发学生,大胆创造美等方面阐述了语文审美化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学家认为:美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教育学表明:美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从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来看:美育方法的自觉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快智能成长.高尚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论文结合小学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探讨语文古诗词的美育渗透,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具有知美、懂美、赏美的能力。论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现状和成因分析;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主要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四美,即节奏美、字句美、意境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第三部分论述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渗透的理性思考,该部分主要结合全球信息化时代思考如何让美育更好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课教学也应该渗透美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欣赏美好事物,追求美;引导劳动实践,创造美;评比劳动成果,鉴赏美。在劳动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提高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汪涛 《西北职教》2004,(3):40-40
语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审美教育。确切地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运用美学理论,美的事物和现象来培养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还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如何在语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17.
美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其创新意识.美术教育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乡土资源是农村地区美术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美育的乡土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既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传承美,从而陶冶情操、滋养心灵.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因为美育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而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育的目的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的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对美育的实质与意义作一定阐述,并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美育 ,很多人想到的只是美术课、音乐课 ,认为这是美术、音乐教师的事 ,其实美育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不仅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 ,而且揭示了化学领域所蕴含的美。化学教学中可通过物质结构美、化学实验美、课件设计美、化学创造美等渗透美育 ,以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物质结构美  科学知识本身就包含着真与美 ,化学知识蕴含着很多审美因素。化学现象中声、光、色、态的奇特美 ;物质内部结构的对称、均衡美 ;化学理论、原理所揭示的物质世界的规律美等 ,都是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