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它可使我国GDP每年额外提高0.3%,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刺激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提供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等,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精心规划,预防奥运“经济低谷”,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的综合利用功能,提倡节俭办奥运,推进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奥运会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释了奥运经济的概念,概括了奥运经济的几方面,并用统计数据阐述了奥运经济的特征,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取得经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奥运经济效应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体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首先给出了奥运经济的概念,其次阐述了奥运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最后分析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及举办国的影响和奥运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美平 《红领巾》2005,(3):33-36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奥运经济具有有形财富效应和无形文化效应.有形财富效应包括直接性经济效应、间接性经济效应与衍生性经济效应三个方面,无形文化效应表现为国家形象层面的政治效应、企业层面的品牌效应和传统文化层面的扩散效应.无论是财富效应,还是文化效应,二者又都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5.
赵尚卿 《考试周刊》2008,(3):218-219
奥运的历史证明,奥运会的举办将会对举办城市甚至举办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评估奥运会的举办对经济造成影响,并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是每个举办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奥运经济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往届奥运会举办对经济发展不同的影响历史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奥运会的举办将会对北京和中国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利用奥运的举办发展本国经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奥运经济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各类活动。奥运经济已经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一、奥运经济的组成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  相似文献   

7.
1964年,日本借助东京奥运会崛起;1988年,韩国凭借汉城奥运会崛起:2008年,我们有信心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机遇都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每一家企业都想搭上奥运顺风车,分一杯“奥运经济”羹。2008年,奥运契机对企业来说,是一次长跑接力,是耐力与爆发力的大比拼。起点始于脚下,目标就在眼前,用什么方式起跑?当领跑者?还是跟随者?这是一次全面检验中国企业眼光与实力的大挑战。 青岛啤酒,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金志国带领“青啤”已经拉开“借奥运商机,做奥运营销”的帷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作为2008年奥运会协办城市,不可避免地会受"后奥运效应"影响,经济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整合、优化、提升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将秦皇岛打造成国家级体育旅游名城,将是实现后奥运时期秦皇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在奥运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历史上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奥运会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奥运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时策建议四个方面分析了奥运经济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系统的方法,对奥运经济的内容、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奥运经济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观点;并基于仿生研究思想,分析了奥运经济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各种媒体议论的焦点。绝大多数专家对奥运经济的正面效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奥运经济将拉动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有人对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给予了善意的提醒。本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会有带来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及奥运自身创收等积极方面,将有巨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人对主办奥运会的经济效益普遍持乐观态度。从奥运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近几届奥运会的盈亏情况和场馆建设的后置效应;分析了主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帆赛的主办城市,如何力争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帆赛,尝试从城市建设系统、人文建设系统、经济建设系统……等几方面,对奥帆赛举办的程度进行评价,作一次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商业化是奥林匹克运动走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存危机的无奈选择,是当今充分市场化时代的必然,但商业化如果操作不当,会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产生消极影响,有悖于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采取多种措施抑制过度的商业化行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对主办国的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发展中国旅游产业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契机.本文论述了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业的影响及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奥运机遇,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对奥运机遇开发我国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回顾百年奥运,总结了历届奥运财富的得与失.从城市基本建设、传媒广告、体育产业、企业赞助、招商引资等方面,揭示了2008年北京奥运蕴藏的巨大商机,对成功举办世界一流的北京奥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视觉形象是一届奥运会内涵的外在表现,塑造成功的视觉形象是历届奥运会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通过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既表现了永恒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表现出中国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独特理解。它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北京的地域特色、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留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一份独特的文化与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竞技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奥林匹克精神实质上体现了人类自我发展、兼容并包、开拓进取的精神.而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绿色奥运、科教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对奥林匹克精神新的传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旅游的角度对近三届奥运会进行研究。分别就奥运会入境旅游效应、奥运会国内旅游效应、奥运会旅游效应的区域分布、奥运会旅游效应强度进行评析,认为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中国和北京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往届奥运会经验和教训.认为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进行旅游业促销和提升行业素质应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旅游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