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业协会的前身是同业公会或同业公所,是由相同或相关行业的工商业企业为谋求和维护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同业组织。在我国,同业组织最早出现在商品经济和市场较为发达的唐宋时期;清末,药材、典当、酱园槽坊、绸缎、夏布、面筋、丝线、茶食等同业较多、资力较厚的行业先后成立起同业公会组织。到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将各类工商业同业团体改组为同业公会。随着民族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同业公会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浴室业、茶叶业、糕团业、照相业、茧业、丝吐业、粮食业、糠麸业、布厂业、米号业、盐商业、白铁业、玻璃五金业、汽车业、…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2003,(1):2-8
典当是中国古老的金融行业,曾遍及全国各地,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典当业有其传统且独特的营业方式,从事典当业者按资金大小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典、当、质、押四等。近代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典当行业也较其他地方发达。现撷取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典当业同业公会档案中有关上海乃至全国典当行业历史沿革及行业发展的5篇史料,予以公布,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档案来源于S187-1-1、1-3、3-1等案卷。选编者倪红、张海。  相似文献   

3.
上海木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以震巽木商公所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全市性木业同业组织主要有两个,即成立于成丰八年(1858年)、以经营国产木材为主的木商公所和成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营洋木业为主的震巽木商公所(又称板木公所)。这两个公所都出现在上海开埠以后,并在国民党政府实行《工商同业公会法》时,分别被改组为新式同业公会而继续共同发展。它们的诞生和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工商业团体逐步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档案所见1906年上海地区的书局与书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十二年(1886年),经著名书坊扫叶山房执事朱槐庐等人倡导,依照苏州书业旧例,上海地区成立了首个书业同业组织——崇德公所,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组为“上海书业公所”,会员以经营木刻及墨色石印业为主。公所对于协调各会员之间的利益、增强其行业竞争力,乃至推动整个申城出版事业的发展,均曾发挥过十分积极的意义。1906年3月21日,上海书业公所在《申报》首版刊登了一则“紧要广告”,文云:本公所接准商务总会来函,嘱将各同业牌号、经手人大名、台篆以及开设地址、门牌号数、有无德律风,详细查明,分别开单呈报总会,以便汇…  相似文献   

5.
~~同业公会是由相同或相关行业的工商业企业为谋求和维护共同利益而自发组成的地方性的工商业行业组织,民间性、共利性自律性为其基本特征。其主要职能是:研究行业的生产改良和发展事项;协助进行同业之间原材料、技术的合作事项;规范行业行为,维护、增进同业之共同利益;调处同业纠纷和劳资纠纷等。我国工商业行业组织最早出现于商品经济和市场较为活跃的唐宋时期。到了明清,工商业行业组织大多以会馆公所的名目出现。据《无锡市志》记载,晚清同治三年(1864年),无锡生面饼业成立同业公会;同治八年(1869年),无锡面饭业…  相似文献   

6.
1949年前上海成立有进出口业同业公会,解放后改为国际贸易业同业公会筹备会,1950年1月20日正或成立。名为“国际贸业公会”。包括旧上海时代的进出口高业同业公会、植物油输出业同业工会、茶输出业同业公会、植物油输出业同业工会、茶输出业同业工会、草帽输出业同业公会、皮毛油骨商业同业公会、羊毛生皮商业同业公会、纱布输出业联谊会、猪鬃输出业联谊会待。本辑史料辑自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该业现状的调查统计资料。兹予公布,以为起济史研究之参考。是由上海市档案馆张辰、王慧青选编整理的。小标题经选编者重析编排。一、企业规…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现代印刷术传至上海,上海于1861年创刊了第一家铅字排版印刷的中文版纸《上海新报》。1872年《申报》、1883年《新闻报》相继在上海创刊。与此同时,书籍出版也一改以往的木刻雕版印刷而引进了铅字排版印刷的新技术。自清同光年间始,上海的书籍出版销售业务已有一大发展,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为适应这一形势,使同业有一联系的机构,在清光绪中叶,由扫叶山房经理朱槐庐等发起成立了上海书业公所,实为上海书业出版销售的一松散型行业组织,这是上海市有书业行业组织之始。所址设在上海老北门,取堂名崇德。  相似文献   

8.
1923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公开的出版发行机构。命名为“上海书店”。其地点在上海华界南市小北门外,民国路振业里口第11号,对面即为法租界,法租界当局称民国路为“法华民国路”。上海书店旧址,系辛亥革命的第二年,上海拆城墙、填城疫、筑马路时在旧城墙外建造的一排二层楼房之一,即令人民路1025号的楼下、楼上及1027弄的过街楼。全系砖木结构。现建筑基本如旧,由南市区文化局集资开设上海文化生活书店,店内辟墙壁一角.展出上海书店部份史料、图片,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基地。在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9.
租界被人们称为“国中之国”,有一套从占领国移植过来的管理模式。其组织机构既负责对内管理,又负责对外交涉。租界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活动,一般不为所在国的民众所知晓,往往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天津图书馆编辑、整理的《天津日本租界居留民团资料》影印出版,为揭露当时日本在天津的侵华行为,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天津日本居留民团(以下简称“民团”)是20世纪初日本人设在中国天津日本租界内的行政机构。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其前身是大日本租界局。居留民大会、行政委员会和民团吏员是日本居…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噩耗传到中国,革命群众沉痛追悼。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正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立即在会中举行了追悼列宁的仪式。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国共两党的一些负责人回到上海,2月25日,毛泽东、瞿秋白、邵力子、于右任、叶楚伧等出席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联合各团体,公开筹备列宁追悼大会。各团体、各学校闻讯,纷纷来到法租界环龙路(现上海市南昌路)44号执行部内要求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