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芳  赵继伦 《成人教育》2013,(6):115-118
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性不仅是人的精神需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德性养成应该是在科学发展理念中实现终极目标与时代性目标的统一。在当代社会道德主体的多样性,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致使社会道德约束在人们心中日趋淡化,这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德性养成需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提高主体的批判性和反思能力,在多元文化中学会选择,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境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重构德性培养的教育模式,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教20条”的出台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实现政府举办为主到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的有效转变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命题.文章立足产业,紧扣需求,提出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技术创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创新、以校办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开发、以技术传授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业文化”的技术创业路径,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是班主任向往的管理境界,通过"无为"达到"治"的效果,这是班级管理的高境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更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与约束,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在解放教师的前提下放权给学生,不仅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精力从事教育,也让学生在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这是符合当前新课标理念的。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本位视角下,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过度主张人的社会主体身份即社会语境下的他己能力,而教育目的个人本位形成与人存在的个人本位的等同化认知,使得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根源需要重新考量。在教育主体视角下,通过对人的社会主体身份的解构,以及对单一人我主体发展范式的再思考,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中人的社会主体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中的个体主体走向了人的多元主体教育的初步统一。在意义视角的阐释下,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中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形成内在博弈、类主体即类语境下他我与个体主体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及类主体具有对社会主体的超越性本质,进而教育从人的单一主体教育走向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从人的对立主体挟持发展走向人我与他己协同发展的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主体发展"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占有自我的发展,其最高境界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体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发展自我的"主体认知"、激发其"主体精神"、增强其"主体能力"和培育其"主体人格"。构建学业帮扶和互助体系、实施志愿者义工档案制度、营造"团队发展"育人氛围是"主体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重少数人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轻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轻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重主导地位、轻主体地位;重外在管理、轻内心塑造等问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以人文精神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用人文关怀营造德化环境,靠知情意行结合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办学过程中通常存在两个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管理目标总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当我在办学过程中清晰意识并凝练出教育自觉时,必然要选择并构建一个与之匹配的学校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的发展迈向更高境界."以境界成就境界",我认为管理自觉即是学校领导者应该秉持和追求的管理境界,它的提出既体现了管理理论的发展逻辑,也是建立在学校管理实践的现实基础上,它来源于对人性和教育本质的深刻洞悉和把握,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让人成人",管理自觉的价值在于服务教育自觉、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8.
一、创新服务理念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意义 创新服务理念是不同于一般逻辑思维的一种服务理念,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发现事物间新的逻辑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后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发展格局和特点已经形成,即后勤服务市场的开放性与多样性、以高校为主体需要的多元化和选择性.随之而变动的高校后勤管理,从行政型转向社会市场的竞争服务.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和复杂多样化的格局,后勤管理应转变管理理念,运用创新思维提升服务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市场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使后勤服务牢牢占据校内市场,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的中国高校后勤也要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而达到这一要求的主体是人的因素,尤其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笔者从中央指导精神、社会环境、高校状况和高校后勤的实际水平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证,中国的高校后勤业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10.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基本打破,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财、物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机制,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形式多样化的高校后勤保障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1.
1.什么是高校后勤的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指组织通过自身文化体系的建设而获得适应环境并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现代企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涵盖了精神与物化态精神两个层面的综合文化管理系统。它有如下特征: 1.1 精神的凝聚性文化是组织的灵魂,共有的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高校后勤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决定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人,作为高校后勤的主体,在其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有着还未被认识的作用。调动这种力量,使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如何对后勤服务系统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使之符合高校后勤服务关于公益性和福利型的特征,促进服务企业.长效长新.经营格局和竞争状态,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服务,是后勤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后勤服务系统的质量评定结果是评价后勤服务单位服务质量,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后勤服务单位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确立多层面立体型监督.共性考核与个性考核相持并重,为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提供可供借鉴的、切实可行的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本管理的理念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推动着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要求对作为企业主体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而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企业人本管理的理念定位应该是"人是目的",即在对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地位的认识上,实现由"手段人"向"目的人"的转变.这是一种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是以价值引导、精神激励和自我发展为主要方式的管理.它的内涵包括尊重个人、使人成功和授权赋能.这一理念定位指导下的企业人本管理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文化渗透在大学的各项职能之中,构成大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统,成为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大学的精神品格和办学质量。高校后勤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心理意识影响,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高校后勤以大学文化引领必将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下面谈谈我校后勤在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开展后勤服务工作的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鄢彬  蒋芝英 《教育与职业》2021,988(12):5-12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牢人力资源基础和释放内需潜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凸显类型教育特色、构筑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多维融合发展、提高办学开放水平为逻辑主线.同时,建议从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开放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出发,寻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我们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有一种追求教育幸福的精神性本能.阳光教育是幸福教育的至高境界,就是要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阳光,在教育追求的实践中享受阳光的恩赐,达到培养完整而丰满的人性这一目的,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阳光文化引领阳光教育的教育追求 阳光文化:文化是个好东西,"文化引领发展"是硬道理.一所阳光的学校必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内在需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应如何营造出一种开放的教育格局呢?现从如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费红辉  吴进 《成人教育》2022,44(3):20-25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格局。社区教育是城镇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主动作为的实然依据和必然趋势。一方面,社区教育从组织、群体、个体、社会层面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管理与共治,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融入社区治理,拓展和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进而使社区教育更加契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彭泽平  曾凡 《教育科学》2021,37(4):10-18
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缩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先手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实践主要历经引领与改革、主导与调整、整顿与探索、深化与协同、治理与统筹五个历史阶段.百年来,党的农村教育实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根本遵循,坚持"为农民服务",推进农村教育公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新时代,党的乡村教育实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统领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共建的格局中,构建"三治融合"的农村教育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指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指"教育系统内部财务机构,财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主体、目标和内容方面有其特殊性,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十多年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对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提高后勤的经济效益,加强干部管理,预防职务犯罪,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