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界定和对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章最后结合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新界定分析了近年来人们对发挥人的主体性所作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创新教育的热点之一。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学,必须强化“主体性原则”,创新是主体生命潜能的一种极致闪光,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试想一个没有主体意识,不能发挥主体潜能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所创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性=主体性,一切教学的终极关怀,便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获得与张扬。酬此笔者认为教学要注重“心灵自由”的营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探讨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试图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求人类在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实现人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主体性培养问题作了理性思考,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人际关系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诱思探究教育所揭示的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是对传统教学主客体关系的解构和重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和多种媒体的作用和影响下的自主建构。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和氛围,对学生进行充分地引导和促进,这就对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主体性与人类主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事物(包括作为客体的人)处于对象性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关系属性。它的内涵包括:自主性与依附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创造性与制约性的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价值取向指向社会的同时,还必须指向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在提升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又必须超越个人中心主义,促进主体间性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阮丽萍 《考试周刊》2010,(24):217-218
主体性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这种双重的双向对象化活动过程,是构建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机制。本文对主体性教学这一问题,从“学生主体性观念、学生主体性地位、创造和谐氛围建立师生合作关系、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指此在的“欲望”“情感”“理性”等的人格化规定性。主体性虽是永恒的属人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侧重却不尽相同。进入数字化时代,主体在欲望、情感、理性以及人格等方面遭遇诸多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欲望的加速化、膨胀化与虚假化,情感的表演性、消费性与失能化,技术理性膨胀、个体理性弱化与道德理性滑坡,以及人格的“物化”、自恋化与封闭化等。数字化时代的主体性危机有待人们作出积极回应,教育作为一种张扬主体性的方式更应有所作为,其应对路径包括重拾节制美德、关注自然情感、重视淬炼理性以及培育健康人格等。  相似文献   

11.
亢锦 《教学与管理》2012,(12):101-103
植根于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启发式教学,能够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是缘于其博大精深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高扬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与培养,为自我教育奠基,从而也为终身教育奠基。在当代教育教学中,研究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中人之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的理想蓝图。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与可能,但也因其算法的智能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使其置身于技术规定的场域之中。过度追逐算法驱动的精准教育而产生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风险也不断受到教育研究者广泛关注。追本溯源,算法本身的“内生性风险”及其产生的“应用型风险”不仅可能导致轻忽人之发展的全面性,还会剥夺人之主体发展的自由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从社会层面为算法主体自身的不足以及算法实践中人文价值被漠视的问题给予了解决路径;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从个人层面为教育主体正确认识算法并规避其产生的信任危机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算法促进教育实践过程需注重技术与制度建设的双向促进,算法信任应以知行合一维系人之主体性及其在算法实践过程中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规避策略,进而实现智能算法的实践应用与教育育人的全流程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之给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有关教育技术对教育影响程度的看法也各有分歧,其中既有对教育技术顶礼膜拜而忽略教育中人的主体性作用的观点,也有轻视教育技术的功能而对其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一面熟视无睹的见解。因而如何采取一种辩证而客观的正确认识,这对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若干概念入手,进而探讨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这一核心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异质性存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具有主体性。尽管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的主体活动相关,但人的主体性并不因此而消解;隐藏于人与自然关系之后的是人与人关系,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必须坚定人的主体性存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焕明 《培训与研究》2008,25(10):37-39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异质性存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具有主体性。尽管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的主体活动相关,但人的主体性并不因此而消解;隐藏于人与自然关系之后的是人与人关系,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必须坚定人的主体性存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教育活动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内源动力,最大限度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陛,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7.
和学新 《教育导刊》2001,46(21):5-7
主体性教育不是人们主观随意捏造或杜撰出来的。它是当代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是教育领域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反应。主体性教育把主体性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根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根本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作为发展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以此为指导,才能完成自身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一、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历代的哲学家们都在不断地阐释着这一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这一问题一直没…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长久的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理当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更新主体观念,开发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构筑人的生命周期内经久不衰的发展体系,从而实现主体精神的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9.
吴洁 《文教资料》2009,(24):138-139
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加强阅读指导,增强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写作能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谈了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充分且正确的弘扬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