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显著特征,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构建我国数字教育生态的重要基座。该文梳理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其具有基础服务、公共服务、智能服务等互联网平台型生态的基本特性,针对国家平台如何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构建了“资源赋能、数据赋能、连接赋能、技术赋能”四重赋能模型,分析了其运行机理,并在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创生、数字化能力培育、应用创新、管理者角色转换、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促进国家平台与区域教育数字化的协同发展,实现“平台共用、资源共建、生态共治、价值共创”的数字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的叠加,使得教育数字化转型如何立足新时代的特点与实践需求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的“国家队”,为学生带来了精准、普适且均衡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或许权威数字教育平台的出现,可以成为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点,推动解决基础教育中“教育何为”的问题。研究面向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多维需求,聚焦基础教育教学在教育资源的均衡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与个性化三个方面中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平台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为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智能化程度加速提升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迈向数字化生存新境界。数字技术也被认为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在教育领域,以“化”称谓某种教育发展趋势的语词比较常见。但是,类似“教育数字化”之后还冠以“转型”的情况却较为罕见。教育数字化本质上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系统的过程,即以特定技术手段为依托重构和优化教育系统。教育数字化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化”到“转型”这一步。并且在实践中,它也存在多重隐忧:扭曲数字化目标,容易偏离教育的初心使命;夸大数字化作用,容易脱离教育的真实需求;淡化数字化阻力,容易忽视技术的负面效应;放纵数字化权力,容易导致技术对人的宰制。教育数字化必须坚持以赋能教育为旨归。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学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数字化应用基础环境,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发生于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教育实践紧密融合,它突破传统教育体系中优质资源供给量和流通的壁垒,借助数据化方式全面勾勒学生、教师、学校等各类教育对象特征,成为加速教育优质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改进教育治理的一个突破口。该文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对象,逐一分析教育数字化支撑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技术逻辑和未来可能的建设方向,探索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三者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场特性,讨论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和深化应用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的有力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其深深植根于数智时代的土壤中。在这一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部优势主要体现为在线教育建设夯实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校园建设赋能数字化生态生成、教育理论研究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方略,但同时仍面临传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致使数字化转型陷入路径偏差、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缺位以及学分、学位管理体系不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等现实劣势。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既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新型文化体系构建、数字新基建打造等时代机遇,亦要应对数字鸿沟扩大、知识碎片化、信息管理风险等外部挑战。我国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需秉持强化优势、科学发展、开拓进取、战略规避的原则,具体应遵循以下路径:以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引领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发展;依托国家在线教育平台系统性规划知识教学框架;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数字校园建设;统筹建构数据智能基座,重点加强数据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引发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教育所处环境面临重大变化,必须做出积极回应。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数字教育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考虑,简述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的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下一步,将坚持“四个融合”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为全球教育发展和2030年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彰显教育系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8.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时空和个体间的屏障,连接起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学习网络,昭示着大语言模型的无限应用前景。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技术推动教育全领域、全生态变革,应紧密结合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机理和现实挑战,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推动转型不断深入。ChatGPT等技术将在学、教、管、评等诸多教学场景发挥巨大作用,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时,ChatGPT等技术也给教育伦理和数据安全带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建议延展“应用为王”的技术与教育融合思路、发展“高意识”的生成式学习范式、创设“集体智慧”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的新方略。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是国际中文教育应对科技和教育双重变革的优选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使命,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于变局中开新局。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指出技术“重塑”作用的四项表征:重构智慧教育的生态体系、形成互惠共生的人机关系、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能效、培养中文师生的数字素养。其次,文章勾勒了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认为高质量发展在生态、服务、资源和目标四个维度呈现出以韧性和弹性为外化表现、以差异和个性为内在旨归、以开放和公平为价值逻辑、以启智和育能为禀性追求的样态。再次,文章剖析了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筑强教育生态、提供适需服务、有效配置资源、培育新型人才。最后,文章从国际中文教育全局和“三教”出发,提出了强化教育治理、变革教学形态、夯实数字基座和提升数字素养四条实施路径,以期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创变。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的引领。智慧学校作为学校层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对智慧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合理评估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应注重以技术要素支持的智慧环境、数据要素赋能的智慧应用、组织要素重构的智慧管理和文化要素渗透的智慧生活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智慧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将该评估指标体系用于W市421所中小学智慧学校的建设和应用评估中发现,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区分中小学智慧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且有助于发现智慧学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未来,智慧学校应通过不断提升技术要素支撑的环境畅度,挖掘学校教育数据要素的增值效度,增强组织要素的变革力度,加大数字生态的开放程度等措施来推进其转型发展。唯有把握好技术、数据、组织、文化等要素的协同驱动关系,才能构建人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造数字教育新业态的关键任务;在运营模式中钩织价值共创新网络,是提升数字教育效能的重要趋向;在组织文化中纳入人文要素,是深化数字教育内涵的底层逻辑。转型必须进行技术融合,形成技术可适配、主体可协同、服务可信赖的技术应用格局,开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转型必须完成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为指南,缔造中国数字教育的话语体系,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范式,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谋划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教育强国大调研”专项工作,课题组就“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深化”主题展开专项调研。在文献梳理与政策分析基础上,选择北京、上海、湖南、黑龙江等18个省份,与其中10个省的教育厅相关部门代表、28所学校负责人、63名教师、85名学生,就平台的实际使用情况、主要存在问题、可能影响因素、相关意见建议等展开访谈。调研发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支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师生对于平台深化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破解功能实现、内容构成、技术标准、教师培训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完善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搭建个性化资源检索平台,设置启发式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师数字化培训力度等,进而实现多方联动综合施策,构建推进平台应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工具也不断涌现。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并成为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旨在概述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智慧教育的推行与实施现状,并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智慧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阶段,引领着教育理念变革、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综合评价改革,从而全方位推进教育领域变革创新,重塑和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赋能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然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路径。Web4.0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引领着教育进入4.0阶段,给教育数字化转型通往未来智慧教育带来契机。教育数字化转型有着为数字文明建设奠基、重塑数字文化、继续破解“不可能三角”、承担从人本主义到生态学习新使命等任务。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生态性发展难题,教育领域亟需借以实践智慧、数据智慧、设计智慧、文化智慧和生态智慧为核心的综合智慧,升维思考,降维行动,统筹各方因素,以综合智慧统领面向未来智慧教育的全盘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及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对高校教育变革与发展、高校学生创新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将迎来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颠覆式变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是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将引发高等教育支撑体系的重塑和再造。文章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从智慧教育视角探寻该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数字化设计重构,以实现学生自主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及终身学习需求,以此达到最优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以期为新形态优质数字化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教育领域新基建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进程中正遭遇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教育组织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停滞、区域间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等挑战。应当推行积极差异政策,强化政府在整体设计、重点投入领域和重点地区等方面的责任,全面理顺教育新基建部署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应当重点推行融合型基建部署,处理“新旧”基建、“硬软”基建的关系,夯实教育的数字基座;应当着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培育和传承教育组织的数字文化基因;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谨慎地防止新的数字鸿沟出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在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文中基于实践经验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如何通过资源、功能的建设和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汇聚优质资源,形成教师自主学习的发展模式;开展专题教师培训,形成超大规模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设工作室开展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教研模式;构建五级管理系统,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师研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廖家亚  谢慧勤 《广西教育》2023,(34):105-108
本文从当下初中物理授课情况出发,阐述学校构建初中物理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打造初中物理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