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价值共同演化的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数字技术的内嵌与耦合、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双重意涵。在实践过程中,数字技术、教育组织、环境空间与行为实践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因素系统。这些因素系统的有序支配与互动会产生驱动作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实践障碍。当前,数字技术系统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管理问题、教育组织系统的战略保障缺乏和文化保障缺失、环境空间系统的政策支持不足和技术系统限制、行为实践系统的风险规避倾向和缺乏协同效应,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从增强“数字技术”的服务品质、夯实“教育组织”的数字规划、完善“环境空间”的支持服务、推动“行动实践”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师教育治理成为一种必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治理中角色重塑、推动教师管理流程再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遭遇现实困境,包括政府管理“缺位”和“越位”,以“管”代“治”现象突出;数字治理效率低下,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提升,人机协作意识缺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的推进需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建设力度,实现从“管”向“治”转变;推进数据治理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协同治理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育,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治理水平,同时摆脱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端正数字化治理的价值观,在治理活动中彰显人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小学聚焦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梳理了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基本特征,以活动理论为依据,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法三方面构建了中小学教学治理框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教研员等作为治理主体,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使用教育云平台及平台上汇聚的教育数据,从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协同,开展科学、精准的治理。基于框架,针对中小学教学治理中的问题,从更新治理主体的治理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聚焦数字化教学创新、促进教育云平台和教育大数据的应用等三方面提出了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数字化转型也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的时代机遇。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等现实困境,推进数字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完善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促进资源与经费供需精准匹配等。  相似文献   

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决策。基于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关键窗口期的现实考虑,急需厘清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决策逻辑。立足“如何转”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问题,识别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四个层面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层面的政策驱动、市场层面的效率驱动、技术层面的数据驱动以及专业层面的模式驱动。进一步基于教育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考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调整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以及专业逻辑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尤其需要强调如何实现不同逻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协同嵌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扎根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多元化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不同学校数字化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地域化联盟;建立并完善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体系,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7.
伴随第三轮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愈来愈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其重塑教育要素及关系,全方位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治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微观人与人、中观人与社会、宏观人与国家、宇观人与世界良好互动的教育新形态,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生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带来诸多潜在和现实风险,可能异化教育主体全面自由发展、危及教育伦理生活、模糊教育治理责任、引发文明发展藩篱。因此,在享受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数字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对峙与抵牾,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限度与可能,以融合共生、伦理规约、公平负责、自主包容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新方向,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向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之于社区治理而言,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从发展逻辑上看还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二者的有效耦合意义重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要求下,沿着"经济—社会—教育"的逻辑分析认为,发展动力同源、价值理念契合、制度变迁同向等方面是社区"教育+治理"的现实逻辑, "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及模式—技术—制度创新是社区"教育+治理"的耦合发展机制。遵循上述逻辑,社区"教育+治理"的路径包括:加强政策制度建设,落实集中统一领导, 拓展社区教育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对接, 搭建国家资历框架,引领终身职业发展,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智慧支撑体系, 优化多元协同合作,创新组织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议题。在明确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在意蕴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其在实践中存在着教育主体数字化素养不足、教育内容数字化元素匮乏、教育手段数字化应用滞后和教育环境数字化氛围淡薄等现实困境,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突破路径,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纵观我国德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不仅蕴含德育治理格局的脉络演变,也为不同时期治理可行性的历史定位提供了政策逻辑.然而,当前极端功利主义仍未"祛魅"、社会工具价值取向依旧弥漫、信息技术的事本主义日益昭显,加剧了新时期德育治理的生存乱象: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失衡、德育治理的"内卷化"陷阱和"伪生态"现象.严重威胁德育场域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其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新型数字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必由之路。分析江苏省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从院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判断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桎梏,提出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优化路径,即锚定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为主线,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为目标,推进教师教法变革。  相似文献   

12.
场景金融数字化即根据场景金融的基本特征,分析用户、商业银行及实体经济的不同需求,应用数字技术寻找三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提升场景金融的量和质,将场景打造成有质量、有效率的金融资源和新的发展领地。在分析场景金融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丰富场景,不断拓展金融空间;优化服务,常态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激活场景,提升目标客群触达效果;降本控险,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坚守初心,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数据的价值,以实现对教育系统的重塑,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教育已然具备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然而,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如何系统地去布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此,文章从“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去哪”四个维度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并强调:在规划转型战略时需考量目标与过程的系统变革,在设计转型方案时应遵循政策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范式,在落实转型实践时需重视“政-校-家-社”多元协同,在检验转型成效时应聚焦教育新生态的“创变”。理清现实基础并据此制定明确的行动框架,是我们寻找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向的出发点,亦是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的行动指南,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着转型升级机遇。回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信息技术始终引领着其变革,且有广泛、深入的实践基础。政策导向、社会需求、技术驱动和个人价值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所在,针对办学定位不清晰、教学模式创新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面进行破解。宏观层面以理念先行,准确构建战略地位、功能定位和发展方位,营造数字化转型的办学氛围;中观层面以质量为本,坚持同校同质、完善学习支持服务,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微观层面以创新为要,依托高校自身优势和社会力量,推动办学体系、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评价标准的“数字化”,以此焕发内生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与功能性升级,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驱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系统、全结构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体现在形成崭新的育人新形态。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行动逻辑框架与路径取向,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和“转去哪”等现实问题,促进数字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教育系统内生发展四个因素形成推拉合力驱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则可视为具有价值意图支配的行为选择,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的生成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原则、“系统进化+创新突破”的原则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的原则。目前,在构建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COVID-19外部压力催化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所期待的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研发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开展全国性的教育数字化就绪行动、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既是促进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数字化转型初步发展阶段,理解和把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及其纾解路径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价值;其次,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框架,剖析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体现在技术加速驱动与教学惯例挚肘的对峙、多重任务叠加与数字能力不足的困境、教学活动复杂多变性与技术有限性的矛盾、技术提质增效与工作负荷加重的悖论、技术赋权增能与教学风险衍生的悖离等方面;最后,文章从认识驱动、素养培育、范式引领、组织联动、精准保障等层面探讨了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困境的纾解路径,以期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伴随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数字技术学理认识,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过程,其具有技术革新、序次形成与范式转换的内涵特征。基于此,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体现在以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产教深化合作的数字技能培训为逻辑进路、以老年教育的技术理性去引导数字形态为逻辑归旨。为深入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应形成“虚实共在”的数字化思维,更新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开展“协同共建”的数字化项目,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实施“智慧共治”的数字化治理,打造老年教育全域数字生态圈。  相似文献   

19.
20.
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不仅符合技术跃迁的时代趋势与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也体现了治理创新的理论遵循。然而,考虑到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无法从根本上排除技术风险,也难以成为抗解问题的解决方案,更不意味着一定带来理想的治理结果,要让如此转型落地生根难免需要一个权衡利弊的调适过程。因此,推动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育治理从技术之治走向人文之治、从问题之治走向智慧之治、从概念之治走向务实之治,不仅有益于调适跃迁与风险、改革与抗解、创新与悬置之间的利弊,还能让教育治理因为数字化而走上更加丰富、稳健且可持续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