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的主流方向,我国教育部不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没有提及教材编写建议,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不组织编写教材或指导手册,这意味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率先实施教材数字化转型。本文从为何实施教材数字化转型,信息科技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材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信息科技教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2.
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是我国信息科技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因此研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落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对比新课标与2017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提出把计算思维培养作为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同时指明了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要素,并提供了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对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提出新要求。本文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根据信息科技课程的特点,从跨学科精神、跨学科知识素养、跨学科教学能力和跨学科信息科技应用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跨学科能力培养知识体系,助力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强调“科”“技”并重,凸显科学原理内容的重要地位。科学原理知识对于中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如何学、如何教”成为当前信息科技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具身认知理论为科学原理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文章阐明了科学原理教学的三大观念: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源于经验的学习观,基于实践的教学观。进而从经验、身体、隐喻、实践、环境等关键要素出发,提出六条原理教学策略,对信息科技的科学原理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龙 《甘肃教育》2023,(4):63-6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明确强调课程资源要以育人为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同时根据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特点,及时丰富和更新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据此,本文主要从初中信息科技专题学习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及初中信息科技专题学习资源建设问题分析等方面,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有关初中信息科技专题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熊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课程应着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为首次制定。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落实信息科技新课标,  相似文献   

7.
赵春芝 《福建教育》2022,(19):28-30
<正>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课程标准新闻发布会。自此,信息科技课程成为独立的国家课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成为指导信息科技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课程名称由“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虽只有一字之别,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信息科技课程提出了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要求,为信息科技课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虚拟机器人A-STEM课程的育人价值,并提出新课标理念下的虚拟机器人A-STEM教学策略(IRISO),倡导信息科技教师在机器人课程教学中注意“科”与“技”并重,将“探究”与“创新”齐抓,培养出懂“科学”、晓“技术”、敢“探究”、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信息科技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而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文章提出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并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与初中信息课程相结合的优势,再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设计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快速得到广泛应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数字社会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为新时代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和特色是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全新课程,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对广大信息科技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该文从内涵、研制和特征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剖析了学业质量标准在各学段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性教学评价、终结性学业考核中应用的建议。以期帮助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为“新课标”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信息科技课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笔者及所在区级教研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教师主要面临着对新课标缺少整体把握、对现有教学资源缺少二次开发能力两个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三条有效应对对策,包括借助教研活动落实了解新课标、借助现有教学资源开发新课程和借助自主开发教学实践案例支撑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2.
周菊明 《天津教育》2023,(28):183-185
<正>《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倡导真实性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高质量信息科技课程建构的关键。为了切实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发现的精神,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结合生活真实场景设计学习项目,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应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丰富教学场景,在直观的学习和体验中促进学生成长。一、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组织、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研究成果等6个方面分析了建设数据结构课程体系的要素,引入了CMM模型的观点来讨论教学管理,以及使用关键成功因素法提出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的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素养与技能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而中小学校必须成为数字素养教育和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阐述,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学生通过相关信息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浦丕志 《辽宁教育》2022,(21):89-92
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背景下,从研究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的背景、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描述与思考(研究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超前学习资料设计案例、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的思考、成果和总结等几个方面阐述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反映了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为信息科技、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框架,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指导教学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是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融合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内容,接轨真实课堂需求,确保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师范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新课程标准,我地区于2005~2006学年度,从八年级起开始使用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存在几个细节问题,现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背景下以新课标中“数据与编码”模块开展的单元教学实践,从目前信息科技课程现状出发,分析数学与信息科技课程对“编码”内容模块素养培养的异同,然后构建信息科技课程编码单元整体教学,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单元中的具体教学案例,呈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选择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建立编码与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提升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开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是进一步深化学科课程学习,实现育人方式转变的关键。信息科技课程开展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面对数字土著,数字化学习方式并非与生俱来;面向科学与技术,数字化学习方式促进真实性;面向全体学生,数字化学习促进教育公平。信息科技课程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教学建议包括:基于数字工具实施项目学习,加深经验转化;运用数字资源进行情境学习,促进迁移应用;采用数字平台开展跨学科学习,进行广泛融合;借助智能技术实现自适应学习,促成个性公平。  相似文献   

20.
杨宏 《现代语文》2005,(12):59-60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理念,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阐述.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根据功能特点的分类,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对象,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素.语文教师,集语文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于一身,既担当着语文课程内容载体的角色,又以其自身的教学语言构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信息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语言信息,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语文课程的素材性资源中具有课程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