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增速过快,而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对高校毕业生有限的吸纳能力,从而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压力,同时学科专业的不合理设置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则造成了与供求失衡并存的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焦点已由过去的失地问题演变为当今的就业问题。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劳动力资源大省,所以研究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安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继而通过数据分析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最后得出提高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劳动力需求方总是致力于管理技术的创新机制,而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力毕竟是少数,因此劳动力供求不存在客观均衡条件,技能性失业(也称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技能性失业问题应着眼于微观方面,诸如完善劳动力技能形成基础,调整劳动力的供求结构、技能结构、区域布局, 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劳动力市场变化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多样性的就业模式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变化适应调整的分析,论述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模式变化的基本情况。就规范劳动市场的就业模式,提高就业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隐性失业是我国长期存在过的、目前还大量存在的客观现象。我国的就业失业统计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迄今在基本概念、时间范围、指标体系、调查手段等方面都与国际标准和惯例有较大的差距,使得官方公布的有关失业率指标难以准确地反映当今社会劳动力失业的真实状况,无法作为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且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公布的失业率也不具备可比性。这就需要今后我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减少显性失业的形式而一起缓解。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隐性失业人口的统计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就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沛,这是经济发展的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就业压力。笔者认为确定正确的就业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劳动者实现就业的权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劳动就业的含义,劳动就业的方针和原则,我国现阶段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解决劳动就业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严重.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偏见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虽然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数众多,但这些学生毕业后不到酒店企业就业或到酒店企业后再流失现象比较普遍。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星级酒店抽样调查、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现状,客观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供需错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产物,然而却面临着严峻的再就业形势。原因在于劳动力总供求的失衡、失地农民文化技能素质的欠缺及就业观念的滞后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关键在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此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都将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及生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就业歧视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机会平等和待遇平等,影响了社会公正、稳定及和谐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既有非制度方面的原因又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制度方面原因。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除了要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关键是要完善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  相似文献   

11.
尽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措施,但由于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由此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质疑,并指出我国应逐步由实施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建设对于促进下岗职工的就业、建立市场就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兵团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我国每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就业需求整体状况相对落后,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与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就业教育滞后,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偏差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高校要加强指导,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生产,首先遇到的就是就业不充分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关系到能否保证社会稳定,第二步战略部署能否实现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说过:“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邓小平文选》150页)小平同志的这段话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更加具体说明今后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统筹规划,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本文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精神,对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扩大和拓展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初步探讨,对妥善解决我国就业压力大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西部贫困农村的农户受到了生态脆弱、生存自然环境恶劣,人均占有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受教育年限短、劳动力素质低、能力弱这三重挤压,而我国政府的扶贫战略较多考虑的是容易立竿见影的开发性扶贫而较少考虑到西部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这就造成了一种错位,容易引发扶贫后的"返贫"现象和绝对贫困人口的反弹.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必须纠正上述在农村扶贫开发上的错位,而选择一种具有"扶正固本"特征的"教育反贫困"战略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教育对人的素质和发展技能进行全面提升;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保障,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塑造市场主体为中心,以人力资源为根本,以培育市场体系为条件,以社会保障为依托,逐步实现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长期存在的巨大矛盾是供求总量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受普遍关注的现象,因此以创业促进就业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国在创业教育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阶段性成绩。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滞后,现状不佳使其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发展程度不平衡,发展基础薄弱也成为制约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及就业观念适应不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出现失业和就业岗位空置并存的结构性失业。我国结构性失业主要有技能型、素质型、高学历性、观念性和地域性结构失业,而解决结构性失业依赖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形成和新兴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种趋势,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到现有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城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阻碍而不顺畅,因而应采取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做出应对。  相似文献   

20.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我国必然要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大量的下岗和失业,而失业率的高低又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信息方面来讲,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劳动力失去了就业机会,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建立一种劳动力中心的信息沟通模式来开发非就业的劳动力,从基本面提供一个充分开发劳动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