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明介绍了力学在近现代的发展及其对各学科的发展的促进 ,阐述力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分析力学一重要分支———建筑力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教育学学科结果分析表明:师范类院校实力一直占据着主导和领先地位;办学水平较高的院校,无论是第三轮的"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抑或是第四轮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学学科水平显著高于"非211"与非"双一流"高校,且占据主导性优势;我国高校的教育学学科整体水平趋于稳定,未出现大的位置变动;参评的部分大学教育学学科水平差距正逐渐缩小,尤以学科水平处在10%之后位置的高校最为明显。在各高校的教育学学科发展上,师范类高校可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非师范类高校需进一步明确学科方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学科评估 促进学科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等重要任务,而学科建设则是实现这些任务的基础。近年来,随着“211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人才、成果和服务”。但是,学科建...  相似文献   

4.
一流学科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流学科的生成发展可以破解无限增长的学科需要和大学实际满足学科发展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学科的发展壮大是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结果,其核心是人才培养;学科的壮大及持续发展需要学科带头人破局、引路、决策,系统整合物质条件和学科知识生产,形成适合一流学科发展路径。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六十多年的成功发展为例,从学科队伍建设、实验设施、政策制度等方面探析一流学科发展规律:建立良性的学科发展循环系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符号,产生良好的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研究生》2007,(2):22-22
理笋尹一厂笋尹学术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科学研究科研基础.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省部级重点学科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获奖情况.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篇数。SSc…  相似文献   

6.
学科竞争力是衡量高校发展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以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相对比较法与模拟归档法对17所国内高水平 师范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师范高校在巩固其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学等传统优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新兴优势学科;优秀学科实力整体呈进步趋势,但整体学科 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相比地方师范高校,部属师范高校的学科建设综合化趋势较为明显。建议师范 高校注重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合理制定并贯彻落实针对重点学科、基础性学科、特色学科等的建设 指导原则和发展战略,不同的师范类高校之间应注重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2007,(2):21-21
在本次学科评估中,参评科研院所的得分按统一的方法进行计算,其“整体水平得分”及各学科高校和科研单位申请参评总数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学科评估2004年排名揭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研究生》2004,(5):4-15
在总结前两年学科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于2004年4月开展了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结束。自2002年开始,现已完成80个学科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学科评估2003年排名揭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研究生》2004,(1):4-18
在2002年学科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简称评估所)于2003年7月开展了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结束。 2003年学科评估涉及哲学等42个一级学科。此次评估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按学科门类分为文、理、工、农、医、管理六类,采用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客观数据来源于各学位授予单位填报并确认的基本数据表,以及教育部“211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  相似文献   

10.
11.
学科评估及学科建设既要遵循学科领域自身的学术价值追求、坚守学科作为分门别类知识形态而存在的差异化禀赋,又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谈论学科或忽视学科作为特殊供给生产体系时质量和效能的发挥。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所组织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为基点,从学科领域知识形态本身的学术价值维度、知识传播应用的供给侧改革维度、不同学科门类层级的差异维度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共享维度等多个视角,基于整体观、系统化视阈对教育部学科评估发展历程予以探究,在竭力寻求学科评估科学路径的同时推动学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骨伤学科与力学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发展历史。通过生物力学、动力学、振动力学等在骨伤学科中的应用,说明骨伤学科与力学的渗透与融合,也说明分化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查冬兵,复旦大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2008年岁末,记者在光华楼东主楼19楼见到了这位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学术新星。高大、纯朴是冬兵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用他的辅导员李老师的话来说冬兵一看就像是搞学术研究的。但定睛一看,记者认出了这位年轻的博士生,不就是今年暑期住在李东(数学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宿舍、来参加复旦应用数学研究暑期学校的小师弟吗?曾经的一面之缘拉近了记者和小查的心理距离,谈话很快切入正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2009,(1):49-50
为进一步提高学科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认真总结历次评估经验,听取参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参考政府评估体系,在评估信息采集标准、提高采集信息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同时,全面启动了学科评估后期数据分析工作,为参评单位提供服务。现将具体改革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领域内评估,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工作在20年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实现了评估内容上“教学-科研-服务”的渐次完善、评估方法上“测量-描述-判断”的日渐成熟及评估结果上“绝对-相对-分层”的理性跨越,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活动。分析当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全校迎评的现实尴尬;“质量-成效-本色”简单加和,公正失位;“规划-建设-评估”被人为割裂,结果唯一,个性不足。建议通过“捆绑-松绑-重构”推进学科评估顶层设计再完善,以“基础-产出-荣誉”要素体系优化设计为主线深化评估体系革新,立足“规划-建设-评估”系统化思维实现综合统筹考量,真正让学科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升”,助力“双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中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 授予单位以及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数均有了大幅 增长。与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的高等 教育和学科评估工作则相对滞后。过去我国曾进行过试办研 究生院的评估,对数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合格评估及 一级学科整体条件的选优评估,以及分批分类对硕士点和博 士点的合格评估。最近几年,各种大学评估和学科评估也大 量出现,但从总体上看,学科评估还没有形成制度,评估的 指标体系也各有其不太完善的地方,还没有形成一个在高校 学科建设中具有权威性的、得到公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 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于2002年开始的全国首 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则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创新管理体制,用新的“学科点管理体制”取代了“教研室管理体制”。“学科点”管理体制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速学科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建设看学科发展邰可举电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几乎是现行各种电化教育基础课教材都确认了的,也是电教界对“电化教育”这一学科名称展开争鸣的各学术流派达成的共识。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电教工作者还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是发展电教之...  相似文献   

19.
从学科馆员建制起,迄今国内学科馆员已经历从服务于信息机构、为学科提供信息资源的第一代,到服务于学科对象的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利用专业图书情报技术与工具,提供学科资源优化建设、学科知识库建设、知识产权服务、预见性学科信息服务、合作式深度情报服务等,同时学科馆员的发展也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20.
从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看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加速学科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高层次、富有责任心的教师队伍 ,完善的教学培养管理体系 ,先进的实验仪器和丰富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