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化、儿尾在江苏的各个区域都有分布,但是分布的范围和丰富程度却大不相同。江苏各方言中儿化、儿尾分布现状的形成跟历代移民和方言接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结合刘俐李教授的<焉耆汉语方言研究>,对焉耆方言中的儿化韵在作用和分布方面作一个系统的分类和总结,以区分焉耆方言中的"儿化"和"儿尾",并进而预测在焉耆方言中"儿化"现象不仅不会消失,还将会有所发展.由此加深我们对"儿化"和"儿尾"两个概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受前一音节影响与"子尾"呈互补分布的面貌;并结合历时分析和语法化理论,指出儿化和儿尾的层次性,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关中方言区的儿化类型可分为商州等处的简单黏附型,西安等处的中度儿化型,礼泉等处的混合型,鄠邑、千阳的深度儿化型,澄城、宝鸡等处则是儿尾自成音节。简单黏附型占关中方言区的44.4%,儿尾自成音节占近29%。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的共时性呈现出不太平衡的格局。中度或深度儿化主要在中部,简单黏附主要在东部,儿尾自成音节主要在西部和北部。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共时性差异的形成与周围方言的相互影响及语言发展的历史规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关中方言区的儿化类型可分为商州等处的简单黏附型,西安等处的中度儿化型,礼泉等处的混合型,鄠邑、千阳的深度儿化型,澄城、宝鸡等处则是儿尾自成音节。简单黏附型占关中方言区的44.4%,儿尾自成音节占近29%。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的共时性呈现出不太平衡的格局。中度或深度儿化主要在中部,简单黏附主要在东部,儿尾自成音节主要在西部和北部。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共时性差异的形成与周围方言的相互影响及语言发展的历史规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从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形式来讨论其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它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川南江方言的词缀"儿",从语音上看有儿化和儿尾两种形式,儿化不自成一个音节,儿尾自成音节。后缀"儿"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后儿化,放在单音节后一般为儿尾。本文试从儿化、儿尾的构成、作用、音值等方面说明词缀"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陇西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历来引人注目,陇西方言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谈谈陇西方言的"儿"和儿音后缀词,并就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的原因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陇西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历来引人注目,陇西方言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谈谈陇西方言的"儿"和儿音后缀词,并就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的原因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写九江话里的儿化现象和儿尾。儿化和儿尾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九江话里,在表义以及语法作用方面,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一、儿化和儿尾是某些词的词类标志;二、它们中的一部分只起构词作用,但有一部分能表小义或由小义引申而来的少义;三、儿化或加儿尾是一部分静态单位进入动态交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重庆话的儿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重庆话儿尾的白音值和重庆话儿尾在语素“儿”的发展演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即重庆话儿尾正处于“儿”从实语素到虚语素发展的承接阶段上。  相似文献   

12.
遵义话既有儿化韵也有自成音节的儿尾。遵义话的“儿”尾有久远的历史,有的“儿”尾仍保留了“儿”的本义,但目前“儿”尾词数量不多,现有的“儿”尾词也正在急剧减少。通过实地调查,对遵义话“儿”尾词的数量、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其重视。  相似文献   

13.
商丘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从语音形式上来说“子”尾有两个变体,即发[tE·]和[nE·];在词语中的作用这方面,“子”尾也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即“子”尾附加在名词后面、形容词后面、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商丘方言中也有“儿”后缀,加在名词性成分或是其他成分的后面,构成名词,读时与前面的韵母合成儿化韵母。但在商丘方言当中词汇多带“子”尾,故儿化韵较少。  相似文献   

14.
"×儿"是指"儿"音与其前字音节在语流中是否融合的问题,融合了的称"儿化",没融合的称"儿尾".因此,"儿化"与"儿尾"属语音平面上的术语;而带不带"儿"与词汇平面有关,是词汇平面上的问题.无论是语音平面上"儿化"与否,还是词汇平面上是否带"儿",都与语法平面上的"儿"有一定的关涉.语法平面与词汇平面一般统称为"儿缀".  相似文献   

15.
青海"少年"是青海民间文学中璀璨闪耀的奇葩,其中的"儿尾"方言,常是一个独立的、自成音节的词尾。"儿尾"方言不仅有一字尾、二字尾、三字尾,更有独到的ABB尾。  相似文献   

16.
广西平南大新白话的儿尾“儿”[ ]是一个带调的、自成音节的独立结构。本文尝试对大新白话的儿尾与普通话的儿化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读音、类型、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广西平南大新白话的儿尾“儿”[ ]是一个带调的、自成音节的独立结构。本文尝试对大新白话的儿尾与普通话的儿化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读音、类型、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祁永敏 《天中学刊》2007,22(3):82-85
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的罗山方言中,“儿”字有三种功能:充当词根语素;充当儿尾;充当儿化的标记。这三种功能相互重叠,构成了多种结构形式。罗山方言中“儿”字发展演变的特点是:有的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词根语素虚化为儿尾的阶段;有的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儿尾演变为儿化的过程,儿化占很大的优势。这些为探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儿”字演变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归纳了赤水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变调现象,重点对赤水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基本韵母生成儿化韵的类别以及自成音节的儿尾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汉语儿缀现象在各地方言的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文章从共时平面分析了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在全国的分布,涉及语音形式、儿缀词语及数量、语法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