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的强大的渗透力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提出,文化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我国文化软实力也被摆在了全局的重要位置,从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入手,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我国文化软实力以社会主义的本质,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来源和主体内容。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文化路径。正确认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内蒙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的基本问题入手,围绕其在内蒙古民族地区推进的重视程度、宣传主体、宣传方法、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状况、文化融合等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内蒙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因素,为内蒙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然而,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面临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意识形态多元化、传播者水平有限等制约因素。广西民族地区应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占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加强理论创新、注重宣传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化队伍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和走访,准确把握新疆地区各族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分析和思考,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影响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主要有收入差距的扩大、多元文化的负效应、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等,导致部分民众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主要包括理论的科学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结合、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政府诚信与公众信任相统一,进而从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论述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境中,边疆与民族是可以互为隐喻的。空间(领土)与民族(人民)是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国内所有民族在国家认同基础上,通过更加自由平等的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以及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因自身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以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以国家整体文化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机会,即为所有民族提供人类文明进步的创造空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软实力的关联互动研究,为当前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文化软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对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地域偏远等原因,部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够,导致其在理论自信方面不足,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传播。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理论自信,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扩大人民群众对无产阶级政党认同理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和要求。但学界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主要涉及价值意义、面临困境、解决困境、研究方法等层面,缺乏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维度的研究,缺乏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政党认同本质的审视,应以民生为本、和谐信仰、国家认同等构建路径,拓展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提升民族地区的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依照中国实际,按照中国大众的需求来丰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大众所喜闻乐见,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用民族语言来联系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向和目的是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载体大众化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和必要途径与条件,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大众化又是基础工程.创建马克思主义载体大众化要突出目的性、可操作性、通俗性、催生性、独特性等“十性”.要精编通俗易懂、艺术价值高的读物、纪录片、小品等,要认真搭建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着重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和宣讲员,全力办好培训学校,组建贴近群众的宣讲队,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办好“按需点题”的百姓讲坛等“十载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有其独特的要求。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领导干部的观念与实践偏差是壮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制约因素。要提高壮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水平,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大推进壮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综合性工程的力度,必须在具体操作上坚持壮族地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地区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上升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改革业已挺进深水区和进入攻坚期。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边疆改革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标志和实践的理论推手。基于此,对推行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简要述评,以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自身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吴孝 《天中学刊》2003,18(4):103-10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即鼓励发达地区先行发展,然后逐步推开,进而带动全国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贫困的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9-62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将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和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启示,争夺意识形态“霸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实质,理论宣传的“阵地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积极的“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回归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学,是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软实力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是软实力竞争的前沿地带。当今时代的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处于文化竞争愈演愈烈、文化渗透无孔不入、文化激荡强弱明显、文化安全面临挑战、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等现实境遇之中,应当确立宏观视野、唱响主导旋律、塑造现代形象、引领大众文化、张扬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