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宗教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民族成员或者群体的知与性产生着广泛、核心、持久的影响。基督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景颇族地区的传播、发展,不仅使景颇族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还使景颇族的传统文化陷入困境,群体认同遭到威胁。  相似文献   

2.
以苗、侗等民族文化丰富独特而著称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社会传承机制类型多样。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浪潮不断推进,传统农耕社会正向现代社会演进,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传承机制,如申报和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生态博物馆、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等。在持续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社会传承场正不断地发展变迁,影响了文化传承的土壤和环境,要求我们积极调整和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机制,方可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民族迁徙是一个古老的人口现象,它常常伴随着民族发展的始终,成为民族史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述了景颇族历史上的迁徙活动,阐示景颇族社会发展过程中,迁徙对本民族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民族文化形态的影响和作用。试图为新时期研究边疆山地民族的发展探索一些历史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视角来看,土家族地区灵溪镇的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密切相关。围绕教育而言,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育生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变化,都影响着灵溪镇的教育变迁——通过教育形式、类别的具体构成以及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判准的变化表现出来,所呈现的冲突与调适、平衡等也体现了教育与其文化生态要素环境的适应过程及其本质。为此,在探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时,应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并结合民族文化的实际结构及其流动,对教育的结构、形式与类别进行调整,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信任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衡量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到国家合法性与社会的稳定。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通过对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来反映他们对政治体系的满意度和支持率。这种特定政治心理,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社会管理以及政治民主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本文从景颇族文化、利益表达、信任层次差异的微观角度就景颇族的政治信任现状,找出景颇族政治信任的相关特点,在对少数民族的政治信任问题准确定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颇族伦理思想在景颇族人的恋爱、婚姻、家庭、社会规则、社会公德、宗教和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景颇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景颇族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文化信仰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对世界的认知差异,形成独特的语言特点,反映出各自的文化心理。本文从少数民族景颇族英语使役动词学习中反映出的心理特点,分析该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旨在阐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姓名是一个特定的符号,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民族性格。景颇族的姓名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发展而约定俗成的。通过姓名可探究民族的历史、民族心理及性格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以土地为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封闭内向型“农业宗法”式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国民族文化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和传统。这种文化特质和传统艾对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继承和发展其积极影响,批判和克服其消极影响,是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景颇族是一个带刀、用刀的民族,映射着景颇人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与其它器械相比,刀在景颇族的战斗、祭祀、狩猎、劳动、欢庆胜利等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对景颇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景颇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景颇族史诗神话对景颇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景颇族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之一。景颇族史诗神话所包含的共同的族源神话、集体记忆、宗教、生活习俗等都是民族认同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12.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本民族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当前无论是少数民族幼儿园还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家长都盲目遵从城市主流汉文化,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社会性的积极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园与家长应积极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感受传统民族节日与风情,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教育活动,并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幼儿具备本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民族教育没有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也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教育没有树立内生发展的价值导向,从而忽视了教育与区域的嵌入式关系.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内生发展不是为了发展的手段,而是以各自的环境与文化为基盘,并为每个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形式,是自律地再创造传统的过程,是基于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和谐共生.相应地,民族教育也就理应成为以内生发展为根据与指归的教育.一方面,民族教育扎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并与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相照合.另一方面,民族教育意在培养能够担负起本地区内生发展任务的、具有相应文化水准与自治能力的人才,而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涵化是文化变迁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对景颇族人民来说,直至解放前,其社会仍具有鲜明的农村公社特征,因而,急剧推进的现代化对景颇族传统民族文化涵化是十分典型的.以景颇族重要的文化节日“目瑙纵歌”为视点,对现代化的涵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传统文化的适应与变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经世世代代提炼、加工、美化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的目瑙示栋,是景颇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和顽强斗争精神的物化反映,是一种群体意识的象征。景颇族生活的足迹以图案形式惟妙惟肖地镶入了目瑙示栋,景颇族根据动物所固有的属性、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以表示景颇族的追求和向往。目瑙示栋的纹样或图案显示的不仅仅是景颇族的审美趣味和趋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它是景颇族的历史画卷与象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折射和民族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重要载体,没有民族就无所谓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国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关系是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少数民族教育诸多的特殊性。本文拟从少数民族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入手,分析其特殊性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而提出适应民族地区环境特性的课程改革设想,意在寻求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民族社会学和民族教育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18):185-186
菀坪社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各民族文化在此汇集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正确认识到多民族文化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做好幼儿个性化教育与民族化教育,优化教师对整个幼儿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有效创设特色区域活动以及区域场地,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学中来,实现幼儿综合能力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景颇族和傈僳族是受基督教影响很大的民族。景颇族是分布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的跨境民族,傈僳族是生活在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等的跨境民族。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景颇族和傈僳族开始信仰基督教,在传教士的协助下,根据当地景颇语言和傈僳语言的发音,创制了景颇文字和傈僳文字,翻译出版了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和圣经全书。民族文字的创制结束了景颇族和傈僳族没有文字的历史,并沿用至今,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还出版了大量民族特色的出版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下,孝道逐渐进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之中,这不但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孝道的传播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精神传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从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孝道观。一、苏教版中孝道教育的课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孝道教育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