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新古典综合派的出现是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力求达成但又不能达成共识的产物。该学派力图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纳入同一框架而对经济现实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由于该学派多少迎合了当代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由直接向间接方式的转变,所以它可能会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演变与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以来,凯恩斯主义从兴盛走向衰落,继而又很快开始复兴,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演变特征。新凯恩斯主义既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主张,又对其某些重大缺陷作了十分有益的补充和修正,因而为凯恩斯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凯恩斯主义者创造性地提出"多重平衡"概念来描述被先前经济学家过于简单化的信贷市场。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的信奉者提出,单纯考察利率机制过于简单化:在信贷市场的运行中,利率机制与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市场存在多重均衡运行机制。由于信贷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性,利率的双重效应和贷款抵押给信贷配给造成重要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提出利率和贷款低押的选择效应的存在必会导致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进而导致信贷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干预信贷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为政府调控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合中国国情,简要评述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的同时,对中国现在的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银行的不良债权是监管不严产生的,而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是高利率诱发的,在经济周期变动中,由于过去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微观运行基础,不良债权与通货紧缩并存状况,使货币政策无所适从,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低利率和信贷配给措施,对当前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5.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论述评龙中70年代末,当原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的浪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各领域时,一批被帕金(M.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①的经济学家,仍坚持凯恩斯主义的信条,力图从理论上改进凯恩斯主义,并运用计量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思考:一个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主义是指以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一个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理论,这一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客观地认识、评价其基本理论,从中借鉴有用的东西,对于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失灵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货币中性问题是各经济学学派一直以来争议颇多的热点议题,从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面纱论",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再到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再到新凯恩斯主义下价格黏性导致的短期货币非中性。出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与各国经济的差异性,各大经济学派在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后仍未得出统一的观点,然对该命题的研究却在逐步深入。文章利用1986-2013年的经验数据,对长期视角下,货币中性问题在我国的实践进行一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长期下我国货币呈现显著的中性状态,政府机构应将货币中性纳入到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考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工资价格刚性问题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中心问题。依照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体上可把这一流派分为三个主要支派,即名义则性学派、实际刚性学派和非刚性学派。本文对这三个支派的主要观点和相互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文章认为,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这比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无疑前进了一步,但绝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都只满足于提出对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的解释,而拿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一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往往带有片面性、“庸俗性”等特点,另外,这一流派目前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由多个支派、多种学术观点拼合成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思想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到综合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从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到强调国家与市场的平衡,从主张国有化到强调"新型的混合经济"的演变过程。社会民主党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实践,表明执政党的经济思想必须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凯恩斯革命”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流产”的“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凯恩斯、卡莱茨基、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宏观经济学、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1.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就业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见解.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分析范式各异,欠缺合理的对话平台.本文试图根据相关文献中"模型构建不同完成条件"构建一共同分析框架,对这些理论的代表性失业模型进行重新阐释和对比.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这两大理论体系关键区别之一在于对定价行为的看法,前者将厂商视为"价格的接受者",而后者将厂商视为"价格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是指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形成的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各种新自由主义流派和学说的总称。讴歌和赞美市场成功,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反对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或少干预经济,是该思潮的本质内涵。据此,国内不少同志简单地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与国家干预主义完全对立的,完全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的经济理论。这种认识是否确切,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中,政府到底应扮演何种角色,处于什么作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著名西方经济学专家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力作《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40余万字,分《历史的回顾:‘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篇共15章,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和对立,对于了解20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与最新成就,堪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大衰退迫使货币当局不断尝试新的非常规政策工具以刺激经济,走出停滞-紧缩的困境.2012年起相继在欧洲和日本出现的负利率政策打破了名义利率零下限的传统认识,对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后凯恩斯主义从货币化生产的经济本质出发,拒斥自然利息率和可贷资金理论,坚持货币创造和货币内生,批判了主流经济理论对负利率政策的理解,并据此认为负利率政策将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累积金融脆弱性,恶化收入分配状况,引发货币战和鞭梢效应.在后凯恩斯主义看来,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必须充分重视财政政策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李超民美国制度经济学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100年了,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经济思想界流派纷呈、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先后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派)、合理预期学派、货币主义、供应学派,还出现...  相似文献   

16.
刘宏松 《教学与研究》2004,12(12):44-49
拉丁美洲地区是区域主义发展较为典型的地区。依附论是一种主要由拉美学者发展起来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拉美区域主义从兴起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勃兴,都受到不同形态的依附理论的深刻影响。依附论的历史演进和拉美区域主义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依附论的警示,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拉美新区域主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我校经济学院教授、学报副主编陈银娥博士后的博士论文《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0年 )已被中国金融出版社作为第二批金融博士论丛之一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详述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效应及国际经济中的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主张 ,追溯了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对各国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阐明了西方其他各学派的货币政策及其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 ,本着客观公正、博采众长的原则 ,论述了凯恩斯学派对中国货币金融…  相似文献   

18.
“滞胀”是指既有生产停滞又有通货膨胀存在的经济状况,它是60年代末以来存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这样的经济既需要经济刺激,促进国民生产总值(以下都以GNP表示)增长,又需要紧缩货币,降低通货膨胀,这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所无法对付的难题。因此,“滞胀”的出现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麻烦,同时它也引起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界的“混乱”,这种“混乱”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1)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所组成的新古典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调节提出了挑战,并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价格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2)以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新凯恩  相似文献   

19.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政府干预观以及经济干预政策更是举足轻重;然而,凯恩斯干预观的理论基础——以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批判为例,也绝不能忽视。对传统自由放任主义进行历史考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凯恩斯对自由放任主义中非道德性的深恶痛绝,人性中贪婪、自私嘴脸的深刻反思。在"干预"与"自由放任"两种理论互为激荡的背后,凯恩斯的哲学立场其实并未改变,他的哲学观仍是利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进一步说,对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深刻剖析,不仅是凯恩斯干预观的逻辑起点,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马克思唯物主义中实事求是分析方法的体现——即摆正凯恩斯对自由放任主义批判中真与假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志伟 《红领巾》2005,(5):13-20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