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0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第2版刊有《活熊取胆汁,其状之惨不忍卒读》一文,文中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为了给制药企业提供熊胆原料,养熊场在活熊体内抽取胆汁,活熊痛苦的哀号、被铁马甲固定的惨状令人同情。笔者想说的是,标题中的不忍卒读不恰当。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将本来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描写得平淡无奇,索然寡味,不忍卒读。“文似看山不喜平”。为文之道,往往追求一种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蜂回路转的艺术效果,形成一种松紧张驰,起落开阖的节奏美,这既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也能给人艺术  相似文献   

3.
剪刀+糨糊     
答辩的时候听到老师的意见:这篇论文是典型的剪刀加糨糊……言下之意,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4.
正因为有"情",人类才演绎出一幕幕震山撼海的动人故事,也正因为有"情",才有一出出催人泪下、令人不忍卒读的经典传奇。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3,(9)
在编辑稿件的时候,编辑们常常遇到一些写得好的文章,可是字迹比较潦草,让人不忍卒读。特别是许多是写在随手拿来的白纸或者其它边角料上,给人以很不干净的感  相似文献   

6.
线索多指叙事文学作品中故事发展的脉胳,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串联情节.编织人物关系.影响作品结构安排。试想,一部《红楼梦》若不以宝黛爱情故事为线索.不仅难以成书,读者更不忍卒读.因而线索又会给人读书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7.
程广平 《中学文科》2005,(10):35-3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本不成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作文上,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僵化,文章语言干瘪无味,虚伪造作,行文千篇一律,令人不忍卒读。本来充满灵性的个性化写作变成了现代化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作文成了“八股文”,这远远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作文时能够写出真实情感,这本不成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作文上,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僵化,文章言语干瘪无味,无真情实感,虚伪造作,行文千篇一律,令人不忍卒读。本来充满个人灵性的写作变成了好比现代化车间流水线上的作品,作文成了“八股文”,这远远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凡作文者,必重视文笔。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笔就是写文章者的“利器”。相反。没有文采的文章必然干巴生涩,味同嚼蜡,让人不忍卒读。那么,好的文笔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相似文献   

10.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药》的“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药〉的教学处理》),因为这一章不仅十分深刻地反映了整个作品的主旨,而且运用的手法又是那么的巧妙——在近乎自然的质朴描叙中不露声色地展现了两颗愚昧、落后到极致而毫无自觉的心灵。两老妪对“革命”、对自己悲苦命运的高度无知、麻木,令捧卷者心痛得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11.
谈到议论文,很多人可能就要皱眉头了,因为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往往让人感到平淡乏味,不忍卒读。但现在有一种标新立异的议论文,足以让人乐读且拍案叫绝,这就是用新颖别致的数学证明法写成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2.
我们阅读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笔墨粗疏、行文草率的文章往往让我们不忍卒读,而那些文笔细腻、行文精致的文章则极具感染力,能使人进入宁静愉悦的审美心境,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3.
雪夜     
同学们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让人不忍卒读。那么在一、篇简短的记叙文中能否点起一点波澜,设一点悬念,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信请读《雪夜》。  相似文献   

14.
尚秀云 《班主任》2013,(6):66-67
【案情重现】 又是一本沉重得让人不忍卒读的厚厚案卷,又是一张充满稚气的纯真脸庞,唯一不同的是,卷宗封面上“案由”一栏中,写着四个触目惊心的大字:“贩卖毒品”。  相似文献   

15.
王琳妮 《上海教育》2014,(19):80-81
同学们写作文时,我们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皱眉蹙额,搜索枯肠,仍是思路不畅,笔下艰涩,所写文章枯燥乏味,叫人不忍卒读;而有些学生则文思如潮,左右逢源,伏案疾书,沙沙有声,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主要表现为书面表达,在平时练习及测试中,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常见逻辑关系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严重的甚至让人不忍卒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学生在写作中思维能力的欠缺。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除了单词拼写及短语、句式的常见错误,写作能力的不足多表现为思维单一,语意表达重复,缺少变化。  相似文献   

17.
巧用书信,倍增亲切。我们写文章.目的是让人去读。可现在很多人写的文章,是让人不忍卒读。怎样才能让人读得进去呢?我想,重要的是让人感到亲切.读得进去。书信,就是一种这样的文体。本文作者看来就深谙此道.  相似文献   

18.
读书短评七则孙忠民人物传记《吴健雄──一物理学第一夫人》江才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2.00元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和本主持人向你共同推荐这本书。杨振宁说:“中文的科学家传记,往往写得肤浅幼稚,使人不忍卒读。本书以严谨忠实的态度写出...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畏惧作文、厌倦作文,是中学生表现出的共性,相信已无人怀疑;教师怕读、怕改学生作文,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无话可写又迫不得已非写不可;教师怕读作文,是因为他们不忍卒读又情非得已非读不可。鉴于此,写作教学现状的确有进行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让入不忍卒读。那么我们在写记叙文时能否打破平淡,让小小文章尺水兴波,增强叙述的生动性,使读者读起来身心愉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呢?能否起一点波澜,设一点悬念,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