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儒家的现世价值一直为许多学者关注,儒家与自由主义有很强的通约性,它的许多资源可以古为今用。文章试图通过对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关系来更深一步地阐发儒家的现实意义,并从两个方面即“我选择,我自由”与“仁者爱人”、中庸与妥协来分析二者的通约性。  相似文献   

2.
张载哲学如何从气本论来安顿儒家的价值,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但是安顿儒家价值正是张载哲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其一,通过气本论实现对现象世界价值的肯定,体现儒家不弃人伦的立场;其二,通过气本论建立万物一体之仁。  相似文献   

3.
《全球教育展望》2007,(8):26-29
本文从探讨儒家课程思想入手,通过将儒家的课程思想与后现代主义进行对比,从超越"二元对立"迈向"中庸和谐",从反对"人类中心"迈向"化成天下",从消解"理性主体"迈向"内省体悟"三个方面来逐步勾画出了儒家课程思想中的后现代图像。并指出我们应该使用后现代主义来促进儒家课程思想在当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儒家民族观来看西汉的民族政策,通过西汉对周边各个民族实施的具体政策,来研究儒家民族观在具体政策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了解儒学,了解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也就是了解我们中华民族自身,本文通过对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认识,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称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宝藏。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会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内容的阐述来进一步说明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生态美学观作为论域,以先秦儒家生态美学思想为对象,阐述了先秦儒家以“和”为核心范畴的生态审美观,并试图通过对“天人合一”、“知命畏天”、“仁民爱物”、“乐山乐水”、“吾与点也”等理论点的析明以及对先秦儒家生态美学观特征的分析来探明其构成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民歌总集《诗经》,从儒家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来论证儒家所推崇的音乐美学观点,阐述了儒家音乐美学认为的音乐之美就是人性性情表现的情感意识,是来自人性深处的自然单纯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角度来探讨儒家经典英译的两个问题。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通过对互文性及其所指涉的翻译过程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儒家经典英译应由中国译者完成;儒家经典英译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儒家和谐思想出发,浅析班主任怎样通过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学生群体的共同协作,来构建和谐班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民歌总集<诗经>,从儒家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来论证儒家所推崇的音乐美学观点,阐述了儒家音乐美学认为的音乐之美就是人性性情表现的情感意识,是来自人性深处的自然单纯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而后孟子又一次推进了儒家学说的发展,孟子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性善论"。他这一理论观点成为了儒家学派发展的一个思想基础。通过阅读《孟子》这一书,本文将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角度来论述人性本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儒家和谐思想出发,浅析班主任怎样通过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学生群体的共同协作,来构建和谐班级。  相似文献   

14.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是培育君子人格,终极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在各种儒学要素的修炼过程中,和与中庸构成了儒家德育目标的质与度的标准,本文旨在通过研读《论语》《中庸》来领会中庸与和的思想在儒家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成中英用知识与道德的统一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通过对孔子之"知"与朱子之"理"的分析,成中英认为,儒家认知之学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基础,儒家道德哲学又反过来促进了认知之学的开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性与知识的互存、知识与道德的互用,以及两者相互贯通发展的可能。通过强调知识与道德的互基互用,成中英把儒学知识论上升到了与儒家道德哲学同等重要的本体论的高度,赋予了儒家认知之学新的思想内涵,也代表了儒学在现时代发展的"道问学"趋向,体现了人文理想与知识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儿女英雄传》虚构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盛,这"虚构"是以儒家思想、忠孝节义、伦理纲常为准绳的。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儒家伦理对女性意识的压制规约以及在这儒家伦理背后潜在的男性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仪式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最直接、最可观察到又最具生动性的行为,同时也是诸多文化观念的象征承载体,揭示仪式中所蕴含的种种观念,便是揭示某一时代的某种文化、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类于现代仪式学的理路,而儒家的“礼”也发挥着一般仪式意义上的功效。自先秦以来,儒家学者在讨论“礼”时,就相当强调通过对其中仪式化行为的解读来阐发其内在的意义,而儒家礼乐文化亦相应地表现为以具有一套象征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表达一种共同的理想与价值,来规范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秩序与团结。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专门针对商业活动的指导用书,明代中后期刊刻的商业类书中包含了许多商业伦理的内容。商书的编撰者倡导以义制利的经商原则,将儒家的伦理规范与商业活动相结合,主张通过践行诚实守信、守礼谦忍、勤俭持家等商业伦理规范来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儒家伦理与商业活动的结合,不仅使儒家伦理凸显出实用化与功利化的特征,而且也有利于道德秩序在商业领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高效教学团队的建设无疑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儒家管理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且期望能够通过借鉴儒家优秀的管理思想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国文化传统对性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进行性教育,是受儒家化传统的现实影响和由儒家化所形成的集体潜意识影响的。儒家的化传统从价值观、规范、习俗等方面直影响性教育,而集体潜意识则从不自觉的角度影响性教育的进行。由儒家化形成的集体潜意识,主要通过价值观、情感、思维方式、语言、人格来起作用。上性教育课的教师面临着一场化震荡。教师要进行化进化和心理调适,才能上好性教育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