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名妓,她"艺妓"的独特出身使她从小就学习有关戏曲的表演,尤其喜欢《牡丹亭》。而作为明清影响最大的浪漫爱情传奇《牡丹亭》则在诗词创作上和爱情观念上都对柳如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时喜用蕴含独特情感意义的"柳"、"梅"、"魂"等字;在对爱情的追求中大胆、执着,与杜丽娘一样,同是"至情"的化身。  相似文献   

2.
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意思最深,因而也最引人注目。文章紧扣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从它的成因、实质展开了充分的分析探讨,并对其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马松茂 《小读者》2012,(4):36-37
柳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非常钟情的对象,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之一,这些古典诗词中的柳究竟都蕴含什么意义呢?以下为你揭晓!  相似文献   

4.
柳如是作为晚明文坛上的一位著名女诗人,作为一个生逢乱世的风尘奇女子,其才貌双全却难逃悲剧命运。她将一生不幸遭遇和独特性情通过诗词创作表现出来,创作出大量风格多样的诗词著作,后人对柳评价甚高,堪称传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柳意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多年来,研究者们关于柳意象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柳意象频繁出现的原因,柳意象的情感内涵,个体诗人和不同时期诗词中柳意象的探讨。对柳意象这一专题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有助于下一步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赏析: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婉转豪放二者兼而有之.本文试图通过对柳如是人生际遇之分析,阐释其诗词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性情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而最好的凭借就是诗词,让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然而诗词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如同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诗词的教学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诗词的内涵,走出字面的束缚,进入诗词的意境,学会欣赏,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情趣,领悟意境呢?  相似文献   

10.
陈秀娟 《少年月刊》2023,(10):30-33
<正>无论你是否喜欢,若盘点古今中外与人们相伴最久的植物,柳树肯定得算一个。不信你瞧,哪儿都有它的身影。诗词里的常客柳树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原生树种之一,植柳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中就有“柳”字。房前屋后、河沿路旁无所不在的柳树,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诗词里。除了孩童启蒙时吟诵的《咏柳》中的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吹面不寒杨柳风”“枝上柳绵吹又少”……各朝各代的诗词都有借柳抒怀的名句。柳与留谐(xié)音,  相似文献   

11.
“折柳赠别”民俗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柳之古义与离别的联系入手,结合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论述了古代“折柳赠别”民俗的缘起与发展以及“折柳”在送别诗词中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文坛出现了巾帼群体,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繁荣。素有满清第一女词人之誉的顾春与一代名妓柳如是的诗词创作,为后人称赞不已。一为满族贵妇,一为风尘乐妓,她们的诗词创作必然呈现不同的风格特色:顾多平淡,柳喜用典;顾多柔慈,柳呈侠义;顾真淳于本色,柳哀婉于豪爽。两人的诗词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独立自由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表达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文题]从牙牙学语起,长辈们就开始教背《静夜思》、《红豆》等诗词,上学后也一直受唐诗宋词的熏陶。诗词里的各种意象,比如月亮、柳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柳之古义与离别的联系入手,结合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论述了古代"折柳赠别"民俗的缘起与发展以及"折柳"在送别诗词中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要求考生说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同学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此又影响到第二问题的思考,因此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中有  相似文献   

16.
当诗人们表达别离主题时,又惯于袭用哪些意象呢?如果对别离诗词进行一番全方位的扫瞄,我们就会发现,与别离这一生命现象结缘最深的意象有柳、水、酒、月、云、草等等,而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藉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诗词中的“象”即语句的字面含义,而“象”所表达的“意”则是语句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当诗词对“象”的描述有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时,就会导致诗词中的“象”与“意”表达上的分离,这时的后就是“象”的语用含义。诗词中的“象”在被用来作比、被夸张和被比拟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象”与“意”的分离。“典”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柳如是诗词中独特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一反传统对柳如是传奇身世的过份关注,而以柳如是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和视角来探讨、揭示柳作中独特的精神内涵及其成因,以引起学术界对清代妇女文学尤其是柳如是作品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诗词素描     
与传统的关于唐诗宋词的释义迥然不同,本组《诗词素描》以原诗为载体,用生动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如画的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文学的再创造,既是对唐宋诗词古典精神的忠实还原,又是对诗词现代意义的尝试发掘。无论是写情、写景,还是写人、记事,这些诗词名篇中的优美意境,在作者曾冬的笔下,都得以一一再现,诗词中的形象都变得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读这组《诗词素描》,如同在唐诗宋词里进行一场愉悦的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们会一步步走近唐宋的诗词大家,与他们共享这跨越千年的喜怒哀乐。文章美妙的创意及散文化的语言,无疑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周萍 《现代语文》2006,(5):33-33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意境,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所谓“意象”,即蕴涵作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如“日”、“月”、“花”、“草”都可以作为诗词的意象。以“流水”作为意象的诗词也不下几千首。但“流水”意象所传达的意义却有很多种情况。现一一列举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