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黄自伟 《学语文》2005,(5):24-25
每到高考前夕,各种形式的猜题、押题就会浮出水面,并借助当今发达的传媒迅速流行,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其中尤以猜作文题为甚,因为比起大分值作文来,猜中其他几分的小题,那只是“小猜”见“大猜”,如侥幸猜中作文题,那真是一“猜”天下闻名。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撰指出,多年来,语高考试题太多关涉政治意识、思想品德、道德伦理,还没有关涉“化”本身,这是高考作命题的一大盲点。其实,地域、山川、建筑、戏剧等等化莫不可以关涉。章认为,今后的高考作题目,不要离政治意识、思想品德、道德伦理太近,不要过于趋附当年社会热点、潮流。作为明之邦、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要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背景中,思考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话题.境界开阔,气象宏大,一改往年高考作文题中常见的政治教谕、道德内省的程式,让作文成为一次庄严的思想之旅。它给人的感觉确实如命题组在说明命题思路时所说的那样.有着与浙江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大气”。  相似文献   

4.
2006年,将进入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第三年.面对日益迫近的高考,人们自然有许多期待,特别是作文命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高考前,各类学校的语文试卷可谓铺天盖地,每周都有好几套,什么周练、月考、模考、仿真、押题,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很多套有“猜题”形式,领导说,谁猜中了题目,奖多少多少;同事说,谁谁猜题很准。猜题真的很准吗?真的有效吗?  相似文献   

6.
2004年高考尘埃落定,全国十几份高考卷作文题立时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通观这些作文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各运奇思,各臻其妙”。揭示“奇”“妙”,正确把握作文考查的方向、目的,对作文教学乃至高三作文指导无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试卷中作文命题的讨论是必须直面的严肃话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笔者通过浏览今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几份全国卷的作文题和其他自主命题省市高考卷的作文题,结合自己在作文阅卷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和体验领悟,拟就今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命题叙点刍荛之见,敬请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9.
10.
2004年北京市普通高考数学试题仍是北京市单独命题。但由于参加高考的考生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届毕业生,因而将会保持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12.
今年,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进行高考.各地语文试卷到手之后,其中的作文题引起我长久的思考.想到<水浒>里有一个给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情节,我忍不住要给2004年各地高考作文也来个不成熟的排序.  相似文献   

13.
于爱国 《考试》2004,(6):8-9
为了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能力,2002年高考古诗第一次以主观笔答题的形式出现,2002年诗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相似文献   

14.
综观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总的印象是,在稳中有变、稳中求质的思想指导下,以侧重语文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考测的命题理念愈见清晰,其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命题视野开阔,文化含量高,显得大气而有活力,无疑是近几年上海语文高考命题相当成功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综观近几年的现代阅读题,绝大多数题目只是就其中的某一点置题设问,即只是就阅读材料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其深层含义,或按既定要求搜寻、捕捉、取直至融会、变通、概括、转化信息,我们姑且称之为截取式命题,根据截取内容的性质、答案组成的特点等,截取式命题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一、回首10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 古诗词考查列入全国高考试卷,至今已经有10年了,纵观这10年的试题,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发展规律,以及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已进行了29年,我们暂且将它划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为1977年-1986年;第二个十年为1987年-1996年;第三个十年为1997年-2005年(9年)。高考中,作文题始终是中学语文界及各界关注的焦点。回顾最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总结成败得失,展望未来高考作文的走向,对于梳理一个时期高考作文考查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19.
王骏 《教师博览》2004,(10):48-49
1951——2003年高考作文题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我的母亲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说不怕鬼;雨后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1977:…  相似文献   

20.
高考命题向来就是一项极具科学性、严肃性和导向性的工作。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试题还是难免屡屡见错。对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类的千虑之“失”,考生能够理解,社会也没有过多的去苛求。不过作为语文高考题中的一个特殊而且传统的考试科目——“病句判别”题,是绝对不允许命题者自己出错的,否则就可能让人瞠目了。遗憾的是在这本不允许出错的领域,却频频出错,2005、2006年的全国及地方的高考语文试卷,分别有12套和15套试卷,出现了“病句判别”类型的考题。这当中除一两个省份的命题无可挑剔外,其它的程度不同的都存在某些很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