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衍训 《现代教育》2003,(17):54-54
当前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作者内心生活、思想积淀的自然再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写的学生主体意识。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激活他们内心深处的生活、思想积淀,使他们愉快地敞开心扉,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戏剧力图在主题上接近社会生活,在舞台表演方面通过模仿日常对话和再现生活场景来描摹现实;而表现主义则将个人内心世界作为现实主体。受表现主义影响的剧作家对外在现实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主义剧作家认为,人物内心世界对外界的反映才是真正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意蕴的象征性小说。小说家R象征作者生活的现实世界;陌生女人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人道主义;陌生女人的死象征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作品艺术地再现了茨威格面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以及不懈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生命历程,从而形象地完成了他对人道主义理想的独特言说。  相似文献   

4.
相对哈代同时代的作家而言,哈代的作品中有着较强烈的现代主义意识。在《无名的裘德》中,时间作为客观社会环境的象征,对人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人作为个体,在这个荒谬世界中的异化。然而在哈代笔下,主人公身处在人类存在的困境中,却仍保有对真我的执著追求,这种个体的意识对时间的反抗体现了哈代对人类存在的关注和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培养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日益强烈的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影响不再象从前那样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一切外界影响只有被他们的内心认可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在这个时期内,中学生开始甩自己的观点认识、评价外界事物,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具有强烈的独立活动意向和强烈的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愿望,显示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中学生的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并不等于良好的主体精神。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一面,又有偏激盲动、不合社会要求的一面。因此,培养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以及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7.
黄琳琳 《考试周刊》2010,(16):29-29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尽管小说的主人公只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在孤岛上的生活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品用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概念是由主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从外界被动地吸收的.主体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不是去发现独立于他们头脑之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通过先前个人的经验世界,重新组合,且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卡西尔认为:在各种象征形式中,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化生存的基本形式起源于神话意识,各种象征都产生于原始神话思维的一些最初形式里。神话思维是一种具象性、情感性的思维,也是一种生命一体化的交感思维和象征性思维。神话思维的三个基本结构形式是空间、时间和数。神话思维中的自我主体范畴脱胎于原始的灵魂范畴。在人与物质世界和人类群体的关系中发展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文化自我意识是自我范畴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个性挺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人类文化增添光彩。黑格尔曾经把东方艺术概括为“象征艺术”。中国书法的艺术个性、纯形式美、抽象性、表现性、力度感等审美特征,有力地支持着黑格尔。可以说,在视觉领域,中国书法是“象征艺术”的顶峰,是专事追求着象征意味的艺术。它不象绘画、雕塑等具有确定的再现形象,它完全脱离了对客观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6,(9):66-70
《繁花》借以吴侬软语的韧性与情致,遵循再现世俗生活的内在逻辑,进而展现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小说中,"不响"与"饭局"为文本提供了饶有形式的留白空间和象征化空间,从中隐喻人们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的焦虑意识。在此,以精神分析学中的"焦虑"及"焦虑的防御机制"等内容为基础,分析小说中人物焦虑的原因及表现,以此来探讨作者试图建构个人话语以抵消焦虑意识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中学生处于动荡的青春期,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为他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丰富了他们的内在世界,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教育教学将陷入困境.所以,我们必须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并落实在日常教学行为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提高主体认识能力,是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当前在加强党员教育的工作中,应突出强调加强党员队伍的主体意识教育.主体意识即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党员主体意识教育是要通过系统地深入地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来提高党性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人类社会系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工作和  相似文献   

14.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象征诗派     
<正>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个世界"才是美的,诗歌应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而不是再现现实。象征派诗人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可以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微妙的内心世界。他们崇尚朦胧晦涩,认为"诗必  相似文献   

16.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17.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有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文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伍尔夫在《海浪》中所运用的象征系统体现了她在主题和技巧上的完美结合,海浪不仅象征了自然规律,也象征了生活本身,六种人物的声音在微观上分别象征了六类人的性格与生活,在宏观上则象征了整个人类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中学生处于动荡的青春期,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为他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丰富了他们的内在世界,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教育教学将陷入困境.所以,我们必须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并落实在日常教学行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