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沈钢 《科学教育》2004,10(6):43-45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设计什么问题,学生就回答什么问题,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如果学生稍有“越轨”现象,则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和“点拨”,直至学生答出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为止,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呆板的学习状态,获得知识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而目前我市推出的二期课改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一直是学生在下面正襟危坐.教师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即使有回答.教师也是喜欢采用“打台球”式的提问.如果一个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的要求.立即要求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人事先设计好的“台球洞”为止。如果教师问得浅显、直白,看上去是启发教学.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4.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8,(5):5-5
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边学边思考,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最终走出文本,把思维带到生活。但是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要防止和杜绝“伪问题”的出现。有的教师喜欢问“好不好啊”,“对不对啊”,学生则作“好”与“对”的回答。或者是这样的提问:“海燕怎么飞啊”,学生则回答“高傲地飞”;“远远的街灯怎么样啦”,“明了”。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也不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如果是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那么更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杰英 《云南教育》2005,(17):33-34
课堂是特定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如果教师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使用一些颇具个人色彩的语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并使其发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就形成了刺激。例如:甲学生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教师给予“思维活跃,回答准确”的评价,而乙学生很可能不会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提问,教师的评价是:“答非所问,何以笨到如此地步。”我们把甲学生得到的评价称为“正刺激”,  相似文献   

7.
王玉英 《考试周刊》2009,(28):65-65
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提问已然成为教师独享的特权,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课堂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学生变得消极被动,不得不成为配角。而将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则标志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变化。据考察,中国的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家长常常会问:“今天老师提的问题都答上来了吗?”而在犹太民族.家长的问题则是:“今天你向老师提问了吗?”  相似文献   

9.
说起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无不推崇“启发式”而反对“满堂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启发式”的真正含义在理解上存在着偏颇,认为在课堂中教师提的问题越多,学生举手回答的热闹场面越频繁,就越显得其“启发式”;而课堂中学生没有回答或很少回答,就认定是“满堂灌”。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判断一堂课究竟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关键是看教师的提问有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展开(即开动脑筋),如果片面地追求“满堂红(哄)”的热闹场面而不注意问题的质量,那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依据。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判断自己是否答对,主要看教师的评价。教师如果对学生的回答大加赞赏,那么学生自然会觉得高兴,从而更有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反之,如果学生的回答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或其他人的嘲笑,学生则会感到学习没有成功感,慢慢会失去了回答问题的信心,并渐渐影响到学习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的语言实践来完成的。而学生的语言实践在课堂上,则主要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本文深刻剖析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三个主要情境:学生回答问题不符题意;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直扣主题,同时教师适时点拨,耐心等待,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来回答教师提问,有效形成创造性思维,力创"学生自主提问"的成功课堂。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的需要,笔者进课堂听课多。听的课多了,也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使用“集体回答”问题的多,而用“个别回答”问题的少;素质差的教师,质量差的课,学生“集体回答”的多,“个别回答”的少;素质高的教师,质量高的课,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的多,“集体回答”的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何种方式回答问题大有探究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6,(11A):11-11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失当的、不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的课堂“激励”俯拾皆是,或以含糊其辞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一味给以“你真棒”、“好极了”的廉价表扬。而一些讲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完美”的教学效果,更是常常只提问那些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而且语言流畅的学生,而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回答问题经常出错的学生,则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这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好坏及问题难度大小有关外,我体会到与教师的提问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一、难度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或笼统,学生不易回答;《大学英语》BookThree,UnitSix假如教师提问:“WHydidthehemingwaywritethisstory?”学生听后不知从何下手。问题过难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不敢回答。相反,如果提问过于简单,学生又会认为不值一答,而兴趣索然,甚至会出现无心听课的现象。因此,教…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依据。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判断自己是否答对,主要看教师的评价。教师如果对学生的回答大加赞赏,那么学生自然会觉得高兴,从而更有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反之,如果学生的回答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或其他人的嘲笑,学生则会感到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鼓励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和“难”都反映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途径上产生障碍。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让学生讨论回答,或教师作答,回答时围绕阐明思考问题的途径为准则。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问:“通分母”和“通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加减法时,只通分母不通分子呢?  相似文献   

20.
在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解复合应用题时,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这两个相关的条件,就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复合应用题就能化“复合”为“简单”,化“难解”为“易解”。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那末解答复合应用题就会发生困难。正确回答上述问题的能力在什么时候进行培养呢?根据老师们的经验,这种能力如果放到解答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