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练习册上有一道关于韩愈《送董邵南序》的开放性试题,其内容如下: 后人在评述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家散文的文气或风格时曾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试回味所学过的韩愈的散文,以《送董邵南序》为例,简要谈谈你对韩愈这个作家“文气”或“风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散文观念的变化 ,散文艺术的开放 ,当代各种艺术信息的渗透 ,散文审美风格也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从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到社会化写作的变化过程 ,作家的审美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表现出不同作家对不同的审美艺术的追求与开拓 ,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散文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散文的语言怎样才能体现其独特的风格美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运用语言的功力 ,力求语言的个性化 ;二是要贴近生活 ,贴近作家的本色和个性 ,力求语言的自然之美 ;三是要避熟就生 ,力求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是一位极富幽默气质和幽默才能的作家。在《围城》的创作中,他力图以幽默来“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帮助人们从忧患中得到慰藉和解脱,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幽默风格。一个作家的幽默风格,总有与其他作家相区别的基调,这种基调主要由其人生态度和审美个性而形成。鲁迅的小说创作,是在五四时代。爱国主义、民主主  相似文献   

4.
简介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日边随笔》等。散文名篇有《山之子》等。风格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无疑是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散文、诗歌、小说创作为新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但他最出色的作品其实是散文,其独特的诗人气质使他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诗情。冯至先生很早就说过:“广田的散文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散文,篇篇都是“独立的创作”(何其芳语),都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风格“个性说”,认为刘勰的“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布封的“风格却是本人”和我国当代某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确认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它没有认识到风格的真正本质。其缺陷在于把风格看成是被动产生的东西,看不到风格是作家自觉的审美创造的结果。笔者认为:风格是作家对某一审美规范的超越和创造,并在作品里显示出稳定的、鲜明独特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6.
不同作家的散文,甚至同一作家的不同散文,语言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主要是由散文的文体特征、作家的个性和写作题材决定的。以《斑纹》和《听听那冷雨》为例,多角度总结散文语言风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精神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根本因素。大凡一个优秀的作家,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陶渊明正是这样有鲜明个性的优秀作家。梁启超对陶渊明就曾有这样的赞语:“古代作家能彀在作品中把他的个性活现出来的,屈原以后,我便数陶渊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恪》)这话虽说得有点过份,事实上屈原以后的古代作家其作品有鲜明个性的不止陶渊明一人。然而陶州明确实是一位有鲜明个性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作家的审美意识,决定着其作品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表现出鲜明的归真意识。  相似文献   

9.
个性和风格,在散文表现中更直接、更鲜明。散文的散,也表现繁纷多彩的个性和风格,唐代韩愈散文结构谨严、刚健宏伟、气势雄壮,柳宗元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又推进了一步,它的论文有严密逻辑性,笔锋锐利,开阖宏肆,富有战斗精神。杂文和寓言深刻而幽默。击中要害,有极强的批判性,山水游记细致真切,富有诗情画意,为新的山水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散交成就也很高,政论散文也有独到之处,语言明快,说理深入;抒情散文山水游记,有的谈风俗人情,有的写风景,大都委婉曲折,平易流畅。宋代苏轼散文贯彻了诗文革新“明道”、“致用”的主张,发掘政…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毁,还是誉,韩愈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舞台上树起了自己的旗帜,这一点已经没有人怀疑。“韩昌黎体”这个名称的出现,就是证据。诚然,韩愈诗歌的风格是多样的,“韩昌黎体”不主一端。但是,作家的个人风格,作为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11.
风格创造的独特性风格是作者精神品格在文章写作中的表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个性差异使得人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从而形成人的精神面貌的独特性和无限多样性。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的文章,也当然会“因人而异”,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作者的精神风貌。曹丕早就指出文章作者在气质、才性上的差异及其对风格的影响,是“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的。即以曹氏父子来说,文章风格就各有特色。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语),他的散文冲破汉以来趋向程式化、骈偶化的影响,以简洁朴素的文笔,自由地抒写内心的说话,显示鲜明的个性,形成了鲁迅指出的“清峻”、“通脱”的风格,曹丕的散文除了具有这个共同倾向外,又有着自己清丽的特色。而曹植的文章,文笔锋利简洁,很能表现他富有才情而自视甚高的性格,堪称“意厚词赡,气格浑雄”。(清·方东树语)  相似文献   

12.
<正>文学风格是一个作家的独特创作个性在艺术上的鲜明体现,是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具有独创性征象的美学风采和情调。它的品格和特质总是优美的、崇高的。因此,风格应该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 一个作家,形成了风格,就标志着他在创作上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伟大的作品莫  相似文献   

13.
杜牧(公元803年——853年)是晚唐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明代胡应麟(《诗歌》中有“俊爽若牧之”之语,清代刘熙载谓“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艺概》56页)这些对杜牧诗歌的形象概括揭示了其风格特征,也代表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杜牧诗歌风格的成果。象对任何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样,对杜牧诗歌风格的研究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现代文学心理学认为:“作家的个性外观于作品的风格;从作品的风格又可以窥见作家的个性心理。”“风格即人”是布封的名言。毫无疑问,作为区别诗人风格的特征应当从诗人个性心理方面探究其生成机制;而过去以传统文学批评模式对杜牧诗歌风格以至所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娜 《辅导员》2012,(33):53-54
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是一项快乐又严肃的学习活动。诗歌鉴赏的内容很宽泛,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主要应对每首诗歌作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了解作家风格作家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在特定时代中,有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格,表现在作品中,就形成了作家风格。不同时代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就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作家,风格也不一样,因为他们各自生活的经历,个性特  相似文献   

15.
在宋初文坛上,一位独具风采、个性鲜明的作家相当活跃,他就是王禹偁。在浮华卑弱文风弥漫文坛的当时,他首倡“传道明心”之说,主张“句易道、义易晓”。他的诗文创作风格平易浅近,能够较深刻地反映现实。成为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及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对后人有不小的影响。本文以他的散文代表作《黄冈竹楼记》,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比较,以期看出王禹偁对欧阳修的影响,了解欧阳修散文对王禹偁散文的继承发展,从某些方面粗略地窥见北宋散文在艺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风格即人,风格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作品成熟的标志,风格是艺术家的生命,风格的探索与创造,是艺术家终生为之奋斗的艺术理想。风格是作者的世界观、审美意趣、对生活的理解、素养和个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独创性风格正因为它丰富了审美的新领域,才更具有审美价值。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能够运用独特造型艺术语言使人感到其风格的感染力。不同的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正如罗丹所说:“美,就是性格和表现。”一、美在独特风格艺术风格愈鲜明,影响就愈大,对欣赏者的吸引力就愈强,而且往往会对艺术界的创作道…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考题     
个性和风格,在散文表现中更直接、更鲜明。散文的散,也表现繁纷多彩的个性和风格,唐代韩愈散文结构谨严、刚健宏伟、气势雄壮,柳宗元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又推进了一步,它的论文有严密逻辑性,笔锋锐利,开阖宏肆,富有战斗精神。杂文和寓言深刻而幽默。击中要害,有极强的批判性,山水游记细致真切,富有诗情画意,为新的山水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散交成就也很高,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一个学贯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他的散文创造性地以"闲适"、"性灵"、"幽默"为特色,构建了风格独特的散文理论,本文从探求林语堂散文"性灵说"入手,并通过对林语堂"性灵说"文体风格的具体分析,揭示这一散文文体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黄惠群 《考试周刊》2012,(62):23-24
当代散文家杨朔创作了不少佳作名篇,其散文个性鲜明,别具一格。作者尝试分析其散文的不同语言色彩、不同语言情调,探究其散文语言的主观个性,从而领略杨朔散文语言的高超表现技巧、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一种抒写主体感受的“言情”艺术.是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并抒写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感悟;言我之情,弹拨“自己”的心声,从而去表现自己,也表现、批判现实世界的各方面,揭示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传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真知灼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散文就是要“表现自己”;郁达夫先生也曾说过:散文就是要“表现作家的个性”。因此,散文是有“个性”的,阅读散文就应该读出散文作家所表露出的个性,才能真正领悟散文作家的情感和散文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下面就《读书的利益》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对散文的个性化阅读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