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检了18例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负荷运动前后的心电图.比较分析发现,负荷运动后以Ⅱ导联为准,心率明显虽快;PQ间期缩短;ST段抬高;R波振幅降低;QRS时限缩短;QT间期缩短;T波电压升高;运动以后少数有心律不齐出现。提示负荷运动对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可作选材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参加200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56名拳击运动员和185名男大学生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非常显地高于对照组;平均安静心率非常显地低于对照组;而二组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无显差异,说明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能状态和机体疲劳的表现。然而心电图改变有明显的项目特征。本文通过对364人次心电图的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员心电图变化特点及机能状态。其结果是:1.心率缓慢占多数,反映心脏功能较好。2.V_1T波绝大多数倒置是假性缺血性T波改变,属生理性的。3.S—T段Ⅰ、Ⅱ、V_3、V_5上移多见。4.T波时限男女均延长。5.Q—T间期延长属于正常变异。6.右束支不完全性传导阻滞多见。7.P波电压较低,T波、R波电压较高。8.本文见一例心电呈现Ⅰ°A—AB、Ⅱ°A—VB出现在大量中强训练中,队员呈现速度训练疲劳状态,经调整后Ⅱ°A—VB消失。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和疲劳的表现,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对参加200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5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者33例(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8.93%,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树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分别为87.5%、51.78%、7.14%,高于对照组的43.78%、18.34%、0.54%,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拳击运动员的上述指标也高于冰雪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11]。拳击运动员的平均安静心率为(48.24±9.06)beat/min,低于对照组(P<0.005),而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说明拳击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强大的适应能力,这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力储备良好的表现和运动水平提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24小时跑比赛的13名运动员进行体成分和心电的监测结果表明,赛后平均降重4.38±1.09kg,人均失水量约占体重的4.5%,呈中度脱水。比赛中最高心率未超过130次/分,心率增幅在65%以内,平均运动速度2.18米/秒,属低强度的耐力运动。心电图P波、QRS综合波和T波电压与赛前比较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提示运动中心脏容量负荷增重。未见明显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选调220名运动员心电图正常值进行调查和分析。其特点:①心率比同年没有训练者相对慢;②正常值波动范围较集中且偏于上限;③各波时间(P波时间,P—R间期,Q—T间期,QRS波时间等)短;④右室电压占优势,心前导联电压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百色地区业余体校少年运动员125名和本地区普通中小学生227名进行心电图对照比较分析,对照结果表明,心率、QRS时限、Q—T间期、T波电压、Rv_5+Sv_1和RV_1+Sv_5差别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P波时限、P波电压、P一R间期基本近似(P>0.05)。这对于探讨和了解我地区少数民族业余体校少年运动员和同龄组健康少年心电图变化差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能状态和机体疲劳的表现 ,心电图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对 1 7名女子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在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了拳击运动员为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项目特点心脏极大的储备和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省体育局自行运动管理中心的5名一级和12名集训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安静心电图测试,探索不同运动水平自行车运动员的安静心电图特征。结果显示:一级自行车运动员平均安静心率为50.8±9.42次/min,集训运动员平均安静心率为59.8±4.12次/min,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之间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整体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9%,一级水平运动员心动过缓发生率为80%,集训水平运动员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0%,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人ECG判断标准相比运动员心电图QRS波群电压增高、心率降低、QTc值增大、ST段抬高,其他指标均在正常人指标范围内。自行车运动员上述心电图特点是运动员心脏的生理适应,是良好心力储备的表现。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有:QT间期异常(长QT间期、QT间期)5例,占29.4%,2例心室预激,2例电轴右偏。所以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电图监控,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0.
沈阳体育学院学生心电图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沈阳体育学院98、99级学生进行ECG流行病学调查,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卧姿下顺序采集12个导联的心电图。结果显示:各类ECG异常的发生率以窦性心动过缓最高,其次为左室高电压和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分别为32.80%、25.75%、19.75%。体育学院大学生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低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这可能与不同人群运动训练的强度和负荷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电轴常居中间位、QRS 和 Q—T 间期在正常范周内,在这个意义上讲是正常的,P—R 间期一般长达0.12—0.17秒,虽然也常常延长到0.20—0.22秒或更长,这就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另一方面运动员心电图可能不是正常的,但也不能认为是病理性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心电图检查了解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后,其心电图变化类型并分析发生的原因。从78年11月中旬至79年4月上旬共四个月的冬训时间内,对五个耐力项目的九十三名运动员进行了观察;检查方法包括冬训前一般体检、冬训前后安静状态心电图测定、部分运动员作胸片、抗“O”、血沉及原地15秒疾跑即刻心电图描记,供鉴别诊断作参考。在九十三名运动员中,除冬训前十二名,冬训后十五名心电图无任何表现外,其余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改变,以窦性心律不齐、窦缓、左室电压增高、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为主。大强度训练较易引起心律失常及T波改变,表现在冬训后比例上升,这种改变均为暂发性,于运动试验后消失。临床检查未获得任何阳性结果,属功能性。在二十七例窦缓中,我们遇到两例心率在50次/分以下,伴不良自我反应,本文明确指出应引起重视,注意与临床上不典型“病窦综合症”相鉴别,切不可轻易下结论。T波改变的特点大多表现在Ⅱ、Ⅲ、avF三导联,少数在V_5也有改变,T波出现的形式以平坦、双向及浅倒为主,不伴有ST段病理性转移,于剧烈活动后无恶化,自我反应良好,运动能力正常,仍属功能性。左室电压增高于冬训后反有下降。综上检查结果,在整个冬训期间没有发现心电图有病理性改变,没有发生心肌过劳现象。由此认为,我省冬训的运动量安排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优秀帆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18倒优秀帆船运动员出海训练前、训练后3小时,及次日晨的心电图,发现一次出海训练即可引起运动员的心电图改变。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早搏、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等。大多数运动员次日晨可恢复至训练前。说明帆船运动的出海训练负荷较大,对运动员的心脏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帆船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心电图某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名国家赛艇队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心电图进行分析,了解赛艇运动员心电图的某些特点,发现赛艇运动员在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齐、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100例术科体育教师心电图分析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训者而接近专业运动员。并指出:体育教师具有产生专业运动员心脏特征的条件,是心脏长时间高负荷代偿所形成的功能加强及形态结构变化,其发生率与训练水平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低于6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诊断标准:P波正常而有规律地发生,频率低于60次/min;在Ⅲ、aVF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P—P间隔在0.10s以上;P—R间期>0.12s。  相似文献   

17.
年的时间,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系统心电图的追踪检测,男中长跑每周一次,女中长跑两周一次,运动员共18名,男子11名,女子7名,年龄在16-33岁,训练年限在1-10年之间,各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运动员常见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中长跑运动员,多由于长期运动训练,使心脏功能改善,迷走神经作用增高而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训练和适应水平是长距离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一点是一致公认的。1962年,Smith等人对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电图做了研究,他们发现长跑运动员的QRS复合波的电压较高,T波也有所增大。这一点同后来1966年Arstria和Koivikko的报道是一致的。他们对46名耐力运动员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运动员出现心肌肥大。Cureton(1951)等发现,7次赢得奥林匹克长跑比赛冠军的Nurmi的心脏几乎是正常人心脏的三倍大。安静心电图描记被广泛用于临床心肌电冲动传导的检查。对长跑运动员亦有使用。但其作为诊断手段对运动员的价值受到有关人员的怀疑。例如,ST节段的测量主要用于诊断病人冠状血流是否受阻。而Gibbonns等(1977)对20名优秀长跑运动员的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心电是评定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在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有关心电资料报导较少.1982年,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在速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测试了1043例心电图.本文对心率、P-R间期、Q-T间期、QRS间期、P波时间及电压、心律失常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供速滑运动员选材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5例专业运动员心电图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区专业运动员心电图改变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1名专职心电图医师对安静状态下的运动员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我区专业运动员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54.63%.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最为多见,占47.8%,其次为左室高压(10.24%)、ST-T改变(9.27%)、小束支传导阻滞(5.85%)、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95%)、预激综合症(1.95%)、交界性逸博(0.49%)及窦性心动过速(0.49%).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女子手球队,发生率最低的是跳水队.女运动员平均心率低于男运动员的平均心率,男女运动员最低心率分别是42次/min和45次/min,分别来自田径和跆拳道.男女最高心率分别为75次/min和78次/min,均出自游泳项目.结论:我区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国内多数报道相似.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压、ST-T改变、小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被认为是运动员运动适应的结果,但需排除其它病理性疾病方可诊为运动员心脏.预激综合症、交界性逸博及窦性心动过速有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不适当运动的结果,建议重点监测.男女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区女运动员心率储备优于男运动员.不同耐力素质要求项目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不同,女子手球队整体耐力素质较突出,而游泳队的耐力素质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