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现今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不可能一无所长。这里不讨论现在的各种“法”的优劣,单说我们老祖宗发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于永正老师带着他的弟子们开始评课。执教老师面带愧疚地说:于老师,我设计的很多教学环节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还有一些该深入探究的地方我忘记了!幸亏你忘记了!于老师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微笑着说。正当大家不解时,他语  相似文献   

3.
当前,被就业类语词传播迅速,它们并不符合传统的语法。社会现象是此类语词产生的根本原因,被的传统涵义也促使此类语词产生,类推作用使得此类语词出现泛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知人论世"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可见,"知人论世"是触发深度阅读的重要媒介,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被广泛提及。但不少教师上课伊始便抛出诸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天,某大学外语系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外籍教师Mary(玛丽)在校园里询问系里一位男生考试的情况。不料学生回答到:Vetv bad.I was caught to cheat.(很糟,我被抓去搞舞弊了。)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外籍教师感到很意外。原来学生想说的是“很糟,我舞弊被抓”,而这个学生把不定式与动名词等同起来,互相套用,引起歧义。实际上,动词后面跟不定式与跟动名词意义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个小学生做“模拟法庭”的游戏,“法官”宣布判一名教师五年徒刑,理由是这名教师从来不会微笑。稚气的游戏中,包含着多么强烈的愤懑,多么深切的呼唤啊!另据报载:某校最近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不笑的老师”。可见,学生对教师的要求,除了知识的深广渊博和经验丰富外,更喜欢他们有开朗的性格,和蔼的态度。心理是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很喜欢见教师微笑的,教师经常把笑意露在脸上,学生会对教师心怀好感,极愿亲近,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进而对教师…  相似文献   

7.
邹秀珍 《语文天地》2014,(31):54-55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知人论世”作为阅读作品的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  相似文献   

8.
崔暇 《语文天地》2014,(11):54-55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知人论世”作为阅读作品的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有一条小鱼被渔人捉住后放在鱼缸里。刚开始它对这种“衣来伸口,饭来伸手”的日子还感觉良好,但没多久,它就开始怀念那些每天要冒着生命危险找食,却可以自由自在地到处游弋的同伴,于是它就开始讨厌这个鱼缸,想打破它。有一天这个鱼缸真的被打破了,小鱼儿一下子游了出来,它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0.
在《荷塘月色》开篇,朱自清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的老师引用写些相关的背景资料,特别是结合文尾标注的成文时间,将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归结为“蒋介石叛变革命”、“社会黑暗”、“社会变革剧烈动荡”等,从而指导学生将该文的情感基调定为“淡淡的忧伤”。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言语理解涉及认知和语用。该文从流行语"被"字词出发,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探讨了这类词语的理解。认为"被"字词的理解涉及转喻。指出认知及语用推理在言语理解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著名篇章,是很多诗歌选本必选篇章,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也把该诗安排在第六组“人间真情”的专题里。  相似文献   

13.
王崧舟老师说“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师的读书问题。具体主要从教师的读书现状,教师读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关于教师读书的一些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阅读和提高教师底蕴的问题。教师的阅读对于提高教师素养,增厚教师底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着不读书,伪读书的现象,针对次,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促进教师,改善教师读书的现状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唐欣 《怀化师专学报》2009,(12):105-108
对"暴"与"曝"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追根溯源式的阐述,厘清其演变轨迹;试着探讨"暴光"与"曝光"的语义变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由此总结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词的音义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刘琦 《现代语文》2014,(5):109-110
受西方叙事学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关注文本本身,无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传统教学方法;与之相反,另一些教师虽然习惯性地运用“知人论世”,却存在程式化、泛浮化等趋向。笔者以为:知人论世,“人”应包含作者、读者;“世”,不仅要着眼作者所处特定的历史情境,也要着眼当下时代语境。因此,知人论世,既要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指领学生读懂文本的真实意蕴,又要适时观照时代流变中其人其文的评介,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含蕴,还要结合当下语境,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6.
“庞加莱猜想”的完全破解以及“哥德巴赫猜想”的可以肯定,那是后人在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借助别人的智慧成果,发扬光大,因而得到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个性化阅读中,怎样处理“一个哈姆雷特”与“一个哈姆雷特”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课程目标、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谐统一呢?  相似文献   

18.
李光地用仁义礼智的理学思想评价古人,强调文道兼备的性格,即是"知人";他强调格物致知,穷理即为格物,格物即为知本,注重把古人置于当时所处的气运、朝代之大背景,即是"论世";他还将"知人论世"观运用于选文,符合其"知人论世"观的文章后选存。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时,我按既定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此时,一位学生举手,由教科书中“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的表述引出一个问题:“既然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封建神学,为什么没有受到教会的迫害?比如拉斐尔把圣母画为凡人状,这不是破坏了基督教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